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剪辑拼接视频教程

市面上剪辑软件多得去了,从手机上的剪映、快影,到电脑上相对专业的达芬奇、Adobe Premiere Pro(简称PR),再到苹果的Final Cut Pro(FCP)。新手可能会挑花眼,甚至被它们的复杂界面吓退。但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刚开始真没必要纠结用哪个。随便抓一个免费的,能把视频素材导进去,能剪能接,能加个音乐文字,就够了。工具嘛,熟练了哪个都行,它只是你手里的刀,关键是你的脑子里得有想法,知道想“雕刻”出个什么玩意儿来。我最早就是用个特别简单的免费软件,一步一步摸索,连个像样的转场效果都没有,全靠最朴实的“硬切”。

那“硬切”是啥?就是这个片段放到这儿,下个片段紧跟着放,干脆利落,中间没任何过渡效果。别小看这个硬切,用好了,它就是最强大的拼接方式。你看那些电影、电视剧,大部分时候用的就是硬切。因为它最接近人眼的观察习惯,画面自然地就切换了。

怎么剪辑拼接视频教程

视频拼接,说白了,不是简单地把几个文件挨个放。那是把一堆零散的素材,按照你想表达的逻辑或者情绪,重新排列组合,剪辑掉不要的部分,连接起要用的部分,让它们流动起来,变成一个有头有尾、有血有肉的完整作品。这个过程,就在剪辑软件时间线上完成。把你的素材拖到时间线上,就像搭火车,哪个片段是第一节车厢,哪个是第二节,中间怎么连接,全凭你说了算。

拼接的核心在哪儿?我觉得,首先是选择。你拍了一小时素材,可能最终只需要用里面五分钟的精华。哪些是精华?那些画面清晰、声音正常、内容有趣、最能体现你主题的片段。把这些片段从长素材里“拎”出来,放到时间线上。这个过程就是粗剪。别心疼那些删掉的,它们不适合,留着只会拖累整个片子。就像做菜,不是把所有食材都一股脑扔锅里,得挑好的、对味的。

然后就是怎么接。这个“接”的地方,也就是我们说的“切点”,特别有讲究。一个好的切点,能让两个本来可能不太相关的片段,连接得顺滑自然,甚至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。啥时候切?我个人摸索出来的一些“野路子”经验:

1.动作切:一个人从座位上站起来,在他开始站或者站到一半的那个动态瞬间切到下个镜头,可能也是他走到门口的镜头。利用动作的连贯性来拼接

2.声音切:一个人说话,在他最后一个字刚说完,或者还没说完,在某个重音上,画面就可以切走了。利用声音的节奏来引导拼接。有时候,画面切了,上一个画面的声音可以延续一小会儿,或者下一个画面的声音提前进来,这叫音频的“J-cut”或“L-cut”,能让衔接更流畅

3.视线切:一个人看向某个方向,镜头切过去,就是他看到的东西。这个太常见了,但非常有效。

4.情绪切:前一个画面是压抑的,在一个情绪的爆发点切到下一个完全不同的场景,形成对比,增强冲击力。

5.节奏切:前面是很慢的抒情画面,突然切入一系列快速闪过的短片段,配上急促的音乐,把节奏一下提起来。

这些切点不是死的,需要你去看、去感受。剪辑拼接这事儿,很大程度上是个“感觉活儿”。多看别人优秀的视频,暂停研究他们是在哪里切的,为什么那样切。

除了最简单的硬切,还有转场效果。软件里自带的溶解、推拉、闪白、各种图形擦除… 别听信那些“学会XXX转场,让你的视频瞬间高大上”的鬼话。大部分自带转场用不好,只会让你的视频显得业余、花哨。啥时候用转场?通常是需要表现时间或空间的跨越,或者一种特殊的意境。比如溶解,常用于表现回忆、梦境、时间的缓慢流逝。快速的闪白或闪黑,有时候可以用来加强节奏感或表达一种眩晕、失忆的感觉。记住:转场是为内容服务的,不是为了炫技。如果你不知道用啥转场,或者觉得用啥都不对劲,那就硬切,永远不会错。

音频视频拼接里太重要了,堪称剪辑的“隐形魔术师”。画面拼好了,别忘了处理声音!

1.原声的衔接:不同片段的原声音频接起来,会不会音量忽大忽小?有没有电流声、杂音?需要做音量调整,或者降噪处理。如果前一个片段的人声突然中断,接上下一个片段,听起来会很生硬,可能需要用背景环境声过渡一下。

2.背景音乐:啥时候让背景音乐进来?音乐的节奏和情绪,要和你的画面内容搭。一段激昂的画面配上抒情的音乐,那效果就怪了。音乐啥时候淡出?通常在一段内容结束,或者即将进入下一个大主题时。音乐的音量也很关键,别压过了人声,除非你就是要这个效果。

3.音效:别小瞧音效!一个开门声、一个脚步声、一个击打声、一个环境的虫鸣鸟叫,都能极大地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和现场感。在你拼接的片段之间,或者在某个动作发生时,加点合适的音效,会让整个视频“活”起来。

拼接出来的片段,组合在一起,就形成了你视频的节奏。一段好的视频,节奏是有变化的。该快的时候快,该慢的时候慢。用长镜头让观众沉浸,用短镜头和跳切来制造紧张或兴奋。节奏的调整,主要就是通过调整每个片段的时长,以及它们之间的拼接方式来实现。想让一段对话显得紧张,那就多用近景、特写,快速切换说话者的镜头;想让一段风景显得宁静,那就用长镜头,让画面慢慢展开。

视频剪辑、学拼接,是个反复尝试的过程。你可能第一次拼出来觉得别扭,导出看看效果,再回软件里调整。把这段剪短一点,那个切点往后移一点,这里的转场换个溶解试试,那里的背景音乐音量调小点… 不断地修改、完善,直到你自己看着觉得舒服,觉得它讲出了你想讲的故事。

别指望有什么一步到位的视频拼接教程能让你瞬间变成高手。它是个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感受、去练习的手艺。多看、多练、多想,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的剪辑风格和拼接逻辑。从简单的生活记录vlog开始练手,再尝试做些有主题的短片。每一次导出成片,都是一次进步。

所以,要问怎么剪辑拼接视频?我的回答可能跟标准教程不一样。它不是一板一眼的操作步骤,更多的是一种感觉、一种思考、一种把零散变成整体的能力。工具只是辅助,脑子里的构思、眼里对画面的判断、耳朵对音频的敏感,以及那份愿意花时间去打磨的耐心,才是真正决定你视频拼接水平高低的关键。大胆去尝试吧,别怕剪坏,每个剪辑师都是从无数个“失败品”里磨炼出来的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8946.html

Like (0)
Previous 1分钟前
Next 2022-12-14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