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过那种时候?自己拍的视频,某个瞬间特别带感,一个眼神、一个跳跃、或者哪怕就是一个东西掉下去的那个“duang”一下,就觉得:“嗨呀,这要是能多来几次就好了!”这就是想重复的冲动。最开始啊,想重复个啥?比如一个人跳起来,最高点那个pose特帅,想让他多在天上待会儿或者连跳好几下。最笨、最原始、但也是最直接的方法,就是把那个你觉得“哎呀就这儿了”的片段,咔嚓!一刀剪出来。然后呢?复制啊!Ctrl+C,Ctrl+V,或者苹果上Cmd+C,Cmd+V。想重复几次?黏几次呗。就像小时候玩儿录音机,把一小段声音反复按播放。这招儿吧,简单粗暴,立刻见效。把视频切片,然后把你看中的那一小段儿,复制粘贴,一个接一个排队放好。想让它出现三次?那就复制三份,排在原片段后面。就这么直白。但问题也明显,画面过渡可能会很硬,duangduangduang地跳,如果动作不是那种自带停顿的,看起来就像卡带了。复制粘贴,这是地基,你知道有这么回事儿就行,别老指着它,尤其对于那些需要流畅感的动作。
更高级点儿的玩法,不是重复画面本身,而是重复画面里某个元素的运动。你想啊,视频是一帧一帧组成的,动画咋来的?不就是一堆静态图片快速播放嘛。在剪辑软件里,我们可以给画面的位置、大小、旋转角度、透明度等等属性设置关键帧。这玩意儿是真魔术师。比如,想让一个文字从屏幕左边滑到右边,就是在起点设一个位置关键帧(告诉软件此刻它在这儿),在终点设另一个位置关键帧(告诉软件到这个时间它该在那儿),然后软件自动帮你算出中间的轨迹(怎么从这儿到那儿)。那怎么重复这个运动呢?嘿,把这套“路线图”——也就是这串关键帧序列,复制一份,往时间线上后面一粘贴,得嘞,它就按照原先的路子又跑了一遍。这比直接复制画面灵活多了,尤其是在做那种字幕、贴图或者画面局部晃动、缩放的重复效果时。你甚至可以调整粘贴后的关键帧距离,让运动变快或者变慢,玩出更多花样。这关键帧啊,是个好东西,是视频“动”起来的魔法杖,重复关键帧,就是让魔法再施展一次。在很多专业软件里,比如PR或者FCPX,你可以直接在效果控件里找到你设置的关键帧,框选住,复制,然后往后挪个地方粘贴,齐活!手机软件现在也有很多支持关键帧动画了,逻辑都是相通的。

有时候,你想要的“重复”感觉,不一定是物理上的“再来一遍”,而是一种视觉上的强调或者节奏游戏。这就要请出变速和定格这两位了。定格最简单,就是把某一个你觉得绝了的瞬间,直接变成一张静态图片,持续个几秒。在那个瞬间把速度设为0,或者导出那一帧画面再导回时间线。这本身不是重复动作,但它让那个动作的“结果”或者“高潮”延长了,间接上也是一种强调。你可以定格住,然后突然恢复正常速度,形成一种冲击感,或者在定格的画面上加文字、加特效,让观众多吸收点信息。再说说变速。这个更有意思了。你可以把一段动作先放慢镜(慢动作),让观众看清楚细节,然后突然加速跳过一段,再到下一个精彩动作时又慢动作。这本身不是重复同一个动作,但它通过改变速度来“玩弄”观众的感知,让重要的部分显得更长,不重要的部分一闪而过,从而达到一种“这个地方很重要,我让你多看会儿”的效果。或者更绝的,把一个动作先慢放,再快进倒回去,然后正常播放,这看起来就像是“回放加重复”。结合速度曲线(这玩意儿能让速度变化得像坐过山车一样忽快忽慢),你可以让速度变化得更平滑或者更有戏剧性,比如“嗖”地慢下来,“唰”地又快回去。这种利用变速制造的“重复感”,比简单的复制更具创意,更像是在玩弄时间,给你的视频注入一种动态的节奏感。
