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儿的核心说白了就是利用视频编辑软件的图层概念。你想啊,我们平时看视频,它就是一层画面。现在你要“同框”,就是要让两层画面同时显示出来。这就好比你不是把两张照片挨着放,而是把它们缩小了,然后拼在一张更大的纸上。
那,具体怎么弄呢?别急,咱一步一步来掰扯。

首先,你得有个工具。别指望随便一个在线转换网站能干这活儿,那种通常只能把视频格式变变,或者简单剪切拼接。你需要的是能处理多轨道、能调整画面大小和位置的视频剪辑软件。
软件种类可太多了!手机上的,电脑上的,免费的,收费的……
手机上嘛,像什么剪映、必剪、甚至有些修图App自带的视频编辑功能,有时候也能勉强实现简单的分屏效果。它们的优点是方便快捷,随时随地都能搞。但自由度嘛,你懂的,肯定不如电脑端那么精细。通常就是预设几个模板,比如左右分屏、上下分屏、画中画什么的。你要是想要更个性化的布局,比如一个在左上角,一个在右下角,手机App可能就有点捉襟见肘了。
电脑上那选择就多了去了,Adobe Premiere Pro(PR) 啊,Final Cut Pro(FCPX) 啊(苹果系统专属),DaVinci Resolve(达芬奇) 啊,甚至一些轻量级的像万兴喵影、剪映专业版啥的,都能轻松搞定。这些专业或半专业的软件,才是实现各种复杂“同框”效果的主力军。功能强大,可控性极高,你想怎么摆就怎么摆,想怎么缩放就怎么缩放。
好,软件选好了,或者你电脑上本来就有能用的,那接下来的流程大致是这样的:
1.导入素材:这是最基础的一步。把你那两个想同框的视频文件,拖进软件里,或者点击“导入”按钮,把它们添加到你的媒体库里。就像把煮菜的料都先准备好放碗里一样。
2.创建序列/项目:软件里都会有一个时间线区域,这是你真正进行编辑的地方。通常你需要先创建一个“序列”或“项目”,设定好你的视频的分辨率(比如1920×1080)和帧率。这个分辨率决定了你最终输出的视频有多大,你的两个同框视频就得塞进这个框里。
3.将视频放到时间线:这一步是关键。你把第一个视频从媒体库拖到时间线的第一条视频轨道上(通常标着V1或Video 1)。然后,把第二个视频拖到第二条视频轨道上(V2或Video 2)。注意了!不是放在第一个视频的后面,而是放在它的上面,让它们的时间在时间线上是重叠的。就像我之前说的,是摞起来,不是排队。
4.调整大小和位置(核心操作):这才是见真章的时候。选中第二条轨道上的那个视频(因为它在上面,你先调整它比较方便)。在软件的效果控件或属性面板里(不同软件叫法不一样,但意思都差不多),你会找到控制画面的选项,比如“缩放”(Scale)和“位置”(Position)。
先调整缩放,把视频的画面缩小。别心疼,大胆缩!缩到你觉得它大概能占屏幕一半或者你想让它占的那个比例。
然后调整位置。通过修改X轴和Y轴的数值,或者直接在预览窗口里拖动画面(很多软件都支持直接拖,方便直观),把它挪到你想要放的那边,比如屏幕的左侧或右上角。
第一个视频呢?它现在还是原始大小,可能占满了整个屏幕,把上面的第二个视频盖住了(如果第二个视频没缩够小的话)。你选中第一个视频,同样去调整它的缩放和位置,把它缩小,然后挪到屏幕的另一边。
这个过程,真的得耐心点,一点点挪,一点点缩放,反复对比两边的位置和大小,看看是不是对称,是不是舒服。尤其是如果你想做那种完美对半分屏,需要精确计算或者凭感觉慢慢调,直到你觉得“嗯,就是这个味儿了”。有时还需要考虑视频本身的长宽比(是宽屏16:9还是竖屏9:16),如果两个视频比例不一样,缩放后可能会出现黑边,或者你需要裁剪掉一部分画面才能填满。这部分处理起来会稍微麻烦点,可能需要用到裁剪(Crop)工具。
5.同步时间(如果需要):有时候你希望两个视频的内容是同步发生的。比如一个是对另一个的反应,或者两个视频是同一事件从不同角度拍摄的。这时候,你就需要在时间线上精确对齐它们的起始点。可以放大时间线,找到两个视频中标志性的画面或声音波形(如果你的软件显示音频波形的话),然后拖动视频轨道,让它们在时间线上对齐。这步可能需要反复播放、暂停、微调,尤其考验耳朵和眼睛的配合。
6.调整音频:你这两个视频都有声音吧?你想让它们的声音同时播放吗?还是只保留一个?或者都保留,但一个声音大点,一个声音小点?甚至两个都静音,然后另外配个背景音乐?别忘了处理音频轨道。在软件里,你可以单独调整每个视频声音的音量,或者直接把某个视频的音频轨道静音。如果想加背景音乐,就像放视频一样,把音乐文件拖到一个音频轨道上就行了。音频处理不容忽视,它直接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。
7.添加装饰(可选):想让画面更精致点?你可以在两个视频之间加一条分割线,让边界更清晰。有的软件可以直接用一个纯色块拉成长条做分割线,或者有些自带分屏效果里就有这个选项。你也可以在下方加个背景,如果你的两个缩小后的视频没占满整个屏幕的话,纯黑或者其他颜色背景都可以。再或者,在画面上加点文字说明,比如标出这是视频1,那是视频2,或者写点评论啥的。这些都能让你的同框视频更专业、更有信息量。
8.导出视频:所有都调好了,看着画面舒服了,声音也满意了,最后一步,导出!通常是点击菜单里的“文件” -> “导出” -> “媒体”什么的。然后选择你想要的格式(比如MP4)和预设(比如H.264,适合上传网络),设定好分辨率和质量。这一步就交给电脑慢慢跑吧。根据你的视频长度、复杂度和电脑性能,导出时间可长可短。耐心等待成品出炉!
你看,整个过程听起来有点像个工程,对吧?从导入素材到最后导出,每一步都需要你动手、动脑、动眼。尤其是调整大小和位置那块,真是个精细活,有时候为了那一点点完美,你得来回拉扯好几次。
刚开始做,你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。比如画面比例不对,挤压变形了;比如两个视频没对齐,声音对不上口型;比如加了分割线,结果没对准画面边缘……没关系,这太正常了!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剪视频的。多尝试,多摸索,碰到问题了,去网上搜搜教程(直接搜你用的软件名字+你想实现的效果,比如“Premiere 分屏教程”),或者去相关的论坛、社区问问,很快就能找到解决办法。
记住,理论知识只是敲门砖,上手实践才是王道。别怕把东西弄坏,软件里的操作基本都是可以撤销的。大胆地去尝试各种缩放、移动、对齐方式,去调整 音量,去添加你觉得好玩的元素。
同框这个技巧,其实是视频叙事里一个很有效的手段。它可以用来对比、展示 不同视角、做实时反应、甚至是创意拼贴。一旦你掌握了它,你会发现自己可以做出更多有趣、有层次的视频内容。比如,一边放游戏画面,一边放你玩游戏的表情;或者一边是原版MV,一边是你跳舞模仿;再或者,两个屏幕同时播放不同地方的美食,看着就流口水……可能性无穷无尽!
所以,别犹豫了,打开你的视频编辑软件,把你那两个视频拉进去,开始玩起来吧!也许第一次做出来歪歪扭扭的,第二次就好看多了,第三次可能就惊艳了。这个过程本身,就是一种创造的乐趣。享受它!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871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