老实说,咱们这些搞剪辑的,特别是拿现成影视素材来“二次创作”的,心里都清楚,脚底下踩的这块地,它就不是你的。你剪得再妙手回春,再有独到之处,你用的那些画面、声音、台词,那可都是人家花了大价钱、费了大工夫、甚至集合了几百上千号人马折腾出来的。著作权这玩意儿,首先归的是那些原创内容的生产者。电影公司、电视台、制片人、导演、编剧、演员(声音、肖像权等),甚至里头的配乐师,个个都有份儿。
所以你说,影视剪辑如何获取版权?这句话本身就有点儿像在问,我拿邻居家的砖头盖了个特别漂亮的壁炉,这壁炉的砖头算是我的吗?不,砖头还是邻居的。你顶多能说,这壁炉的设计、这垒砖的手艺、这烟道的走法,是你的创意和劳动。

在法律上,你基于原有作品进行剪辑,做出来的东西叫演绎作品(Derivative Work)的一种。就像你在原作基础上做了改编。但问题来了,要合法地创作演绎作品,通常得拿到原作著作权人的授权。这授权包括改编权、信息网络传播权等等一堆权利。你想想,去跟迪士尼要个《复联》片段的剪辑授权?跟HBO要个《权游》的?别说普通人了,就是大公司去谈,那也是个复杂又烧钱的事儿。所以绝大多数网络上流行的影视剪辑,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,都是未经授权的侵权作品。
但这不等于你的剪辑就毫无价值,或者说你的劳动就完全得不到法律的认可。你能拥有版权或者说著作权的可能性,集中在你为这个剪辑新增加、新创造的部分。比如:
1.你的“选择”和“排列”:你从海量素材里选了哪些片段,按什么顺序组合起来,想表达什么主题或情绪。这种选择和编排如果具有独创性,有可能被视为一种汇编作品(Compilation Work),你的这种汇编权可能受保护。但注意,这保护的是你的结构和选择逻辑,不是被汇编进去的原始素材。原始素材的权利还在人家手里。
2.你添加的原创元素:比如你自己设计的字幕样式、过场动画、插入的文字说明、如果你自己为这个剪辑原创了音乐或音效、甚至你为配合剪辑录制的解说音轨(这是另一层内容的著作权)。这些你自己创造的部分,毫无疑问,它们的著作权是你的。
3.你的“剪辑技巧”本身?抱歉,纯粹的技巧、手法、风格,比如快剪、慢放、叠化,这些属于创作方法,方法本身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。法律保护的是方法作用于具体内容后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表达。
所以,当你问“影视剪辑如何获取版权”时,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:你的剪辑作品(这个整体)很难直接、完整地获得对抗原始素材版权方的著作权,因为你使用了他们的核心内容。你能够获得并保护的,是你作为剪辑师,在这个基础上注入的那些“属于你自己的、有独创性的劳动成果”。
那实际操作中,那些博主、UP主、短视频制作者们怎么搞的?
一条路是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。利用“合理使用”(Fair Use)的概念,虽然在中国的语境下,“合理使用”通常比较严格,商业性使用很难被认定为合理。但如果你的剪辑是出于评论、教学、研究、新闻报道等目的,并且引用部分非常有限,且没有替代原作的市场地位,那有可能构成合理使用。比如电影解说,你引用少量片段是为了说明你的观点或评论内容,你的核心价值是你的解说词和分析,而不是剪辑本身。平台有时也会基于自己的规则,对这类“二次创作”放宽管理,但这终究是平台层面的许可,不是版权方层面的授权,风险一直存在。版权方或者平台政策一变,你的内容随时可能被要求下架甚至封号。
另一条路,也是最合法但最困难的路,就是获取授权。真金白银去跟版权方谈,买片段的使用权。这对于个人或小团队来说,成本高得离谱,基本不现实。所以,你很少看到个人UP主能合法使用好莱坞大片的完整片段做剪辑。
还有一种情况,是一些平台可能会和内容方达成合作协议,允许用户在平台内使用某些素材进行剪辑,但这种许可仅限于该平台内部。你的剪辑可能只在B站能发,发到抖音或微博可能就不行,因为平台间的协议是独立的。而且这种使用通常也有限制,比如不能用于商业目的、不能修改Logo、不能用于特定类型的作品等等。
所以你看,想为你的影视剪辑作品“拿到版权”,尤其是指望它能像原创电影那样得到完整保护,从而阻止别人未经你许可使用你的剪辑成品(包括里面的原始素材),那几乎是不可能的,除非你获得了所有原始素材的完整合法授权。
你能做的,是把你剪辑中自己创作的那部分(比如片头片尾、特效字、原创背景音乐、解说词等)的著作权抓牢了。别人如果抄袭了你这些原创元素,你是可以维权的。至于你辛辛苦苦剪辑的那个序列本身,如果它没有得到原始素材的授权,它的法律地位是脆弱的。你很难去指责别人抄了你的“剪辑手法”或“片段组合”,因为构成这个组合的核心内容,你本来就没有合法的排他性使用权。
这就像你是个大厨,用的是市场里买来的食材。你的刀工、你的调味配方、你摆盘的创意,这些是你的本事。但你不能阻止别人去市场买同样的食材,用他的方法做菜。除非你把那个市场给买下来,或者你种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、别人买不到的食材。
对于绝大多数非商业、出于热爱或分享目的的影视剪辑创作者来说,“获取版权”更像是一个美好的愿望。现实更残酷,你需要了解的是如何降低侵权风险,如何在现有环境下保护你有限的、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创意成果。比如给你的视频加自己的水印,标注出处(虽然标注出处并不能让你免责,但在社群约定俗成中有一定作用),或者像前面说的,多在原创解说、原创分析、原创配乐等“你自己的内容”上发力。
总之,别被“影视剪辑如何获取版权”这个说法绕进去,它容易误导。你应该问的是:在进行影视剪辑时,我如何合法地使用素材?以及,我在剪辑过程中创造了什么“新东西”,这“新东西”的著作权归我吗?前者非常困难,后者才是你作为剪辑师真正能拥有并保护的。这是个手艺活儿,也是个在法律和道德的夹缝里,小心翼翼寻求表达空间的活儿。看清这个现实,再谈别的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863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