剪辑视频怎么去除水印logo?高手实战教程教你三招搞定

每次拍完素材,回放时总想给自己一巴掌。绝佳的光线,完美的情绪,结果呢?背景里一个销魂的垃圾桶,或者一个路人甲飘然而过,整个画面瞬间就废了。还有更气人的,就是那些下载下来做参考的视频,巨大的logo或者水印跟狗皮膏药一样贴在上面,简直是对创作欲的公开处刑。别急,今天我就掰开揉碎了跟你聊聊,剪辑视频怎么去除这些“不速之客”。

这事儿,没你想的那么玄乎,但也绝对不是什么“一键搞定”的傻瓜操作。市面上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软件,大多是骗小白的。真正干活,还得靠我们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。

剪辑视频怎么去除

咱们得分情况讨论,不能一概而论。

第一种,最简单粗暴,我称之为“断臂求生法”:裁切。

没错,就是裁切(Crop)。说白了,就是把画面中含有碍眼玩意儿的那一部分,直接一刀切掉。比如水印、logo正好在视频的边边角角,那恭喜你,这是最省事的办法。在任何一款剪辑软件里,比如Premiere Pro (PR) 或是Final Cut Pro (FCP),甚至是剪映,你都能找到效果控件里的“裁剪”功能。

直接拖动参数,把边框往里收,直到那个logo被挤出画面为止。简单吧?但代价巨大。你的视频画幅会被迫改变,本来是16:9的,裁完可能就变成了奇怪的比例。构图?别想了,构图也被破坏得一干二净。所以这招只适用于那些对画幅完整性要求不高的,或者你后期打算放大画面来填充屏幕的场景。记住,这是下下策,是实在没别的招儿了才用的“自残”手段。

第二种,技术含量上来了,我管它叫“时空魔法”:内容识别填充。

这个就厉害了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科幻?这玩意儿的核心思想,就是让软件去“脑补”。Adobe家的After Effects (AE) 在这方面是绝对的王者,它的内容识别填充(Content-Aware Fill)功能,简直是后期人员的救星。

操作流程大概是这样:

你先把视频导入AE,然后用钢笔工具在你想要去除的物体周围,画一个蒙版(Mask),把它精确地圈起来。接着,你得做一个蒙版跟踪(Mask Tracking),让这个圈圈能死死地跟住那个移动的物体,不管它怎么动,都别想跑出你的五指山。

最关键的一步来了。在内容识别填充面板里,点击“生成填充图层”。这时候,你的电脑会开始疯狂计算。它会像一个聪明的AI小画家,分析你圈定区域周围的画面信息,比如草地啊、墙壁啊、天空啊,然后模仿这些纹理和光影,硬生生地把那个碍眼的东西给“画”掉,再用一个计算好的图层盖在原始视频上。

效果好的时候,简直天衣无缝,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。

但是!这招不是万能的。如果你的背景非常复杂,比如人来人往的街道,或者细节爆棚的树林,那电脑很可能就“脑补”错了,生成一坨模糊不清或者奇形怪状的“马赛克”,我们行话叫“穿帮”或者“出现鬼影”。所以,它更适合用在背景相对简单、纹理比较规律的场景。比如去除草地上的一个水瓶,或者蓝天中的一只飞鸟。

第三种,终极大法,也是最耗费阳寿的办法:“像素级移植”与逐帧修复。

当上面两种方法都宣告失败时,就只能请出这尊大神了。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技巧了,这考验的是你的耐心、你的毅力和你对软件的熟悉程度。这活儿,主要是用AE或者更专业的合成软件Nuke来干。

核心思路有两个:

一个是“拆东墙补西墙”。简单说,就是在同一帧画面里,找一块和被遮挡区域背景相似的“干净”像素,比如旁边的一块墙皮,或者另一片草地,把它复制(Clone Stamp Tool,也就是克隆图章工具)过来,像打补丁一样盖在你要去除的物体上。这需要你一帧一帧地去调整补丁的位置、大小、羽化程度,确保它和周围环境完美融合。

另一个就是Roto,全称Rotoscoping,也就是逐帧绘画。如果是一个运动的人物挡住了后面的景物,你就得把这个人物一帧一帧地抠出来,然后把他身后的背景,通过各种绘画、合成手段给补上。是不是听起来就觉得肝疼?没错,电影特效里那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画面,很多都是这样一帧一帧“肝”出来的。

这种方法没有上限,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和技术,理论上可以去除视频里的任何东西。但对于我们普通玩家或者独立创作者来说,成本太高了。一个几秒钟的镜头,可能就要耗费你一整天甚至更长的时间。所以,不到万不得已,千万别轻易尝试。

最后,我想说点掏心窝子的话。

我们聊了这么多后期的补救方法,但最好的方法,永远是前期准备。在开拍之前,多花几分钟观察一下你的拍摄环境。那个垃圾桶能不能挪走?那个广告牌能不能避开?能不能等那个路人走过去再拍?

前期多看一眼,后期少熬十个夜。

这才是做视频的真谛。后期技术是我们的武器,是用来创造和修复的,但它不应该成为我们前期工作潦草的借口。每一次依赖后期去解决本可以避免的问题,都是对我们创作精力和时间的巨大浪费。

所以,下次当你举起相机时,先别急着按录制键。像一个侦探一样,审视你的取景框,把那些潜在的“麻烦制造者”扼杀在摇篮里。这比你掌握再多高深的去除技巧,都来得更重要,也更酷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684.html

Like (0)
Previous 1分钟前
Next 2022-12-14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