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刚开始捣鼓Pr那会儿,真是一头雾水。盯着那密密麻麻的轨道、五花八门的面板,感觉就像掉进了一个巨大的数字迷宫。剪个片子,东拉西拽,半天出不来效果,别提多沮丧了。可谁不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呢?摸爬滚打久了,摔过无数跟头,才慢慢悟出点门道。今天想唠叨唠叨的,就是那些我觉得真挺管用的pr影视剪辑技巧,不是那些百科全书式的理论,而是实操中能让你视频“活”起来的小诀窍。
要我说,剪辑这事儿,首先得找着感觉。什么感觉?就是节奏感!你的视频有没有呼吸?观众看到哪儿会笑,看到哪儿会愣神,看到哪儿会心跳加速?这全靠剪辑的节奏在推。别以为快剪就是节奏好,慢悠悠的长镜头也能很有力量,关键在于“断点”在哪儿。比如,一段平淡的对话,你故意在某个眼神交汇的地方猛地切掉,观众脑子里是不是会“叮”一下?这就是节奏的魔力。再比如,动作场面,镜头得像子弹一样飞快,配合着音效,咔咔咔连切,把肾上腺素顶上去。J-Cut和L-Cut这种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技巧,用好了简直是润物细无声。画面先出来了,声音还没到,吊足胃口;或者声音先来了,画面才姗姗来迟,制造悬念。这些都是在玩弄观众的预期,让他们跟着你的节奏走。别小看这点小把戏,它能让你的视频立刻告别那种白开水一样的平淡。

转场呢?唉,多少人刚开始剪视频,恨不得把Pr里所有炫酷转场都用一遍。什么翻页、溶解、波纹、闪电,一股脑儿往里塞,结果搞得跟PPT特效大赛似的,晃得人眼晕。说真的,大多数时候,硬切就是最好的转场,干净利落,不拖泥带水。如果非要用转场,得有目的。比如,表达时间流逝,可以用叠化;营造梦幻或回忆氛围,闪白或者发光溶解可能合适;表现空间转移或视角切换,也许推拉或者擦除能派上用场。关键是,你的转场得服务于内容,而不是凌驾于内容之上。那种“啊,看我的转场多厉害”的想法,趁早丢掉吧。一个不引人注目的转场,才是最高级的转场,它让观众意识不到剪辑的存在,只觉着流畅自然,这就对了。
再来说说调色,视频的灵魂外衣啊!很多人觉得调色是后期大神的专属,其实Pr自带的Lumetri Color面板已经非常强大了。别光想着套滤镜,那只是第一步。你要想的是,通过颜色,你想传递什么情绪?是温暖怀旧的暖色调?还是冰冷疏离的蓝绿色?是鲜活跳跃的高饱和度?还是沉静内敛的低饱和度?记住,调色是叙事的一部分。你可以调整白平衡,让画面色彩更准确;可以玩曲线,提亮暗部、压暗亮部,制造对比;可以调整色相、饱和度、亮度,让画面更有风格。比如说,拍了一个咖啡馆的场景,你想要那种慵懒午后的感觉,就可以稍微提亮画面,增加一点暖黄色调,降低一点饱和度,让光线看起来更柔和。如果拍的是悬疑片,也许就把整体色调往冷色偏,降低饱和度,增加一点对比度,让氛围更紧张。别怕试错,多拉拉滑块,看看画面变化,慢慢就找到感觉了。
音频!音频音频音频!重要的事情说三遍,尽管很多人剪视频时最容易忽略它。相信我,一个好的视频,声音至少占一半的功劳。你有画面再棒,背景音乐没选对,或者人声嗡嗡的听不清,或者音效干巴巴的,整个视频立刻就垮了。Pr里处理音频其实也很方便。首先,背景音乐的选择太重要了,得和视频的情绪、节奏搭上。高潮部分音乐得激昂,煽情部分得悠扬。然后是音效,音效是细节的魔鬼。走路声、关门声、环境音,甚至衣服摩擦的沙沙声,都能让画面更真实、更有临场感。别忘了人声,对话清晰是基本要求。Pr里有降噪、均衡器等音频效果,可以简单处理一下,让人声更突出、更干净。把背景音乐、音效、人声分轨管理,调整它们之间的音量平衡,让声音层次分明,这是让你的视频听起来更专业的关键。
剪辑流程呢?很多人拿到素材就一股脑儿往时间线上扔,然后边看边剪,非常低效。我比较喜欢先粗剪一遍,把所有我觉得可能用得上的片段都放上去,顺序大致排好。这个阶段不用纠结细节,就是把故事的骨架搭起来。接着是精剪,逐帧抠细节,调整入点出点,磨顺节奏,加上转场。然后是音频处理、调色、加字幕、加图形。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:看。一遍一遍地看,站在观众的角度看,挑毛病,改。有时候,把视频放一边两天,再回来重新看,会有完全不一样的发现。
Pr里有些小技巧,日常用起来能省不少事儿。比如,快捷键!学会常用快捷键(C切割、V选择、A轨道选择、Ctrl+K/Cmd+K切割),你的剪辑速度会飙升。处理大量类似素材时,可以考虑使用嵌套序列(Nested Sequence),把一段独立的画面或多个图层打包成一个序列,方便管理和复制。素材太多太大电脑卡顿怎么办?代理剪辑(Proxy)是个好东西,生成低分辨率的代理文件来剪辑,导出时还是用原文件,丝滑不卡顿。这些都是实操中能让你效率翻倍的干货。
说到底,pr影视剪辑技巧,技术固然重要,但它只是工具。真正决定视频好坏的,是你脑子里的想法,你对内容的理解,你想通过这个视频表达什么。剪辑不仅仅是把素材堆叠起来,它是用画面和声音,去讲一个故事,去传递一种情绪,去和观众建立连接。有时候,最棒的技巧不是你加了什么,而是你减掉了什么。把那些多余的、分散注意力的、破坏节奏的片段毫不留情地删掉,这需要勇气,也是一种高级的技巧。
别觉得剪辑很难,也别觉得需要学完Pr里所有功能。先从最基本的来,把节奏、转场、调色、音频这几块弄明白,结合你的个人风格和表达欲望,多练多试。每个剪辑师都有自己的路子,我的这些经验可能只是冰山一角,但希望它能给你一些启发,让你在Pr的世界里少走点弯路,更快地把脑子里的画面变成让别人眼前一亮的成品。拿起你的Pr,开始剪吧,别犹豫!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909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