唱歌剪辑视频怎么做

说白了,这玩意儿的核心就是把你的歌声画面给巧妙地结合起来。听起来理所当然,但魔鬼都在细节里。

第一步,也是我觉着最最要命的一步:声音!对,不是画面先,是声音!你想啊,你是个唱歌视频,唱得不好听,或者声音录得稀烂,画面再炫也没用,跑偏了不是?我的血泪史告诉我,声音,它是这个视频的灵魂,是基石,是头等大事。

唱歌剪辑视频怎么做

那怎么搞声音?

你得有个能把声音录清楚的设备。别听到设备俩字就头大,想着得花大钱买什么大红色的麦克风、什么声卡。不是!手机其实就行,现在的手机麦克风效果没你想的那么差。但如果你想声音更干净、更集中,一个入门级的麦克风,比如那种几百块钱的USB麦克风,甚至一个好点的领夹麦,就能让你的声音听着不一样。那种接手机的小麦克风,有些效果也挺惊人。关键是别用手机外放录,那噪音、那混响,简直没法听。用耳机自带的麦克风,或者直接用手机对着自己唱(但要保持距离,别喷麦)。

录音的环境也很重要。安静!你家客厅的回声是不是很大?窗外是不是车来车往?这些都会录进去。我那会儿为了找个安静地儿,差点躲进衣柜里唱!后来发现,不是非得专业录音棚,找个相对安静吸音好点的地方就行,比如卧室,拉上窗帘,铺点地毯,甚至往墙上挂块厚布,都能起点作用。有时候半夜录,全世界都睡了,最安静,但扰民风险emmmm。

录音软件?手机自带的录音功能就很够用了,或者下个波点音乐、库乐队(iOS),这些都有录音功能,有些还能给你加点简单的混响什么的。关键是多录几遍,找感觉。不要一次性录完,分段录,一句句抠,直到你觉得这句唱得最有感觉、声音状态最好。这个过程超级磨人,但相信我,值得。

后期呢?声音的后期不用搞得太复杂,咱不是专业音乐人。但至少得降噪,把那些环境噪音去了;然后稍微加点混响,让声音听着不那么干,像在个正常空间里唱一样;再就是调整下音量,别忽大忽小。手机上有很多简单的修音App,电脑上Audacity(免费的)就挺强大了,或者用你剪辑视频的软件自带的音频调整功能,比如剪映、必剪、Pr,它们都有基本的音频处理能力。别小瞧这些简单操作,能让你的声音瞬间“穿上衣服”,听着舒服很多。记住,声音舒服是第一位的!

声音搞定了,咱再来折腾画面。

画面是用来衬托声音的,是给观众一个看的理由,让他们能更直观地感受你的情绪表现力

拍什么?最简单的就是对着镜头唱,展示你的演唱状态。高级点儿可以拍点跟歌词意境相关的情景,或者加入一些简单的运镜(比如从远拉近,或者绕着你转),甚至可以多机位拍摄,增加视觉变化。但我建议新手,先从最简单的来,一个固定机位,把你自己拍清楚,拍好看,这比啥都强。

设备?手机依然是主力。现在的手机摄像头杠杠的,画质完全够用。找个地方把手机固定好,一个手机支架(几十块钱的事儿)或者一摞书都可以。如果你有相机,那更好,画质会更细腻,虚化背景啥的也方便。

灯光!这个绝对是画面效果的救星或者杀手。别在光线昏暗的地方拍,也别在大中午顶着太阳拍,那光线太硬,脸上的阴影难看得要死。最好的光线是柔光,比如傍晚透过窗户的自然光,或者一个柔光箱(补光灯),没有的话,拿个台灯对着墙打,让光线反射回来照在脸上,都能让光线变得柔和很多。别让脸上一半亮一半暗的,也别让背后有强光源直射,那样脸就全黑了。对着光的方向,让光均匀地打在脸上,你会发现瞬间变美/变帅!而且,灯光也能营造气氛,暖光、冷光,看你歌曲的需求。

背景也别乱七八糟的。一面干净的墙,或者一个有点小景致的角落都行。别让观众盯着你身后洗了一半的衣服发呆。稍微整理一下,哪怕是书架、绿植、窗帘,都能让画面看着更舒服。

但说来说去,画面最重要的还是你!你的表现力!对着镜头会不会僵硬?眼神往哪儿看?手怎么放?这些都是坎儿。我刚开始拍的时候,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搁,眼神飘来飘去,跟审犯人似的。后来琢磨明白了,对着镜头,你就想象面前坐着一个人,或者你就是对着镜子在唱歌,放松下来。肢体语言可以有点,但别太浮夸,跟你的歌声搭得上就行。眼神是传递情感的窗口,多对着镜头传达情绪。如果实在镜头恐惧,可以不看镜头,看镜头旁边一点点位置,但要保持头部朝向镜头,这样观众会觉得你在看着他们,但压力没那么大。可以多拍几条,找状态最好的那一条。

视频和音频都录好了,重头戏来了:剪辑!

