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姆级教程!怎样把两个视频剪辑在一起?看完就会!

说真的,怎样把两个视频剪辑在一起,这事儿听起来,是不是特简单?就像把两块乐高积木“咔哒”一声拼上。但等你真打开软件,面对那一堆按钮和时间线,脑袋里是不是瞬间“嗡”的一声,感觉比解高数题还头大?我懂,我太懂了。当年我第一次想把我家猫打哈欠和伸懒腰的两个片段连起来时,对着电脑屏幕足足发了半小时的呆。

所以,这篇文章,不跟你扯那些复杂的理论,什么非线性编辑、什么轨道层级……咱们就聊大白话,聊你手边就能干成的事。你就当我在你旁边,手把手带你走一遍。

怎样把两个视频剪辑在一起

先搞明白一个核心玩意儿:时间线

忘了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。剪辑软件,不管是在电脑上的大家伙还是手机里的小可爱,它的灵魂就一个东西——时间线(Timeline)

这是什么?

想象一下,你的时间线就是一根无限延伸的电影胶片,或者说,一条铁轨。而你的视频片段呢?就是一节节等待被挂上去的车厢。你的任务,就是决定哪节车厢在前,哪节在后。把两个视频剪辑在一起,最最最本质的操作,就是在你的“铁轨”上,先放下第一节“车厢”,然后紧挨着它,放下第二节“车厢”。

搞懂了没?就这么简单。你所有的剪辑工作,都是在这条“铁轨”上折腾。

选对你的“扳手”:用什么软件?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选软件这事儿,别纠结,别贪多。听我的,根据你的设备来。

如果你主要用手机拍,手机剪:

那别犹豫了,直接去下载剪映。对,就是那个火遍大江南北的剪映。为什么是它?因为它几乎是“喂到你嘴边”的教学方式。它的界面逻辑清晰得可怕,几乎所有功能都给你标得明明白白。对于“把两个视频拼一起”这种入门级需求,用它简直是杀鸡用牛刀,但这把牛刀用起来又格外顺手。

如果你习惯用电脑,想稍微进阶一点:

电脑端的选择就多了。Adobe Premiere Pro(简称PR)是行业标杆,但……说实话,对新手不太友好,界面能把人劝退。DaVinci Resolve(达芬奇)很牛,调色功能宇宙第一,免费版也强到离谱,但学习曲线还是有点陡。

所以,我给新手的建议是啥?你猜对了,还是剪映!它有剪映专业版,就是电脑版的。它的操作逻辑和手机版一脉相承,你几乎不用重新学习。而且免费,功能对付日常Vlog、短视频、甚至一些简单的项目,绰绰有余。

好了,工具选定,咱们就以最普遍的剪映为例,开干!

实战演练:三步拼好你的视频

假设你现在手机里有两段视频:

  • 视频A:你家狗子在门口迎接你回家的摇尾巴片段。
  • 视频B:你把狗粮倒进碗里,它狼吞虎咽的片段。

你想把这两个幸福瞬间连在一起。

第一步:把“车厢”搬进“车站”(导入素材)

打开剪映,点那个大大的“开始创作”。然后,你的手机相册就弹出来了。别客气,找到你的视频A和视频B,手指点一下选中,然后点右下角的“添加”。

哗啦一下,这两个视频片段就都躺在你的“素材库”里了,也自动按照你选择的顺序,被扔到了下面的时间线上。对,剪映帮你把最关键的一步都代劳了!你会看到时间线上,视频A在左边,视频B紧紧挨着它,在右边。

第二步:精修你的“车厢”(掐头去尾)

直接拼接的视频,往往不够完美。比如视频A开头,你可能手抖了一下,画面是糊的;视频B结尾,狗子吃完了,你镜头还没关,拍了一段空碗。这些“废料”得切掉。

怎么切?

在时间线上,用手指按住代表视频A的那个长条,你会发现它两头出现了白色的粗框。这就是“手柄”。

  • 想切掉开头多余的部分?用手指按住 左边 的白色手柄,往 拖动。你会看到上面的预览画面在实时变化,拖到你满意的地方,松手。那段手抖的画面就消失了。
  • 想切掉结尾多余的部分?按住 右边 的白色手柄,往 拖动。一直拖到狗子吃完饭的那个瞬间。

对视频B也进行同样的操作。这个过程,我们行话叫“粗剪”,或者更形象的,叫“掐头去尾”。这是剪辑里最重要,也最能提升观感的一步。一个干净利落的视频,远胜于一个拖泥带水的长片。

第三步:让连接更丝滑(添加转场)

现在,你的视频A和视频B已经头尾相连了。但如果你直接播放,会发现视频A的最后一帧,会“啪”的一下,瞬间切换到视频B的第一帧。这种切换,我们叫“硬切”。有时候硬切很有力,但大多数时候,尤其是在记录生活这种温馨场景时,会显得有点突兀。

我们需要一个“黏合剂”,让过渡更自然。这个黏合剂,就是转场(Transition)

在剪映的时间线上,你会看到视频A和视频B之间,有一个小小的白色方块,上面带个竖线。戳它!

点开之后,一个全新的世界向你敞开!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转场效果:基础、运镜、特效……五花八门。

听我一句劝:对于新手,少即是多

别用那些花里胡哨的什么翻转、擦除、棋盘格。那些东西用不好,视频会瞬间充满廉价的“影楼感”。我最常用的,也是最推荐你用的,就两个:

  1. 叠化(Dissolve) :在“基础”分类里。它的效果是让前一个画面的结尾慢慢消失,同时后一个画面的开头慢慢显现。它就像一阵温柔的风,能衔接几乎所有的场景,万能,且高级。
  2. 黑场过渡(Fade to Black) :也在“基础”里,叫“渐隐”之类的。效果是让画面先完全变黑,然后再从黑色中浮现出下一个画面。这个转场很有“电影感”,适合在两个场景跨度比较大,或者想表达时间流逝、情绪转折的时候用。

选中一个你喜欢的(比如“叠化”),调整一下转场的时长(一般0.5秒到1.0秒就足够了),然后点右下角的对勾。

好了。现在再播放一遍看看。是不是感觉完全不同了?两个独立的片段,现在被温柔地“缝合”在了一起,变成了一个连贯的小故事。

最后一步:出炉!

当你对拼接效果满意后,点击界面右上角的“导出”按钮。你可以选择分辨率(一般选1080P就足够清晰了)和帧率(30就够用),然后等待进度条跑完。

当它提示“已保存到相册”,恭喜你,你已经成功地、并且是颇有技巧地,把两个视频剪辑在了一起

这整个过程,核心就是“导入-排序-裁剪-加转场-导出”。所有的剪辑软件,无论多复杂,都逃不出这个基本逻辑。你今天学会了用剪映拼接两段狗子视频,明天就能用同样的思路,去拼接你的旅行Vlog、生日派对、甚至是工作汇报。

记住,工具永远是次要的,你的想法,你想讲述的那个小故事,才是剪辑的真正魅力所在。现在,去打开你的相册,看看哪两个不相干的片段,能被你用一根时间线和一次叠化,变成一个全新的、只属于你的精彩故事吧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0376.html

Like (0)
Previous 7分钟前
Next 2022-12-14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