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,篮球视频怎么剪辑?这个问题,我被问了不下八百遍。每次我把新做的集锦往朋友圈一扔,底下总有兄弟追着问。用什么软件?什么模板?其实啊,这些都不是重点。
你手机里是不是也躺着几十个G的打球视频?生龙活虎的,乱七八糟的,有封盖,有打铁,有进了神仙球之后自己都懵了的表情。然后呢?然后就让它们在那儿静静地发霉。因为你一打开剪辑软件,看到那条长长的时间线,瞬间就头大了。

别慌。这事儿没那么玄乎。你缺的不是教程,是思路。是那种能把你那些零散的,抖动的,甚至有时候都对不上焦的片段,串成一个能让人看完喊“牛逼”的东西的思路。
先忘了技术,聊聊“感觉”
剪辑的灵魂,从来不是什么酷炫的转场,也不是什么高级的插件。是故事线。
对,你没听错,哪怕就是一场野球,也得有故事。你到底想讲个什么故事?是一个人carry全场的个人秀?是哥几个默契配合的团队篮球?还是一场从落后到绝地翻盘的逆袭?
在动手之前,先把这个问题想清楚。你的主角是谁?高光点在哪?情绪的起伏是怎样的?把这个想明白了,你手里的素材就不再是一盘散沙,而是有了龙骨。比如说,你要做一个逆风翻盘的视频。开头,你就可以放一些失误、被打进球的沮丧镜头,配上节奏慢一点、甚至有点压抑的音乐。然后,随着一个关键抢断、一个提士气的三分,音乐开始走起来,剪辑的节奏加快,画面越来越燃,最后,在绝杀球空心入网的瞬间,音乐和画面同时推向高潮,然后戛然而止。
看到了吗?这就是叙事。这就是“感觉”。你不是在拼接视频,你是在导演一场微缩的电影。
节奏,节奏,还是TMD节奏!
篮球本身就是一项充满节奏感的运动。运球的节奏,突破的节奏,投篮的节奏。你的剪辑,必须跟上这个节奏,甚至去放大它。怎么做?
两个词:卡点和快慢结合。
卡点太重要了。这是最快让你的视频变得“专业”起来的办法。去找一首你觉得“就是它了”的BGM,一首能让你听着就想运球的歌。然后,把你的视频片段,踩着音乐的鼓点、重音、旋律变化去切。每一次变向,每一次传球,每一次出手,都正好卡在节拍上。那种爽快感,就像亲手投进一个压哨绝杀。别用那些软件自动生成的卡点,相信我,手动去对,一个一个地拖,那种精准控制带来的快感,是机器给不了的。
然后是快慢结合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速度曲线、升格降格。这玩意儿简直是篮球剪辑的神器。一个流畅的变向过人,接一个欧洲步上篮,你可以在变向的瞬间做一个快速的J-cut(声音先入),让动作看起来更迅猛,然后在上篮的最高点,把速度降到50%甚至30%,让那个滞空、那个拉杆、那个指尖的拨球,变成“子弹时间”,让观众能看清每一个细节。爽不爽?太爽了。一个追身大帽,从起跳到把球扇飞,你可以全程用0.8倍速播放,但在手掌接触篮球的那一帧,突然恢复100%的速度,甚至加速到120%,那种力量感,隔着屏幕都能砸到人脸上。
千万别匀速播放你的视频,那太平了,平得像白开水。要让它像心电图一样,有起有伏,有呼吸,有生命。
让画面“说话”:调色和音效的魔法
很多人觉得,把片段拼起来,配个乐,就完事了。大错特错。这只完成了60%。剩下的40%,是调色和音效,它们能让你的视频从“还行”变成“卧槽”。
先说调色。你用手机拍的视频,色彩通常很平,灰蒙蒙的。别直接用。稍微拉高一点对比度,让黑的更黑,白的更白。稍微加一点饱和度,让球衣的颜色、球场的颜色更鲜艳。如果你想搞点风格化的,可以试试往暗部加一点冷色调(比如蓝色),往亮部加一点暖色调(比如橙色),那种电影质感,一下子就出来了。调色的目的不是让颜色失真,而是要营造一种“氛围感”,是热血的,是街头的,还是史诗的,颜色会帮你说话。
然后,是我个人的秘密武器——音效。音乐是背景,音效才是沉浸感的来源。去找一些高质量的音效素材:篮球砸地的声音、急停时球鞋摩擦地板的“吱吱”声、篮球空心入网“唰”的一声、砸在篮筐上“哐”的一声、甚至是一些人群的欢呼声和环境音。把这些音效,精准地对上画面里的动作。当观众看到一个干净利落的空心三分,同时听到那一声清脆悦耳的“唰”,那种满足感,会直接冲上天灵盖。这会让你的视频变得有血有肉,仿佛身临其境。
最后,少即是多
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转场和特效迷惑了。说实话,对于篮球视频,最有力、最经典的转场,就是一个干净利落的“硬切”。尤其是在卡点的时候,一帧都不要多,直接切过去,力量感最足。偶尔可以用一些快速的缩放、模糊转场来衔接两个节奏相近的动作,但千万别滥用。那些翻页、开门、叠化之类的,忘了它们吧,它们只会让你的视频显得廉价又业余。
字幕也一样。除了必要的标题和片尾,尽量保持画面干净。观众是来看球的,不是来读小说的。
所以,回到最初的问题,篮球视频怎么剪辑?
它不是一套固定的公式,而是一种创作的欲望。是你作为一个球迷,想把你眼中最帅的那个瞬间,用你的方式,复刻出来,甚至美化它,让更多人感受到那种心跳加速的激情。
别再让你的素材躺在硬盘里了。去找一首歌,打开软件,把你的第一个高光片段,扔到时间线上,然后,跟着你的心跳,跟着音乐的鼓点,按下那个切割键。
你的大片,就从这一剪刀开始了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94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