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必看!怎么剪辑自己唱歌的视频?从音轨到画面全攻略

嘿,你是不是也这样?录歌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行走的CD,情绪饱满,高音稳得一批。结果视频导出来一听……我的天,那声音干瘪得像是从铁皮罐头里发出来的,背景里还有老妈喊你吃饭的回音,画面更是死亡角度,脸上的油光都能反光了。

瞬间,所有分享的欲望都灰飞烟灭。

怎么剪辑自己唱歌的视频

别急,别删!你离一个能发朋友圈、发B站、甚至惊艳全场的唱歌视频,只差一个“剪辑”的距离。别把剪辑想得太高大上,觉得那是专业人士才能碰的玩意儿。现在,它就是咱们普通人手里的魔法棒。今天,我就掏心窝子跟你聊聊,怎么剪辑自己唱歌的视频,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,全是实打实的干货,是我自己踩过无数坑总结出来的。

灵魂拷问:视频的命根子是画面还是声音?

想都别想,绝对是声音!

我跟你讲,一个画质再渣、灯光再烂的视频,只要声音是顶级的,听众照样能听得如痴如醉。反过来,你用4K电影机拍,画面美得像MV,结果声音是手机直录的,那刺啦啦的电流声和空旷感,一秒钟就能让人划走。声音,才是你唱歌视频的灵魂,是那个能穿透屏幕、直接扎进别人心窝子的东西。真的。

所以,我们的第一步,也是最最最重要的一步,就是——音画分离

什么意思?就是录视频的时候,画面用你的手机或者相机拍,但声音,请务必用一个独立的设备来录。别嫌麻烦,这是质的飞跃。

你不一定非得买上千块的专业麦克风。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几百块的领夹麦(小蜜蜂),甚至一个带录音功能的耳机,只要离你的嘴巴够近,效果都比你把手机放三米开外直录要好上一万倍。

录制的时候有个小技巧:在你准备开唱之前,对着镜头和你的录音设备,响亮地拍一下手。这个动作,就是我们后期剪辑时用来对齐音轨的“场记板”,后面你会感谢我的。

选什么工具?别被“专业”俩字吓跑

说到剪辑软件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Premiere Pro、Final Cut Pro……然后就被劝退了。打住!杀鸡焉用牛刀?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,手机APP就足够强大了,而且方便到令人发指。

我首推的,就是《剪映》

对,就是那个国民APP。别小看它。它不仅免费,功能还异常强大。音频处理、多轨道编辑、自动识别字幕、降噪、丰富的转场和特效……它几乎拥有我们剪辑一个唱歌视频所需要的一切功能。而且,它的操作逻辑非常直观,你随便摸索半小时,基本就能上手。电脑版的剪映专业版更是强大,同样免费,强烈推荐。

开工!把素材“揉捏”成艺术品

好了,现在你手里有了一段视频素材(可能是好几个不同角度的),还有一条独立录制的、音质更好的音频。咱们开干!

第一步:对齐音轨,这是天条!

把你的视频和音频文件都拖进剪映的轨道里。视频本身会带一条音轨,那是手机录的“垃圾音轨”。我们独立录的那条,是“黄金音轨”。

现在,找到你开头拍手的位置。你会看到,两条音轨在那个瞬间,波形图上都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“尖峰”。你的任务,就是把“黄金音轨”拖动到和视频里那个拍手画面的“尖峰”完全对齐的位置。

对齐之后,果断把视频自带的那条“垃圾音轨”静音或者直接分离删除。恭喜你,你的视频已经拥有了一颗强劲的“心脏”!这就是对齐音轨的魔力。

第二步:快刀斩乱麻,剪掉废料

视频的开头和结尾,总免不了有一些你低头按录制键、调整表情、或者唱完后长舒一口气的尴尬片段。别犹豫,一刀切掉!只留下你正在演唱的最精华部分。一个干净利落的开头,能瞬间提升视频的专业感。

第三步:多机位剪辑,拯救你的“面瘫脸”

如果你像我一样,录了好几个不同角度的视频(比如一个正面全景,一个侧脸特写),那就有得玩了。这就是所谓的多机位剪辑

把主画面(比如正面全景)放在主轨道。然后把你的侧脸特写、弹琴的手部特写之类的素材,放在主轨道的上方。在唱到某句你觉得情绪特别到位,或者某个侧脸角度特别好看的时候,就把上方的素材“切割”出那一小段,它就会自动覆盖掉主轨道的画面。

这样做有什么好处?

第一,它能让画面不再单调,充满动感。第二,也是最重要的,它能“拯救”你。比如你在主画面里某个地方表情没控制好,或者眼神飘了,没关系,直接切一个手部特写或者侧脸镜头盖过去,神不知鬼不觉,观众只会觉得你好会拍!这就是剪辑的“骗术”,也是艺术。没有多机位?那也可以找一些意境相符的空镜头发进来,我们管这个叫B-roll,同样能丰富画面。

第四步:给声音“化妆”,让它更动人

“黄金音轨”虽然底子好,但还是素颜。我们需要给它化个妆。在剪映里,选中你的音频,你会发现有“降噪”、“音量调节”、“变声”等功能。

  • 降噪 :如果你的环境有一点点底噪,比如空调声,毫不犹豫地点开它,世界瞬间清静。
  • 均衡器(EQ) :这个稍微进阶一点,但很简单。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给声音“调味”。比如你觉得声音有点闷,可以适当提升一点高频;觉得声音太尖,可以稍微衰减一点高频。大部分软件都有预设,比如“人声增强”“流行”之类的,挨个试试,选你最喜欢的。
  • 混响(Reverb) :这是最关键的魔法!它能让你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“干”,更有空间感和立体感,仿佛在一个小小的音乐厅里演唱。别加太多,一点点就够,那种“浴室歌神”的效果可要不得。给声音穿上一件合适的外套,而不是把它淹死在水里。这就是 音频处理 的核心。

第五步:调色,给画面注入情绪

声音搞定了,再来收拾画面。调色不是让你把画面搞得五颜六色,而是统一整个视频的“氛围感”。你唱的是一首悲伤的情歌,画面却是阳光明媚、色彩鲜艳,那不就串味了嘛。

还是在剪映里,找到“调节”功能。你可以简单粗暴地套用一个你喜欢的“滤镜”,然后再微调亮度、对比度、饱和度。我个人更喜欢手动调节,稍微降低一点饱和度,增加一点对比度,会让画面更有电影感。关键是,你所有的视频片段,色调风格要保持一致。

第六步:字幕,不止是锦上添花

现在谁看视频不开字幕啊?剪映的“智能识别字幕”功能简直是懒人福音,一键生成。但机器总归是机器,一定要自己从头到尾校对一遍,改改错别字,断句也要调整得更符合你唱歌的节奏和换气口。你甚至可以给重点的歌词换个颜色或者加个动画,引导观众的情绪。

做完这一切,从头到尾完整地看一遍。感觉哪里不顺畅,哪里节奏拖沓了,就再回去微调。剪辑,就是一个不断雕琢、不断审视的过程。它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,最终呈现的是你自己的审美和风格。

别再让那些充满感情的歌声,被粗糙的音画埋没了。拿起工具,去实践,去创造。当你第一次把一个经过自己亲手剪辑、音画俱佳的唱歌视频分享出去,收获那些“哇,太专业了!”“好好听!”的赞美时,那种成就感,无与伦比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0446.html

Like (0)
Previous 5分钟前
Next 2022-12-14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