这真是个把碎片变成作品的魔法过程,也是最耗时耗力的环节。

用什么软件?选择太多了,手机端的剪映必剪,简直是新手福音,功能强大到离谱,操作逻辑也符合国人习惯,剪辑、加字幕、加特效、调色,基本上唱歌视频需要的功能它全有,而且很多都是傻瓜式操作。PC端的话,Adobe Premiere Pro (Pr)是业界标准,功能强大,但对新手不太友好,需要花时间学。DaVinci Resolve (达芬奇)免费版就很能打,调色无敌,剪辑功能也越来越完善,但上手难度同样不低。如果你只是想简单拼接、加字幕,会声会影或者更老的爱剪辑(虽然我不太推荐爱剪辑,那个水印…)也行,但功能有限。最终选哪个?看你的需求和耐心。如果只是玩玩,手机App足够了。想认真学,PC端还是得碰。

剪辑的核心流程:

1.导入素材:把你录好的音频文件(最好是独立录音的那个)和视频文件都导进去。

2.音画同步!这个是唱歌视频剪辑的第一大挑战,也是最让人头秃的一步。你怎么让视频里你张嘴唱歌的时间点,和独立录音文件里声音发出的时间点完全对上?早一帧或晚一帧都不行,看着都别扭。我的方法是:拍视频的时候,开场先拍手!就像电影场记板那样,“啪”一声。这样,音频文件里会有一个明显的拍手声波峰,视频文件里也会有一个拍手的画面和声音。在剪辑软件里,你只需要对齐这个拍手的声音波峰和画面帧,基本上整个视频的音画就对上了。然后把拍手那一段剪掉。如果没有拍手怎么办?只能靠耳朵听、眼睛看,一点点手动挪动视频轨,让视频里你张嘴的口型和音频文件里的声音对上。这个过程非常痛苦,特别是长视频,简直是折磨。所以,拍手!拍手!拍手!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。

3.剪切与拼接:把你录的几段音频、几段视频按照歌曲顺序拼起来。去掉唱错的地方、中间的停顿、多余的画面。把你觉得唱得最好的那段音频,和拍得最好的那段画面剪出来,对接。

4.画面选择与切换:如果你拍了多个机位或者不同场景,这时候就要决定什么时候切到哪个画面。切换的节奏要跟音乐走,也要服务于歌曲的情绪。副歌的时候画面可以更近、更激烈,主歌可以平缓一些。别切得太频繁,容易晃晕观众。

5.字幕!唱歌视频怎么能没有歌词字幕?这是提升观看体验的重要一环。现在很多剪辑软件(特别是手机App)都有自动识别歌词并生成字幕的功能,虽然不一定完全准确,但能省很多事儿,后续再手动校对修改。字幕的样式、颜色、大小也很重要,要清晰可见,但又不能太突兀,影响画面。

6.加点“佐料”:

过渡:画面切换的时候,可以用一些自然的过渡效果,比如淡入淡出,或者简单的滑入滑出。别用那些花里胡哨的特效过渡,大部分时候显得很LOW。

特效:除非歌曲风格特别需要,否则少用特效!那些闪来闪去、五颜六色的特效,很容易让你的视频显得廉价。简单的画面增强(比如锐化、清晰度)或者加个电影感的滤镜,比什么都强。

调色:调整一下视频的亮度、对比度、饱和度,让画面颜色更舒服,符合歌曲的氛围。暖色调适合抒情、轻松的歌,冷色调可能适合一些比较酷、比较伤感的歌。手机App里通常有各种滤镜可以直接套用。

背景音乐/音效:唱歌视频主音频是你唱的歌,但如果你的视频有开头、结尾或者中间过渡段落,可以适当加一些不抢主歌声音的背景音乐。音效的话,除非有特别的情节需要,否则唱歌视频很少用到音效。

7.调整音量:最后再检查一遍,你的歌声、背景音乐(如果加了的话)的音量是不是协调,整体音量是不是正常。

剪辑完成,就是输出了。

导出的时候,选择一个合适的分辨率格式。现在主流平台(B站、抖音、视频号)都支持1080P甚至更高的分辨率,帧率选25fps或30fps就行。格式一般选MP4。文件大小和画质之间找个平衡,别为了追求极致画质搞个巨大文件,上传麻烦,观众加载也慢。

导出之后,别急着发!自己再看一遍,挑错,看音画有没有对上,字幕有没有错别字,画面有没有啥穿帮或者看着别扭的地方。找个朋友帮忙看一眼更好,旁观者清嘛。

最后,就是把你的作品发到你想发的平台。写个吸引人的标题,加点相关的标签(tag),配个好看的封面图,然后……等着看反馈吧!

整个过程走下来,你会发现,这哪儿是简单唱首歌录个像,简直是集导演、摄影、灯光、录音师、剪辑师于一体的十八般武艺大考验。会遇到各种奇葩问题,比如歌词老忘、高音老唱不上去、录好了发现背景有噪音、音画死活对不上、软件闪退、导出失败……但每次解决一个问题,都会有一点点成就感。当你最终看到自己的歌声配上你满意的画面,变成一个完整的视频,那种感觉,嘿,还真挺美妙的。

所以,别怕麻烦,别怕做得不好。第一次肯定青涩,第二次可能好点,第三次也许就有模有样了。这玩意儿没有标准答案,全靠你一点点摸索,一点点折腾。最重要的,是你享受这个创造的过程,享受把你的歌声和想法变成大家能看到的具象东西。

去试试吧!从最简单开始,拿起手机,对着镜头,唱起来,录起来,剪起来!祝你玩得开心!
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8565.html

Like (0)
Previous 1分钟前
Next 2022-12-14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