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开始接触那会儿,我简直是抓狂的。在剪辑应用里看着挺好的,一导出,不是糊得亲妈不认,就是大得占满整个硬盘,或者干脆导半天告诉我失败了。这哪是文件啊,这是心病!
首先,你得找到那个至关重要的按钮,通常叫“导出”或者“分享”、“生成视频”什么的。点进去,好家伙,一堆选项扑面而来:分辨率、帧率、码率、格式……每个词都像在嘲笑你的无知。

分辨率这事儿,最直观。1080p?4K?甚至8K?数字越大肯定越清晰啊,废话。但问题是,你的手机能不能剪4K?剪了4K导出要多久?导出的文件 文件要多大?拍脑袋选最高的那个,很可能就是悲剧的开始。手机发烫、进度条爬得比蜗牛还慢不说,导出来一个G几十秒的视频,你打算放哪儿?传云盘得等下辈子吧?所以,得看你的用途。发朋友圈、抖音啥的,1080p绰绰有余,而且平台还会再压缩,你导个4K上去纯属自己折腾自己。要是想在大屏幕上看,或者后期还得在电脑上精修,那能导多高导多高,但前提是你得有地方存、有设备带得动。
然后是帧率,30fps还是60fps?简单理解,帧率越高画面越流畅,特别是拍运动场面。电影感一般用24fps,视频常用30fps,玩游戏录屏或者追求极致流畅可能上60fps。手机剪辑默认30fps居多,一般用也够了。你想要60fps?可以,文件又大了一圈,而且有些老旧的手机或者应用,开60fps剪辑或导出可能会卡顿甚至闪退。自己权衡。
码率,这个更玄乎点。它决定了单位时间内视频的数据量,跟视频的清晰度和文件大小直接挂钩。同样的分辨率和帧率,码率越高,细节保留越多,画面越清晰,当然,文件也越大。应用里通常有推荐码率、高码率、低码率几个选项。新手?用推荐的吧。追求极致?试试高码率,但小心文件爆炸。想要文件小点?牺牲点画质选低码率,尤其是那种主要靠说话的视频,画面变化不大,低点码率影响不那么大。但要是画面色彩丰富、运动复杂,低码率就容易出现色块、模糊,直接“糊了”。
格式,常见的有MP4、MOV。手机应用默认基本都是MP4,兼容性最好,几乎所有设备和平台都支持。MOV是苹果的格式,品质可能略好一丢丢,但兼容性没MP4广。对大多数人来说,MP4是首选,别去想那些花里胡哨的。有些应用还提供HEVC(H.265)编码选项,这个编码效率更高,能在相同画质下把文件做得更小,听着很美是不是?但它对设备要求更高,老设备可能不支持播放或者解码困难,导出时间也可能更长。H.264(AVC)是目前最普遍的编码,虽然文件大点,但稳妥。
选好这些七七八八的设置,点击“导出”。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。这个过程,手机会拼了老命地工作,把你的剪辑指令一条条“算”进去,最终生成文件。进度条一点点挪动,就像在嘲笑你的耐心。这段时间,最好别切出去玩别的应用,容易中断,前功尽弃!手机烫得像暖宝宝,电量刷刷往下掉,所以确保电量充足或者插着充电器。
导完了,恭喜你!但问题来了,这文件在哪儿呢?大多数剪辑应用会把导出的成片放在自己的应用文件夹里,或者直接存到手机相册里。相册是比较方便的,直接就能看到。如果没在相册里,你就得去手机的文件管理器里找,通常路径会比较深,比如Android手机可能在`Internal Storage/Android/data/应用包名/files/`之类的鬼地方,找起来能让人发疯。所以很多应用 导出后会有个提示,“文件已导出至xxx路径”或者“已保存到相册”,留心看一眼。
找到文件了,下一步是怎么弄出去。传到电脑?发给别人?存储是个大问题。一个几分钟的高清视频动辄几百兆,甚至上G。手机存储空间本来就紧张,多导几个文件就满了。所以,及时把成片挪走是必须的。
怎么挪?有几种办法,各有各的文件:
1. 数据线连接电脑:最原始也是最稳定的方法。连上电脑,手机存储变成U盘模式(有些手机需要打开开发者选项里的USB调试啥的,又是一堆折腾),找到对应的文件夹,复制粘贴。速度快,文件多大都不怕,只要你电脑硬盘够大。
2.云盘同步:把文件 导出到手机的云盘 应用 文件夹里,或者用云盘 应用的自动备份功能。这个方便,不占手机空间,走到哪儿都能下载。但上传速度感人,特别是大文件,而且得看你云盘的免费空间够不够。
3. 无线传输(比如AirDrop、快牙):近距离传输小文件挺方便,速度也还可以。但要是几十个G的文件,还是算了吧。
4. 社交应用传输(微信、QQ):不推荐传成片!这些应用为了节省流量和存储,会对视频进行惨无人道的压缩,文件是小了,画质也基本毁了。除非你只打算让对方看个大概,或者文件实在太小了无所谓。
所以啊,手机剪辑把成片弄成文件,真不是点个导出就完事儿那么简单。你需要理解那些参数是干嘛的,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手机的性能去选择合适的分辨率、帧率、码率,找到文件导出去的路径,然后想办法把它安全、完整地挪到你需要的地方。每一步都可能遇到坑,每一步都可能让你想摔手机。但当最终那个完美的文件躺在那里,随时可以播放、分享的时候,那种成就感……emmm,虽然一路折腾,但总算,把脑子里的想法,变成了文件,实打实的文件。这感觉,挺好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876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