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呢,不是科班出身,当年也是凭着一股子热爱和愣头青的劲儿,一脚踏进这个圈子的。没少走弯路,也没少交学费——这里的学费,不单指真金白银给出去的钱,更是时间、精力,还有被打击得七荤八素的信心。所以,看到那些光鲜亮丽的招生广告,心里总会犯嘀咕:这帮机构,到底是真有料,还是纯粹玩儿忽悠?
当然,不能一概而论。确实有些机构,人家是扎扎实实地在教东西。老师有真本事,自己就干这行,甚至就是圈子里叫得上号的人物。上他们的课,不光是学软件操作——这点,说实话,现在网上各种教程一大把,想学操作,自学也行,快慢而已。关键是学啥?是学审美!学节奏!学叙事!这玩意儿,可不是对着软件界面死磕就能悟出来的。得有人带着,掰开了揉碎了给你讲,为啥这个镜头要留这么长,为啥下一秒就得切到那个特写,为啥背景音乐得到这里突然停掉……这些细微处的讲究,才是电影剪辑的灵魂啊!

有些机构,就奔着速成去。恨不得三天教会你PR,五天教会你达芬奇。软件?摁键嘛,熟能生巧,这确实能速成。但剪辑本身呢?那是技术活儿,更是艺术活儿!你软件玩得再溜,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,没有对故事结构的理解,没有把握情绪和节奏的能力,剪出来的东西照样是流水账,甚至灾难片。就像给你最好的画笔颜料,你没有绘画基础和艺术修养,也画不出世界名画。
那些“包就业”的承诺,听听就好。说实话,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了。能从机构里出来就直接进名企,那得是你自身能力拔尖儿到什么程度?机构能给你提供的,顶多就是一个敲门砖,帮你入门,给你个学习环境, maybe给你搭个人脉的小平台。最终能不能混出来,能混到哪个份儿上,说到底,还是看你自己的造化,看你的作品集硬不硬。
我还听说过一些更离谱的。比如,机构的老师,自己都剪不出像样的东西来,或者干脆就是刚从别的机构“毕业”没多久的“优秀学员”。你让这种人来教,能教出什么?这不是误人子弟嘛!学员们交了高昂的学费,结果学了一堆半生不熟、甚至是错漏百出的东西,耽误了时间,磨灭了热情。等他们出来找工作,人家一看作品集,就知道根基不正,基础不牢。
怎么甄别呢?我的土办法是,别光听宣传。去他们机构实地看看,如果可以,旁听一节课。跟在读或者毕业的学员聊聊,听听他们的真实反馈——别光听机构安排的“优秀学员”分享会,那多半是托儿。最重要的,是了解他们的师资。去查查老师们的背景,他们自己有什么作品?有没有行业内的口碑?别怕麻烦,这关系到你真金白银投进去的钱,和更宝贵的,你投入的时间和梦想。
好的培训机构,我觉得应该具备几个特质。首先,师资必须过硬,是真正在一线摸爬滚打出来的。其次,课程内容要系统,不光教操作,更要教剪辑思维,教对影像的理解,对叙事结构的分析。应该有大量的实践机会,真刀真枪地剪片子,而且得有老师一对一地指导、点评。最后,他们应该提供真实的行业信息和资源,而不是画大饼。
我见过不少年轻人,怀揣着电影梦,一头扎进各种培训机构。有些人幸运,遇到了好老师,找到了方向;有些人就没那么幸运,学了一肚子“水货”,钱也花了,时间也浪费了,最后不得不从头再来。那种挫败感,想想都替他们难受。
所以,如果你真想学电影剪辑,想走这条路,培训机构可以是你考虑的一个选项,但绝不是唯一的,也不是万能的。它能帮你打开一扇门,但门后的路,还得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。别指望几个月的培训就能让你摇身一变成为剪辑大师,这行需要的是长久的积累、不断的学习和大量的实践。多看片!看好片,也看烂片,分析人家为啥好,为啥烂。多练!拿到素材就剪,甭管啥题材。多想!想想同一个故事,能不能用另一种方式剪出来,会不会更精彩。
那些培训机构,有的确实是良师益友,能带你入门,给你启发。有的嘛,也就是个提供个教室、装装样子的地方。分辨清楚,擦亮眼睛,这比你学哪个软件,甚至比老师教了啥具体的技巧,都要重要得多。别让你的电影梦,第一步就栽在培训机构这个坎儿上。真本事,得靠自己,一点一点,用你的审美、你的节奏感、你的叙事能力,亲手剪出来。那才是属于你的,谁也拿不走的财富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872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