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基础的,就是那种线性的变速。打开你的剪辑软件,随便哪个都行,剪映啦,Premiere Pro(简称Pr)啦,Final Cut Pro(FCPX),DaVinci Resolve(达芬奇),把素材丢进去,选中,然后找那个“速度”或者“速率”的选项,咔嚓一下,改成2倍速,它就跑得快了;改成0.5倍速,它就慢了。这就是最直观的快进和慢放。这招对付那种你只想让某个过程赶紧过掉(比如搭建帐篷、走路赶路)或者需要突出某个短暂瞬间(比如水花溅起、表情特写)的场景,挺方便。但问题来了,尤其是慢放,如果你把一个24帧每秒(帧率)的视频放到0.1倍速,你想想,原来一秒24张图,现在要拉成10秒,这就需要240张图。哪儿来那么多图啊?软件没法凭空变出来,它只能重复或者混合现有的帧。结果呢?画面就变得卡顿,一帧一帧地跳,看着特别难受,廉价感扑面而来。
所以,高级一点的玩法就出来了:时间插值。这名字一听就有点技术范儿。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慢放时帧数不够的问题。常见的有两种方法:帧混合(Frame Blending)和光流法(Optical Flow)。

帧混合相对简单粗暴,它就是把前后两帧画面叠在一起,然后淡入淡出一下,制造一种“伪连贯”的感觉。用这个方法做出来的慢放,画面会有点糊糊的,像是拖影,不够锐利。看视频内容吧,有些时候这种模糊感反而有点艺术效果,比如模拟胶片感或者高速运动模糊。但大多数时候,特别是你需要看清楚细节的时候,帧混合效果并不理想。
真正让人又爱又恨的,是光流法。这玩意儿厉害!它的原理是分析画面中像素的运动方向和速度,然后“猜测”出中间帧应该长什么样,从而补帧。想象一下,软件盯着你视频里飞过去的小鸟,它知道这一帧小鸟在这儿,下一帧它在那儿,那么中间那一帧,小鸟应该在两点之间的某个位置,翅膀大概抬到这个角度……它就像个神算子,给你把原本没有的画面给“脑补”出来。用得好,光流法做出来的慢放,简直可以用丝滑来形容,那种感觉,就像把现实世界的时间真的拽慢了,动作分解得清清楚楚,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得到。但是!凡事都有个但是。光流法计算量巨大,渲染特别慢,而且对画面要求很高。如果你的背景复杂、主体边缘模糊、画面抖动厉害、或者画面中有不规则的运动(比如快速旋转的物体、变幻莫测的火焰或水流),光流法就容易翻车。它会算出奇奇怪怪的像素运动轨迹,导致画面出现扭曲、变形、鬼影,甚至把你画面里的人变成四不像。我记得第一次用这招给朋友的一个舞蹈视频做慢放,想突出一个漂亮的旋转,结果光流法一跑完,她胳膊那里直接拉出一条扭曲的长影,像外星生物一样,当场把我笑喷,但也挺沮丧的。所以,用光流法前,心里得有数,而且一定要渲染出来看看效果,别光看预览窗口。
当然,变速还有一个更富有表现力的方式,那就是速度曲线(Speed Ramping),或者叫曲线变速。这可不是简单地把整段素材变快或变慢一个固定比例了,而是在一条时间线上,你可以设置多个速度点,让视频的速度在这些点之间平滑过渡,或者骤然变化。比如,一段跑步的镜头,开始是正常速度,跑到最高点时瞬间慢放,把腾空的姿态凝固几帧,然后迅速恢复原速,落地继续跑。或者拍一个风景延时,突然某个瞬间一朵云飘得特别快,就可以局部加个速度曲线让它更快闪过。
玩速度曲线,你的时间线不再是一条直线,而是出现一条“曲线”。这条曲线的上下起伏就代表着速度的变化。往上拽,速度变快;往下拉,速度变慢。这条曲线的陡峭程度,决定了速度变化的快慢。曲线越陡,速度变化越剧烈。现在很多软件都提供了这个功能,剪映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傻瓜友好,有很多预设的曲线,像“闪进”、“凝固”、“冲击波”之类的,你直接套用就行,效果也挺炫酷的。Pr、FCPX、达芬奇这些专业软件当然也有,而且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,你可以自己手动调整曲线的形状,控制每一个点的速度和它们之间的过渡方式(是线性变还是缓入缓出),可以调得非常非常细致。
掌握速度曲线,基本上就拿捏住了变速的精髓。它让你的视频节奏变得丰富多样,不再是匀速的“白开水”。它可以用来制造视觉冲击,突出关键动作;可以用来浓缩时间,表现跨度;也可以用来配合音乐的节拍,让画面和声音同步律动。那种突然加速或减速带来的节奏变化,玩好了,绝对是点睛之笔。
不过,别光顾着炫技。变速不是随便乱用的工具。什么时候加速?什么时候减速?加速要多快?减速要多慢?这些都得根据你视频的内容、想要传达的情绪、以及整体的节奏来决定。一段抒情的vlog,突然来个超快速的闪进闪出,可能就破坏了气氛。一段激烈的运动集锦,全程慢放也让人看得着急。变速的目的是服务内容,增强表现力,不是为了变而变。
还有个小细节,做变速之前,素材的原始帧率也很重要。如果你打算做大幅度的慢放,最好一开始拍摄的时候就用更高的帧率,比如50帧、60帧、甚至120帧。这样你就有更多的原始帧可以用,慢放效果天生就比低帧率素材要好,对时间插值的依赖也小很多,不容易出现那些恼人的鬼影和变形。
总而言之,视频剪辑变速这事儿,从最简单的全局加速减速,到需要时间插值 补帧的丝滑慢放,再到灵活多变的速度曲线,每一步都有它的学问和坑。软件只是工具,核心还是得你懂原理,知道各种方法适用的场景和潜在的问题,最重要的是,得多试多练。别怕把画面搞砸,那都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。只有反复尝试,你才能找到最适合你视频的变速方式,让你的作品真正“动”起来,有自己的呼吸和节奏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858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