坦白说,谁还没个导演梦呢?看着别人视频里那些丝滑的转场、绝美的空镜、恰到好处的BGM,心里痒痒的,觉得自己也行。然后,你兴冲冲拿起手机或者相机,拍了一堆,往剪辑软件里一扔……嗯,怎么说呢,那感觉就像把一堆高级食材扔进锅里,结果只炖出了一锅东北乱炖,还糊了底。
别灰心,谁都是从这步过来的。我第一个视频,那画面抖得跟帕金森似的,剪辑节奏乱七八糟,现在回头看,简直是公开处刑。但关键是,你得知道问题出在哪,然后一步步把它给掰直了。所以,这篇东西,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课,就是一个踩了无数坑的前辈,想拉你一把,跟你聊聊从零开始学拍摄剪辑,到底该怎么玩。

先把你的“器材焦虑症”给我治好
聊拍摄,第一反应是不是“我得买个索尼A7S3”?打住!快打住!设备永远是锦上添花,不是雪中送炭。你现在最需要的,不是一台几万块的相机,而是一个能发现美的眼睛,和一颗愿意琢磨的心。
你手里的手机,就是你现阶段最好的武器。现在手机的影像能力,说真的,强到离谱。什么4K拍摄、慢动作、电影模式,五六年前的专业相机都得靠边站。你把心思花在琢磨怎么用好手机上,比你花钱去买个相机然后放着吃灰,强一万倍。
所以,第一步,忘掉器材。让我们聊点真正釜底抽薪的东西。
拍摄:别瞎按快门,你得“预谋”
拍摄不是记录,是创作。你得带着想法去拍。
光,光,光!一切都是光的游戏!
这是我要用最大力气吼出来的重点。 光线 是视频的灵魂,是免费的最强滤镜。新手最容易犯的错,就是顶着中午十二点的大太阳出去拍人像,那光线硬得,能把人脸上的每个坑洼都照得清清楚楚,阴影跟刀刻一样,谁拍谁丑。
什么是好光?清晨和傍晚,那太阳斜斜挂着的时候,光线柔和、温暖,自带一层金色滤镜,我们管这叫“ 黄金时刻 ”。拍什么都好看,真的,随便拍都带着一股电影感。阴天?阴天简直是天然的柔光棚!光线均匀,拍人像肤色特别通透。
总之,学会观察光,追逐光。室内就找窗户,让光从侧面打过来,脸部立刻就立体了。别用头顶的灯直愣愣地照,那叫“死亡顶光”。
稳住,我们能赢!
不管你拍的内容多牛,画面一抖,观众的体验立马下降80%。手持手机,最忌讳的就是边走边拍还大幅度晃动。怎么破?
- “忍者”步伐 :屈膝,核心收紧,脚跟先着地,像猫一样走路,能最大程度减震。
- 找依靠 :能靠墙就靠墙,能把胳膊肘支在桌子上就支着。
- 一个几十块的手机三脚架 ,或者一个几百块的入门 稳定器 ,能让你的画面质量产生质的飞跃。信我,这钱花得比什么都值。
构图,让你的画面会说话
构图 不是什么玄学。说白了,就是你怎么把你想拍的东西,安排在画面这个框框里。别总把人或物怼在正中间,那样太呆了。
- 三分法 :最简单也最万能的。把你手机的网格线(九宫格)打开。把画面重点,比如人的眼睛、地平线,放在那几条线或者交叉点上。画面一下子就有了呼吸感,不那么死板了。
- 引导线 :利用现实中的线条,比如马路、栏杆、墙角,引导观众的视线聚焦到你的主体上。
- 前景 :拍人的时候,可以找个树叶、一扇门、一杯水当前景,哪怕是虚化的,也能瞬间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纵深感。一下子就“专业”起来了。
多看电影,多看好的摄影作品,暂停,截图,分析人家为什么这么拍。看多了,感觉自然就来了。模仿,是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师。
剪辑:不是切割,是讲故事的艺术
拍完一堆素材,恭喜你,完成了50%。剩下的50%,全在剪辑里。剪辑的本质,是二次创作。
软件?先从简单的上手
别一上来就死磕 Premiere Pro 或 Final Cut Pro ,那复杂的功能会让你从入门到放弃。手机端用 剪映 ,电脑端用 剪映专业版 或者 达芬奇(DaVinci Resolve) 的免费版,功能完全足够你玩转大部分场景了。它们操作直观,网上教程也多,能让你快速建立信心。
剪辑的“心法”
第一刀最重要:整理素材 。别嫌烦,把拍回来的所有素材过一遍,好的留下,不能用的(比如虚焦的、过曝的)果断删掉。这是节省你后续时间的最佳方式。
节奏感是王道 。剪辑的核心是什么?是 节奏 。一个视频看着爽不爽,全看节奏。怎么找节奏?跟着音乐剪。先选一个你觉得符合视频情绪的BGM,然后跟着音乐的节拍、鼓点去切换画面。卡上了点,视频的“爽感”就出来了。长镜头和短镜头交错使用,一张一弛,观众才不会疲劳。
B-roll是你的救命稻草 。什么是B-roll?就是补充画面。比如你拍一个采访,不能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对着镜头说话吧?那多无聊。中间就得穿插一些和他说话内容相关的画面,比如他工作的场景、他提到的产品的特写。这些就是B-roll。它能让你的信息可视化,还能掩盖主画面的一些瑕疵。多拍B-roll,剪辑的时候你就知道有多香了。
调色,给视频注入情绪 。 调色 不是简单地加个滤镜。它是你表达情绪的工具。想温暖治愈?色温偏黄一点,饱和度高一点。想清冷、有科技感?色温偏蓝,降低饱和度,增加对比度。刚开始不会调,可以套用一些预设(LUT),但一定要记得调整强度,让它看起来自然。调色的目标是统一整个视频的风格,而不是让每个画面五颜六色。
声音是视频的另一半灵魂 。我必须再强调一遍, 声音 太重要了!很多人花90%的精力在画面上,却忽略了声音。嘈杂的环境音、刺耳的配乐,能瞬间毁掉一个精美的画面。除了BGM, 音效 也很关键。一个简单的开门声、打字声、风声,能让你的视频沉浸感暴增。去网上找一些免费的音效库,你会发现新世界的大门。
最后,也是最关键的一点:完成比完美重要。
你的第一个、第十个、甚至第一百个作品,可能都达不到你心里的那个标准。没关系。重要的是,你做出来了,发布了。每一次的“完成”,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。别怕被人嘲笑,所有的大神都是从菜鸟过来的。
所以,别再收藏夹里吃灰了。现在,就现在,拿起你的手机,去楼下拍一段你看到的风景,或者给你家的猫拍个短片。然后,打开剪映,把它剪出来。
当你把第一个粗糙但完整的作品导出的那一刻,那种成就感,会给你无穷的动力。从那一刻起,你就不再是“零”了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68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