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打码。
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就是打马赛克。可我一向对那些专业剪辑软件犯怵,打开界面密密麻麻的功能按钮,像看天书一样。之前图省事,下了个据说“贼简单”的剪辑软件,名字挺Q——叫蜜蜂剪辑。当时就觉得,嗯,听着挺亲切,像个忙忙碌碌帮你把活儿干了的小蜜蜂。下载、安装,过程倒挺顺利。界面也确实比那些大家伙儿简洁不少,起码不至于一看就想关掉。平时剪些简单视频,加个字幕、 BGM啥的,用它还算顺手。但马赛克这功能,老实说,之前没怎么用过。这次是真被逼上梁山了。

摸索着在蜜蜂剪辑里找,功能区里果然有“马赛克”这个选项,藏得倒也不深。点进去,弹出来几个选项,有那种经典的方块马赛克,也有模糊效果,甚至还能自己画个区域。我心想,行啊,这蜜蜂剪辑看着小巧,功能倒是挺齐全。当时觉得找到救星了,仿佛眼前这个小蜜蜂,振动着翅膀,准备帮我把所有不该出现的东西都“嗡嗡”地遮起来。
先试试给孩子脸打码。选中视频轨道,找到需要打码的时间点,在画面上拉一个框,框住儿子的脸。然后选择马赛克效果。最初选了那种方块的,结果画面瞬间变得贼抽象,孩子的脸直接成了一堆像素块,别说认识了,连人形都快没了,感觉有点用力过猛,而且那方块大大小小的,有点突兀。又换成模糊效果,这个看着就好多了,脸部的轮廓还在,但细节全没了,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看,既保护了隐私,又不至于破坏整个画面的和谐感。嗯,就这个了。
问题来了。我儿子,他不是个木头人啊!他在视频里是会动的!跑来跑去,转头,跳跃。我刚把马赛克框固定在某一帧画面上,下一秒他头一转,框就定在原地,他那张高清无码的脸就露出来了。得,感情这玩意儿不会跟着人动啊!
这下就有点捉急了。难道每一帧都要手动调整马赛克框的位置?天哪,我的小视频总共也就两分钟,但帧数可不少啊!这工作量,想想就头皮发麻。我可不想把周末剩下的时间全耗在给儿子“描边”上。心里暗骂,这蜜蜂剪辑是瞧不起我这非专业选手的时间是吧?
不死心,又在马赛克设置里扒拉了一圈,终于看到一个选项,叫“运动追踪”。眼睛一下就亮了!这不就是我想要的吗?让马赛克框像个忠诚的小跟班,牢牢吸附在我儿子的脸上,他走到哪儿,框就跟到哪儿。赶紧选中这个选项,小心翼翼地框选好区域,然后点击开始追踪。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进度条,蜜蜂剪辑开始吭哧吭哧地计算。
等待的过程有点煎熬,盯着那个进度条,心里祈祷它千万别掉链子。总算,进度条走完了。我赶紧回放,结果……唉,一言难尽。追踪是追踪了,但效果嘛,差强人意。有时候能跟住,有时候就跟丢了,框会突然飘到一边,或者大小变了形,甚至莫名其妙地抖动。特别是在画面有快速移动或者有遮挡的时候,这“运动追踪”功能就显得特别力不从心,跟个喝醉了酒的侦探似的,目标老是跟丢。
没办法,最后大部分时候还是得手动微调。一段十几秒的画面,愣是花了我半个多小时,眼睛都快看花了,鼠标一点一点挪,像绣花一样。有时候感觉自己不是在剪视频,而是在给像素点描边,简直要怀疑人生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虽然追踪不完美,但起码它提供了一个基础,总比从零开始一帧帧拉框强点。在蜜蜂剪辑这种偏向小白用户的软件里,能有这个功能,就算不完美,也得给它点个赞,起码它想到了用户的痛点。
除了孩子的脸,我还得给背景里那些“无辜”的路人甲乙丙丁打码。这个就简单粗暴多了,反正他们是静态背景,或者移动轨迹比较可预测,手动框选,固定住就完事儿。还有远处的那个建筑,直接一块大马赛克糊上去,让它变成一团模糊的色块,地理位置信息?不存在的。车牌号、商店招牌、甚至不小心拍到的银行卡信息(虽然不太可能,但小心驶得万年船嘛),通通一码遮百丑。
用蜜蜂剪辑加马赛克的过程,其实是各种情绪的混合体。一开始找到功能时的窃喜,遇到追踪不准时的抓狂,手动调整时的耐心耗尽,以及最终看到画面被打上码后的那种如释重负。感觉就像给自己辛辛苦苦拍出来的视频穿上了一件“遮羞布”,或者说是一件“隐身衣”。这层薄薄的马赛克,承载着对隐私的焦虑,对信息泄露的恐惧,以及在数字世界里努力保留一点自我的挣扎。
也不是所有东西都得打码。有些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,有些时候,打码本身就是一种叙事手法,制造神秘感,让人好奇马赛克下面藏着啥。比如有些UP主评测未发售的产品,关键信息就打码,吊足观众胃口。或者有些综艺节目,为了制造笑点,给某些画面加个奇奇怪怪的马赛克。
但对我这种普通用户来说,马赛克最核心的价值还是“安全”和“安心”。发个生活日常,不想被别有用心的人掌握太多信息;处理个工作视频,绝不能让敏感数据泄露出去。蜜蜂剪辑提供了这个工具,虽然“运动追踪”功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,用起来不时让人牙痒痒,但对于我这样不追求极致效果,只求快速解决问题的人来说,它勉强算是够用了。它就像一把有点钝、但关键时刻能应急的小刀,摆在那里,总比没有强。
看着最终导出、打满了马赛克的视频,画面局部变得模糊不清,我知道它不如原版那么纯粹自然了。甚至有点“残缺”的美感?或者说是“残缺”的真实?在这个什么都可能被暴露的时代,这点“残缺”带来的,反而是更重要的“完整”——个人信息的完整和不被打扰。所以,即便用蜜蜂剪辑加马赛克的过程有时候挺折腾,但为了心安,这趟“打码之旅”,值。下次再拍视频,估计还得跟这只小蜜蜂和它的马赛克功能打交道,希望它的追踪能聪明一点,再聪明一点吧。不然这眼睛和这耐心,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875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