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救命啊!我用PR辛辛苦苦剪辑出来的视频,好看是好看,可是…这也太大了吧!几个G起步,传个朋友圈都费劲,更别说发到其他平台了,这可咋整?”
别慌!这绝对是剪辑新手们都会遇到的“甜蜜的烦恼”。今天我就来手把手教你几招,让你的PR作品瞬间“瘦身”,画质不打折,上传速度嗖嗖嗖!

一、为啥PR剪出来的视频这么大?
想要解决问题,咱们得先找到症结所在。PR剪出来的视频体积大,主要有以下几个“罪魁祸首”:
1.“壮硕”的源素材:你的素材本身质量就很高,分辨率高、帧率高,那剪辑出来的视频自然也小不了。这就好比你用了一块高级牛排,做出来的汉堡肯定也比普通汉堡“丰满”。
2.“任性”的导出设置:导出设置是决定视频体积的关键!如果你一股脑地选择了最高的画质、最高的码率,那视频体积肯定蹭蹭往上涨。这就像你给汽车加了最好的汽油,油耗自然也更高。
3.“冗余”的信息:有些PR工程文件里会包含很多不必要的轨道、效果,这些也会增加最终视频的体积。就好比你行李箱里装了一堆没用的东西,自然会更重。
二、让PR视频“瘦身”的秘诀
好啦,找到原因了,接下来就是“减肥”攻略!
1. 从源头把控:
降低分辨率:如果你的视频不需要在超高清屏幕上播放,那完全可以降低分辨率。1080P(1920×1080)对于大部分平台来说已经足够清晰了。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,选择720P(1280×720)甚至更低的分辨率。
调整帧率:一般来说,30帧每秒(fps)的帧率已经能保证流畅的观感。除非你有特殊的需要,比如需要慢动作效果,否则可以不必追求更高的帧率。
选择合适的拍摄设备:如果你的视频主要在手机上观看,那用手机拍摄就足够了,不必动用专业的摄像机。
2. 导出设置是关键:
导出设置是决定视频体积最重要的环节,一定要认真对待!
选择合适的格式:强烈推荐使用H.264编码的MP4格式。MP4格式兼容性好,而且H.264编码的压缩效率很高,能在保证画质的同时,有效减小视频体积。
设置合理的码率:码率(Bitrate)是影响视频体积的关键因素。码率越高,画质越好,但体积也越大。要根据视频内容和平台要求,设置合适的码率。一般来说,1080P视频的码率可以设置在8-12Mbps之间,720P视频可以设置在4-6Mbps之间。对于一些对画质要求不高的视频,甚至可以更低。
调整编码方式:在导出设置中,你可以选择编码方式。通常有两种选择:硬件编码和软件编码。硬件编码速度更快,但可能画质稍逊;软件编码画质更好,但速度较慢。根据你的电脑配置和时间安排,选择合适的编码方式。
取消“使用最大渲染质量”:这个选项会提高渲染质量,但也会大大增加渲染时间和视频体积。如果你的视频对画质要求不高,可以取消勾选。
双通道VBR:VBR代表可变比特率。双通道是针对视频不同部分的复杂程度来调整比特率的,复杂的内容(例如快速移动)将获得更高的比特率,而更简单的内容则获得更低的比特率。这样可以在不牺牲整体质量的情况下优化文件大小。建议选择。
3. 精简你的PR工程:
清理不必要的轨道:删除没有使用的轨道,可以有效减小工程文件的大小。
减少特效的使用:特效越多,视频体积越大。尽量使用简洁的特效,或者使用PR自带的轻量级特效。
优化音频文件:音频文件也会占用一定的空间。如果你的视频不需要高品质的音频,可以降低音频的采样率。
渲染预览:在你做完比较复杂的画面的时候,可以对这一段进行渲染,这样导出的时候会节约一部分时间
三、举个“栗子”:
假设你剪辑了一个1080P的旅游vlog,想要上传到某视频平台。你可以这样设置导出参数:
格式:H.264
预设:选择与平台推荐的参数最接近的预设,比如“匹配源 – 高比特率”
码率:10Mbps
编码方式:硬件编码(如果你的电脑支持)
这样导出的视频,既能保证清晰度,又不会太大,上传速度也更快。
四、一些实用的小技巧:
多尝试:不同的视频内容,最佳的导出参数也不同。多尝试不同的设置,找到最适合你的方案。
善用预览:在导出之前,一定要预览一遍,确保视频质量符合你的要求。
压缩工具:如果你的视频还是太大,可以使用视频压缩工具进行二次压缩。但要注意,过度压缩可能会降低视频质量。推荐一款小工具:Handbrake,免费又好用。
五、总结一下:
让PR剪辑出来的视频“瘦身”,并不是一件难事。只要掌握了以上这些秘诀,你也能轻松制作出体积小、画质好的视频,在各个平台畅行无阻!
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,祝你剪辑愉快! 如果觉得有用,记得点赞收藏哦!咱们下期再见!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612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