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白了,就是比例不对付。竖版是9:16,横版是16:9。这俩放一块儿,中间隔着老大的差距呢。你把9:16的竖版硬塞进16:9的横版框里,结果就是两边留下大黑条,画面主体被框在中间窄窄一条,看着那叫一个憋屈。或者你狠心一点,把竖版拉伸铺满横版?得了吧,画面里的人直接胖了一圈,东西都变形了,那能看吗?简直是视觉灾难。
所以啊,竖版视频转横版,根本不是简单的“格式转换”,它是个彻头彻尾的画面重构问题,是个构图上的妥协甚至牺牲。怎么剪辑?方法是有的,但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痛点,得看你的视频内容和你能接受的损失程度。

最简单粗暴的一招,叫裁剪(Crop)。你就把那个竖版视频放到横版的时间线上,然后放大画面,左右两边一剪,让中间那部分填满横版屏幕。咔嚓!完事儿。这招快啊,效率高!但问题是啥?你把画面两边最少三分之一的部分给裁掉了!如果你的竖版素材,主体人物一直在正中间,两边都是空的,那可能还行。但凡主体人物稍微偏一点,或者画面两边有些重要的信息、背景、道具,甚至只是为了构图平衡留白了,你这一刀下去,全没了!整个画面信息量锐减,构图可能变得特别拥挤或者失衡。本来精心设计的构图,瞬间崩塌。这招就像刮骨疗伤,副作用很大,慎用,慎用!除非你那个竖版视频拍得特别“傻瓜”,所有有价值的信息都挤在中间一条线上。
那,既然不能裁掉两边,能不能把两边填上?这就是第二招,填充(Fill)。这是目前最常用、看起来也最“无害”的方法了。怎么填?常见的有几种:
第一种,模糊背景。把你的竖版视频复制一层,放在下面,然后放大它,让它铺满整个横版 画面。再对下面这一层做模糊处理。上面那层就是你原始的竖版视频,保持原样放在画面中间。这样一来,横版屏幕两边的黑边就用你竖版视频的模糊放大版本填充了。哎,看着好像顺眼多了?起码没那扎眼的大黑条了。很多短视频平台官方的剪辑工具就提供这个功能。但这种模糊背景也有问题。画面本来就竖版的,你再放大模糊,画面质量可能打折扣;而且,如果你的竖版视频背景比较复杂或者颜色对比强烈,模糊后在两边铺开,看着会有点乱,甚至跟中间清晰的竖版主体产生一种割裂感,看着多少有点别扭。感觉就像给视频硬生生套了个磨砂质感的边框。
第二种填充,纯色填充。更简单粗暴,直接用一个纯色(黑色、白色、或者跟视频主色调相近的颜色)来填充两边。这招比模糊背景更生硬,就像给你的视频加了个色块边框。一般除了黑色填充(就是回到了大黑条时代),其他颜色的纯色填充,如果选不好颜色,简直是灾难。除非你的视频本身是那种极简风格,或者你就想做成带边框的艺术效果。
第三种填充,镜像填充。这个有点意思。它不是模糊,而是把竖版视频最靠近两边的画面内容镜像复制,然后把这个镜像画面放到两边填充。有时候,如果画面两边本身就是比较连续或者有规律的图案,镜像填充看起来能蒙混过关。但如果画面边缘突然有个字幕、有个人脸、或者某个不对称的东西,你一镜像,瞬间露馅,画面出现重复的文字或者诡异的对称图案,那真是一眼假,强迫症看了想打人。
除了上面这些有点被动的方法,现在有些剪辑软件开始玩点智能的。比如Adobe Premiere Pro(PR)里的Auto Reframe(智能重构图)。这个功能就是AI来帮忙了。你导入你的竖版素材,选择输出横版,它会尝试自动分析画面里的主体(比如人脸),然后自动调整缩放和位置(平移),尽量保证主体一直在横版画面里,甚至能根据主体的移动来自动生成关键帧。听起来绝了吧?黑科技啊!这招确实在很多简单的视频上能省不少事儿,尤其是有明显人物 主体跟着动的。但别指望它完美。AI毕竟是AI,它猜不透你的意图,它可能误判主体,可能在画面复杂或者主体快速运动、进出画面的时候翻车。画面突然抽搐一下,主体跑到屏幕外面去了,或者缩放得太频繁太突兀,看着都特别别扭。所以用这招,切记,一定要手动检查,精细调整AI生成的关键帧。它只能帮你打个草稿,最后的雕琢还是得靠你。
还有一种方法,不算是剪辑 竖版变横版,而是用竖版素材在横版 画面里重新构图。比如画中画、多画面拼接。你的竖版 视频可以缩小了,放在横版画面的某个角落,旁边放点别的内容,或者放另一个角度拍的竖版 视频。这种更像是创意 剪辑,不是简单的比例转换,而是把竖版素材当成一个元素,在横版 画布上重新排版。这要求 剪辑者有更强的构图意识和创意能力,而且工作量也更大,取决于你最终想呈现的效果。比如常见的reaction视频,原始视频在上面是横版的,下面是竖版 拍摄的reaction者的画面。这不就是竖版素材在横版 画面里的一种应用嘛。
说了这么多,核心问题其实是:竖版 视频的构图和横版 视频的构图 逻辑完全不同。竖版更适合表现主体的特写、人物的上半身、垂直方向的运动(比如跳跃、跌落),它聚焦,信息量集中。横版更适合表现场景、环境、水平方向的运动(比如跑步、汽车行驶),它开阔,信息量分散在画面的广度上。你强行把竖版 构图塞进横版框架,画面的叙事感、空间感、视觉 引导都会受到 影响,甚至被破坏。
所以,从我这个折腾过不少视频的过来人来看,竖版视频怎么剪辑成横版?这压根儿就是个伪命题,至少不是个完美 解法的问题。所有的方法都是在给一个先天不足的素材做后期补救。裁剪损失画面信息,填充可能生硬或模糊,智能 辅助也不靠谱到家,创意 拼接又费时费力且限制多。
最理想、最不折腾人、效果最自然的办法,其实是从源头解决:拍摄的时候就想清楚你主要的发布平台和需要的比例!如果将来可能需要横版,拍摄 竖版的时候就注意给画面两边留点富余,把主体放在画面中间偏小的区域,构图上兼顾一下横版 裁切或填充的可能性。或者干脆,如果最终输出必须是横版,一开始就横版 拍摄!虽然这听起来像废话,但在实际 操作中,这能省去你后期多少抓耳挠腮的时间和精力!
实在避无可避,只能硬着头皮把竖版拗成横版了,那就根据你的视频内容性质、主体运动轨迹、以及你能容忍的画面 损失程度,从裁剪、模糊填充、智能 辅助这几招里选一个最不坏的方案。然后耐心地去做精细 调整。剪辑嘛,有时候就是戴着镣铐跳舞,螺蛳壳里做道场,解决一个又一个麻烦。这把竖版变横版的手术,能做,但想做得漂亮,难!看你的视频 值不值你花那个心思去死磕了。反正每次遇上,我心里都先叹口气,然后默默打开剪辑软件,开干!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851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