为啥要重复动作啊?这背后可不是瞎搞。首先,最直观的,就是为了强调。某个动作太牛逼了,太搞笑了,太让人震惊了,一遍不够啊!多来几遍,让观众记住它,加深印象。就像拍球连续命中,最后一个慢动作回放加进球瞬间的定格,就是要强调这个精彩。其次,是为了节奏感。尤其是有背景音乐的视频,配合着鼓点或者旋律的高潮,让同一个动作反复出现,能瞬间把气氛点燃,把节奏推向高潮。跳舞视频、运动混剪里这种用法特别常见,画面跟着音乐一卡一卡,同样的动作配同样的旋律,魔性十足。还有就是为了搞笑或者鬼畜。同一个表情、同一个滑稽的动作,快速高频地重复,配合洗脑的音乐,鬼畜效果就出来了,专治不开心(或者让人更不开心)。这个就得靠快速的复制粘贴或者软件里专门的循环功能。再比如,有时候重复一个简单的动作,比如开关门,可以营造一种循环往复、逃不掉的宿命感,服务于情绪或者叙事。所以说,重复不只是个技术活儿,更是个创意活儿,得想明白你想用它达到什么效果,是想让观众笑,还是震惊,还是跟着节奏嗨?不同的目的决定了你该用哪种重复的“姿势”。
刚开始学剪辑,总觉得各种功能越花哨越好,变着法儿地加转场、加特效。后来发现,有时候最简单的复制粘贴,如果用在对的地方,或者结合一点点变速的小心思,效果反而出奇的好。但这里有个坑啊,重复这玩意儿,别滥用!看有些新人剪的视频,一个动作重复十几遍,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会复制黏贴,看得人审美疲劳。适度,适度太重要了。用得好了是神来之笔,用多了就是流水线作业,把观众当傻子。你想想,看电影,一个精彩的镜头会闪回、会特写,但不会同一个动作来回放十遍,除非它是为了制造鬼畜喜剧效果。这就像做菜放盐,少了没味儿,多了齁得慌。而且啊,不同的软件,实现逻辑可能有点差异,但核心思路都差不多。PR、FCPX、甚至手机上的剪映、必剪,都有办法让你复制片段或者复制关键帧。甚至有些软件有现成的“循环播放”功能,直接把一个片段设为循环次数。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的原理和你想达到的效果,而不是死记硬背操作步骤。多看别人怎么用,多自己动手试,把你觉得那个“就是它了”的瞬间,怎么让它在屏幕上“活”起来、“躁”起来,或者让你想表达的情绪更浓烈。
别光盯着画面啊,声音也能重复!配上一个重复的音效,或者把背景音乐的某一小节循环播放,跟画面重复的动作一搭,那感觉一下就有了。这都是相辅相成的。比如你想做那种鬼畜效果,画面的高频重复配上剪辑过的重复音效和循环音乐,立体打击,效果翻倍。有时候,哪怕画面没有重复,但声音在循环,也能给观众一种“这事儿还没完”的暗示,或者营造一种挥之不去的氛围。所以,在考虑画面动作重复时,也想想声音怎么配合,是让声音也重复,还是用声音去强调画面的重复?
说到底,剪辑视频怎么重复一个动作,哪有什么标准答案?方法摆在那儿:复制粘贴最直接,关键帧复制管运动,变速定格造强调。剩下的,都是玩儿出来的!你的视频,你做主,想怎么重复,想达到什么效果,全看你的想法。有时候,一个不经意的重复,反而成了你视频的亮点。多尝试,多琢磨,找到属于你自己的“重复哲学”。去吧,让你的精彩瞬间,多闪耀几次!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876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