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跟你讲,每次按下OBS停止录制按钮的那一刻,心情都挺复杂的。一半是“总算录完了”的解脱,另一半,是看着硬盘里那个动辄几十上百G的MKV文件,头皮一阵发麻。这玩意儿,就像一坨未经雕琢的巨大黏土,你知道里面能捏出个宝贝,但光是看着就觉得手疼。满屏的“呃”、“啊”、“然后那个……”,还有中间手忙脚乱切错窗口的尴尬片段,简直是公开处刑。所以,OBS录制的视频怎么剪辑,这根本就不是个技术问题,这是个生存问题。
别急着去搜什么“十大剪辑软件”,那些文章跟报菜名似的,看完你更晕。咱今天就掰扯掰扯,从我踩过的无数坑里,给你捞出三条最实在的路。不管你是兜里比脸还干净的学生党,还是想搞点副业的上班族,总有一款能让你从抓耳挠腮到游刃有余。

路线一:免费但硬核的专业之路 —— DaVinci Resolve (达芬奇)
先说好,别被“达芬奇”这个名字吓到,也别被它那个看起来能开航母的界面给劝退。这玩意儿,完全免费,而且免费版的功能,我敢说,95%的人一辈子都用不完。它最开始是干嘛的?好莱坞顶级调色软件!就是你看到那些电影大片里,那种通透、有质感的色彩,很多都是拿它调出来的。后来,它慢慢把自己做成了一个全能选手,剪辑、调色、特效、音频,一套全包。
我最开始用它,纯粹是因为穷。但用着用着,就离不开了。对于我们用OBS录屏的人来说,达芬奇有几个地方简直是神来之笔:
“剪辑”和“快编”双页面 :你可以把“快编”页面理解成一个快速处理素材的流水线。你的录屏素材一拖进去,快速地砍掉开头结尾,挖掉中间的废话,整个过程行云流水。然后,再切到“剪辑”页面,去做那些精细的调整,比如加个字幕,配个BGM,做点转场。这种设计,对于处理长视频录像,效率极高。
Fairlight音频页面 :这是我要吹爆的地方!我们用OBS录制,通常都会设置 多音轨录制 ,对吧?比如一条轨道是麦克风人声,一条是游戏声音,一条是背景音乐。在达芬奇的Fairlight里,这些音轨清清楚楚地分开排列,你可以单独给你的麦克风降噪、加点混响让声音更好听,或者把游戏声音里某个刺耳的爆炸声调小。 声音是视频的灵魂 ,这话真不是白说的,糟糕的音质能瞬间劝退所有观众。
无敌的调色 :虽然我们录屏可能用不太上复杂的电影调色,但有时候屏幕录出来的画面会有点发灰,或者色彩不够鲜艳。到达芬奇的调色页面,稍微拉一下对比度和饱和度,整个画面的质感立马就上来了。这是它刻在骨子里的DNA,别的软件真比不了。
当然,它有缺点,就是学习曲线有点陡峭。刚上手可能会觉得到处都是按钮,不知道点哪个。但你信我,花一个周末,跟着B站上的几个靠谱教程(搜“达芬奇入门”就行)过一遍,把基础的剪辑流程跑通,后面就是一片坦途。这笔投资,绝对值。
路线二:为短视频而生的闪电战选手 —— 剪映专业版
如果说达芬奇是重装坦 克,那剪映专业版就是骑着摩托的突击兵。它的核心理念就一个字:快。
你是不是也经常录一些几分钟、十几分钟的教程、游戏高光时刻,或者干脆就是想把录屏里好玩的部分剪出来发个抖音、B站动态?那别犹豫了,直接上剪映。
这玩意儿有多离谱呢?
