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来了,又是这个该死的MKV。
满心欢喜地拖拽着刚录好的、或者从网上下载的高清素材,准备在Premiere Pro里大展拳脚,结果呢?PR直接给你一个红色的禁止图标,或者一个冷冰冰的“不支持的文件格式”弹窗。瞬间,创作的激情就被浇灭了一半。这场景,是不是熟悉得让你想砸键盘?

别急,也别骂Adobe。这事儿,还真不完全是PR的锅。
咱们得先搞明白一个核心问题:MKV到底是个啥玩意儿?很多人以为它和MP4、MOV一样,是一种视频编码格式。大错特错!MKV,它的全名叫Matroska,本质上是一个“封装容器”,或者说,一个“快递箱”。这个箱子特别能装,里面可以塞进各种各样东西——H.264编码的视频、AAC编码的音频、ASS/SRT格式的字幕、甚至好几条不同的音轨。
问题就出在这儿。PR这个“收件员”,它对快递箱的品牌有要求。它认识MP4、MOV这些“官方指定”的箱子,打开起来得心应手。但对于MKV这个“第三方万能箱”,PR就一脸嫌弃了,有时候它懒得去识别箱子里的东西到底是啥,干脆直接拒收。即便新版本的PR号称对MKV有了一定的支持,但实际用起来,还是各种玄学问题,要么音画不同步,要么画面卡成PPT,要么干脆就认不出来。
所以,想让PR老老实实地“签收”你的MKV素材,核心思路就一个:给它换个PR认识的“快递箱”。
下面我给你掰扯掰扯几种主流的解决方案,从简单粗暴到专业稳妥,总有一款适合你。
第一招:掩耳盗铃法——直接修改后缀名
这是流传最广,也是最“投机取巧”的一招。
操作极其简单:找到你的 .mkv
文件,直接重命名,把后缀的 mkv
改成 mp4
。是的,你没看错,就是这么简单粗暴。
然后,再把它拖进PR试试。
你猜怎么着?有时候,它就真的能用了!画面、声音都正常,剪辑起来似乎也没啥毛病。
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你运气好。你这个MKV箱子里装的视频编码(比如常见的H.264)和音频编码(比如AAC),正好也是MP4箱子支持的“标准货物”。你把箱子换了个标签,PR这个眼神不太好的收件员一看,“哦,是MP4啊”,就放行了。
但是!我极不推荐这种方法作为常规操作。
这完全是在赌博。如果MKV里的音视频编码稍微特殊一点,或者包含了多音轨、复杂字幕,这种“伪装”的MP4文件拖进PR里,轻则出现各种诡异的BUG,比如音频丢失、时间码错乱,重则直接导致PR项目崩溃,让你辛辛苦苦剪了半天的东西付诸东流。这种定时炸弹,你敢用吗?
第二招:釜底抽薪法——无损转封装(Remuxing)
这才是解决PR剪辑MKV格式问题的最优解,没有之一!
记住这个关键词:转封装(Remuxing),而不是转码(Re-encoding)。
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
- 转码 :等于把你的视频素材重新压缩编码一次。这个过程,既耗费大量的CPU性能和时间,又必然会造成画质损失。就像把一杯果汁倒出来,再过滤一遍重新装回去,味道肯定会变淡。
- 转封装 :仅仅是把“MKV”这个箱子打开,把里面的视频、音频原封不动地拿出来,再装进一个“MP4”或者“MOV”的新箱子里。整个过程, 视频和音频数据没有经过任何重新压缩,所以是100%无损的,而且速度极快 ,一个几GB的文件,可能几十秒就搞定了。
怎么操作?你需要一个得力的工具。我强烈推荐两个神器:
Shutter Encoder :这是一个瑞士军刀级别的免费视频处理工具,界面直观,功能强大。你只需要把MKV文件拖进去,在“选择功能”里找到“ Rewrap ”(重新打包),然后在下面的扩展名里选择
.mp4
或者.mov
,点击“开始功能”,稍等片刻,一个完美的、PR绝对认的MP4文件就诞生了。FFmpeg :如果你是喜欢用命令行的技术流,那FFmpeg是你永远的神。一行简单的命令就能搞定:
ffmpeg -i "你的视频.mkv" -c copy "输出的视频.mp4"
这行命令里的-c copy
就是核心,它告诉FFmpeg“直接复制,不要重新编码”。
用这种方法处理过的素材,拖进PR里,绝对的稳定、流畅,因为它已经是一个“根正苗红”的MP4文件了,PR对它再也没有任何脾气。
第三招:暴力破解法——彻底转码
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一招?
就是当你发现,你的MKV文件,即使用了第二招转封装成MP4之后,拖进PR里还是有问题。比如播放卡顿、掉帧严重。
这说明什么?说明你这个MKV箱子里的“货物”本身,PR也不太喜欢。最常见的情况就是一些高规格的编码,比如HEVC (H.265) 10bit 4:2:2,或者是一些游戏录制软件生成的VFR(可变帧率)视频。PR对付这些“非主流”编码,天生就有点吃力。
这时候,就只能上终极手段了:转码。
把这些PR消化不良的编码,统一转成剪辑师的“黄金搭档”——ProRes或者DNxHD这类中间编码。
这些中间编码,文件体积会变得非常巨大,是原始文件的好几倍,但它们对电脑性能的压力极小,在时间线上拖动、播放、加特效,会像黄油般顺滑。这是专业流程的基石。
操作工具,依然可以用Shutter Encoder或者大名鼎鼎的HandBrake(小丸工具箱的核心也是它)。在Shutter Encoder里,选择输出编码为ProRes 422,然后开始转码。这个过程会比较慢,电脑风扇会狂转,但等待是值得的。你会得到一个剪辑体验极佳的素材。
从源头杜绝麻烦:改变录制习惯
与其每次都跟MKV斗智斗勇,不如从源头上就把它干掉。
如果你是用OBS这类软件录制屏幕或者直播,请立刻打开设置,找到“输出”选项卡,在“录制”里,把“录制格式”从默认的 mkv
改成 mp4
或者 mov
。
有人可能会说,OBS官方推荐用MKV,因为录制过程中就算断电或者软件崩溃,MKV文件也能保留崩溃前的所有内容,而MP4会直接损坏。
没错,这是MKV的一大优势。但OBS早就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:在“高级”设置里,勾选“自动重新封装为MP4”。这样,你录制时保存的是安全的MKV,一旦你停止录制,OBS会自动、快速地帮你转封装出一个MP4文件。两全其美,何乐而不为?
总结一下,mkv格式怎么用pr剪辑?
别再傻乎乎地直接改后缀名去赌运气了。最靠谱、最高效的办法,就是用Shutter Encoder这类工具,进行一次无损转封装,把它变成一个标准的MP4。整个过程不伤画质,速度飞快。如果还不行,那就说明视频编码本身有问题,再考虑转码成ProRes。
搞定MKV这事儿,其实就是个思路问题。工具和方法都摆在这儿了,下次再遇到它,你应该知道怎么“伺候”了吧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59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