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必看干货:究竟怎样进行影视剪辑才能快速上手?

我跟你讲,别一上来就问“用什么软件”,这问题就问错了。怎样进行影视剪辑?这事儿的核心压根儿就不是什么达芬奇、Pr或者FCPX,那些都只是工具,是刀,是笔。一个厨子菜做得好不好,难道怪他没用米其林三星后厨的锅?扯淡。

剪辑,说白了,是在用别人的眼睛、别人的心跳,去讲一个你想讲的故事。你就是那个躲在幕后的上帝,掌控着时间的流速,决定着观众的情绪。这玩意儿,是门手艺,更是门心理学。

怎样进行影视剪辑

所以,咱们先不聊参数、快捷键,那些东西你随便找个教程都能看。我们聊点实在的,聊点能让你真正“入门”的思路。

第一步,别急着打开软件,求你了。先把所有素材,你拍回来的那些视频片段,像个图书管理员一样,仔仔细-细-地过一遍。我管这个过程叫“拉片”,也叫“阅片”。这是最枯燥,也最最重要的一步。你得熟悉你手里的每一块砖。哪一段演员的情绪最到位?哪一个镜头的光影绝了?哪个画面出现了穿帮?你得心里有数。

别犯懒,给它们分门别类,建好文件夹,重命名。比如“场景1-主角特写-情绪爆发”或者“空镜-黄昏-街道”。相信我,当你面对几十上百个G的素材时,这个习惯能救你的命。一个清晰的素材库,就是你的弹药库。你连自己的武器在哪儿都不知道,还打什么仗?

好,现在你可以打开你那心爱的剪辑软件了。

接下来,是粗剪。什么是粗剪?就是搭骨架。你脑子里不是有个故事大纲吗?或者一个情绪流程?现在,就把那些你在第一步里挑出来的、“感觉还不错”的片段,按照这个顺序,扔到时间线上。别管什么精细的卡点,别管转场,甚至连声音都可以先放一边。

这个阶段的目标只有一个:把故事的龙骨给搭起来。从头到尾,能不能顺下来?节奏是不是有问题?故事的起承转合在不在?你会发现,很多你拍摄时觉得“牛逼坏了”的镜头,放进序列里一看,屁用没有,反而拖沓。别心疼,删!剪辑,剪辑,那个“剪”字,才是灵魂。加法谁都会,做减法才是真功夫。

粗剪版本可能会很丑,很粗糙,像个没装修的毛坯房。没关系,非常正常。你得先保证这房子不塌,结构合理,能住人。

然后,才进入真正的“折磨”阶段——精剪

这就是给毛坯房精装修了。节奏,是精剪的命脉。一个镜头停留多久?一秒?还是三秒?这零点几秒的差异,给观众的感受是天差地别的。一个快速的、凌厉的剪辑,可以制造紧张感;而一个缓慢的、舒展的剪辑,则能酝酿情绪。

想想你听音乐时的感觉。为什么有的歌让你想跟着抖腿,有的歌让你想哭?是鼓点,是节拍。剪辑也是一样,你的剪辑点,就是那个鼓点。你得找到你这个片子的“内部节奏”。它可能是一句台词的重音,可能是演员一个眼神的转动,也可能,仅仅是画面里一阵风吹过树叶的那个瞬间。

别迷信什么固定的公式。去感受,用你的直觉。反复播放你正在剪的那一小段,闭上眼睛听,用身体去感受。感觉对了吗?如果感觉别扭,那就说明有问题。剪辑点提前一帧,或者推后一帧,试试看。这个过程,极度耗费心神,但也充满了创造的快感。你像个侦探,在无数种可能性中,寻找唯一正确的那个答案。

装修完了墙面和地板,我们得开始布置软装了。这就是调色声音

很多人,尤其是新手,特别容易忽略声音。我告诉你,声音至少占了整个观影体验的50%。你把一部好莱坞大片的画面关掉,只听声音,你依然能感受到紧张、悲伤、喜悦。但你把声音关了,只看画面,很多时候就跟看PPT没区别。

所以,花点时间去做音效设计。开门声,脚步声,环境音,甚至是人物细微的呼吸声。这些细节,能瞬间把观众拉进你创造的世界里。还有BGM(背景音乐),它不是简单的铺底,它是情绪的放大器。选对一首配乐,能让你平庸的画面瞬间升华。但记住,音乐不是万能膏药,不要滥用。有时候,最好的声音,是寂静。

再说说调色。色彩就是情绪的语言。你想让画面看起来温暖、怀旧?那就往黄色、橙色上靠。你想表现冷酷、疏离?那就加点蓝色、青色。调色不是简单地套个滤镜就完事了。它是基于你对故事的理解,对情绪的把握,去烘托、去加强。你是在用颜色讲故事。

所有的这一切都弄完,你的作品基本上就成型了。导出,发布,然后准备接受观众的审判。

最后,我想说点掏心窝子的话。怎样进行影视剪辑?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,其实不在于技术,而在于你的审美共情能力

技术可以学,快捷键可以背,但审美是你看了多少电影、读了多少书、经历了多少生活之后,沉淀在你骨子里的东西。你得知道什么是“好”,才能做出“好”的东西。所以,拼命地去看片吧,各种类型的都看,拉片看,带着剪辑师的眼睛去看,去分析人家为什么这么剪。

共情能力,就是你能不能理解镜头里那个人的喜怒哀乐,并且有能力把这种情绪,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屏幕前的观众。你得先被自己剪辑的片段感动,才能去感动别人。

剪辑是个孤独的活儿,你会在小黑屋里坐上很久很久。但当你把一堆看似毫无关联的碎片,最终拼凑成一个能让人欢笑、让人流泪的完整故事时,那种成就感,无与伦比。

别怕剪坏了。你剪掉的每一帧,都是在为你最终的作品铺路。现在,去开始你的第一次创作吧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936.html

Like (0)
Previous 4分钟前
Next 2分钟前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