自动识别字幕和歌词 :这功能,我愿称之为“懒人福音之光”。你把视频拖进去,点一下“智能字幕”,它就能自动把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识别成字幕。准确率相当高,你只需要过一遍,改几个错别字就行了。这能省下多少打字的时间?简直无法估量!以前我手动K字幕,半小时的视频能花掉我一下午。现在?一杯咖啡的功夫。
海量的素材库 :各种热门的贴纸、音效、转场、滤镜,应有尽有,而且更新得特别快。你总能找到网上最火的那个“欸↗”音效,或者是什么搞笑的表情包。这让你的视频立马就有了那种“网感”,不再是干巴巴的录屏。
操作逻辑极其简单 :它的界面设计,几乎就是把手机版的操作逻辑搬到了电脑上。你用过手机修图软件吗?用过。那你就会用剪映。拖拽、点击,非常直观,几乎没有学习成本。
剪映专业版非常适合做那些节奏快、信息密度高、娱乐性强的视频。但如果你要做一些超过半小时,轨道复杂,需要精细调音调色的项目,它可能就会有点力不-从心了。它的定位非常清晰,就是让你用最快的速度,把一个想法变成一个能发出去的作品。
路线三:行业标杆的氪金选择 —— Adobe Premiere Pro (PR)
聊剪辑,PR是座绕不开的大山。它是行业标准,几乎所有的专业视频工作室都在用它。功能强大、稳定(大部分时候)、生态无敌。
为什么说它生态无敌?因为它可以和Adobe全家桶里的其他软件,比如做特效的After Effects(AE)、处理音频的Audition(AU)、P图的Photoshop(PS),实现无缝联动。你可以在PR的时间线上右键一个片段,直接选择“在After Effects中编辑”,做完酷炫的特效,一保存,PR里就同步更新了。这种工作流的顺滑感,是其他软件很难比拟的。
对OBS录制用户来说,PR的强大体现在它处理复杂项目的能力上。当你录制的素材越来越多,视频轨道、音频轨道、字幕轨道、特效轨道叠了十几层,PR依然能给你提供一个清晰、高效的工作环境。它的各种专业工具,比如多机位剪辑、精细的调音台、强大的字幕编辑器,都能让你对视频的掌控达到像素级和毫秒级。
当然,它的缺点也很明显:贵。正版的订阅费用对于个人创作者来说,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而且它的界面也相对复杂,需要一定的学习时间。
怎么选?
- 想长期发展,不差钱,追求专业和生态 :直接上 Premiere Pro 。
- 追求效率,主要做短平快的社交媒体内容 : 剪映专业版 是你的不二之选。
- 预算有限,但又想拥有专业级的功能,愿意投入时间学习 : DaVinci Resolve 绝对是宝藏,免费又强大到令人发指。
剪辑前必须知道的两个“保命”技巧
最后,无论你选哪个软件,有两个从OBS出来的“原生态”问题,必须在剪辑前解决,不然能折磨死你。
MKV格式转MP4 :OBS默认录制的是MKV格式,这是为了防止录制过程中断电或软件崩溃导致整个视频文件损坏。但几乎所有的剪辑软件对MP4的支持都比MKV好。怎么办?别用格式工厂!OBS自己就带了转换工具。在OBS主界面的左上角,点击“文件” -> “录像混流”,把你录好的MKV文件选进去,点一下“混流”,秒秒钟就给你转成一个一模一样的MP4文件,无损画质! 一定要先做这一步!
处理卡顿——创建代理 :你用4K录屏,或者电脑配置一般,把视频拖进剪辑软件,一拖动时间线就卡成PPT,是不是想砸电脑?这时候就需要“代理”了。简单说,就是给你的高清原片创建一个低分辨率的“替身”。你剪辑的时候,其实是在剪这个流畅的“替身”,软件就不卡了。等你最后导出的时候,软件会自动替换回高清原片来渲染。这个功能,上面提到的三款专业软件(PR和达芬奇)都支持,剪映好像也开始支持了。搜一下“XX软件 创建代理”,几分钟就能学会,能极大提升你的剪辑幸福感。
工具终究是工具,真正重要的是你的想法和创意。别再对着那个巨大的录屏文件发愁了,选一把顺手的“剪刀”,现在就动手,把你脑子里的精彩,剪辑出来吧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054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