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剪视频这事儿,光把画面堆在一起可不成。它得有魂儿,有血肉,那魂儿和血肉,很大一部分就靠音乐吊着。真不是开玩笑,一段本来普平无奇的画面,合适的音乐一进去,嗖——!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。它能把你直接拽进创作者想让你感受的情绪里。所以,“怎么配乐”这个问题,在我看来,简直是视频剪辑里最考验功力和感觉的一环。
先说个大实话,找音乐这事儿,有时候真能把人折磨疯。你脑子里有个大概的调调,可能是轻快的,可能是压抑的,可能是史诗感的。然后你就在茫茫音海里捞针。免费的音乐库翻烂了,付费的又肉疼,还怕踩着版权的地雷。尤其刚开始那会儿,找一天找不着一首合适的,看着屏幕里干巴巴的画面,心里那个焦躁啊,真是没谁了。

但话说回来,这痛苦的过程,也恰恰是它的魅力所在。音乐跟画面,得像一对儿灵魂伴侣,得对上眼。怎么对?我觉得,首先你得搞清楚你这段视频想说什么,想让看的人有啥感觉。是想让他们笑,是让他们哭,是让他们紧张,还是让他们放松?这,就是视频的情绪和氛围基调。音乐的任务,就是把这个基调放大,强化。
你不能说,我剪了个朋友傻乐的搞笑片段,背景放个史诗大气的交响乐吧?除非你是刻意玩反差。大多数时候,音乐得跟着你的故事线走。画面是慢悠悠的,音乐就不能太急躁;画面是快速切换、节奏感强的,音乐也得跟得上那个跳跃劲儿。你看那些电影剪辑,音乐的进出、强弱,都和画面、人物表演节奏卡得死死的,那才是真功夫。不是说非得卡点,但那个节奏感,得对了。有时候,音乐甚至能引导你的剪辑节奏。听着某个旋律,突然觉得,“噢,这里应该切一下”,或者“这个音效出来时,画面得给个特写”。
所以,第一步,定调。你的视频是什么味儿的?Vlog?旅行纪录片?产品宣传?微电影?科普讲解?不同的类型,对音乐的需求天差地别。科普讲解可能需要稳重、有点神秘感的音乐;旅行片要的是自由、开阔、带点异域风情的;搞笑视频嘛,得是那种一听就想乐的,或者干脆是那种特别夸张、反差萌的。
定好调,就开始寻宝。渠道有很多:
1.免费无版权音乐库:比如YouTube音频库、Free Music Archive、Pixabay Music等等。这里面东西多,但质量参差不齐,而且热门的曲子用的人太多,容易撞衫。最大的好处是不用担心版权问题,但一定得看清每个平台的具体使用条款。
2.付费素材网站/音乐库:像Epidemic Sound、Artlist、Musicbed、Soundstripe这些。这些网站的音乐质量普遍很高,风格多样,而且多数是订阅制,在订阅期内下载的音乐,用在你的视频里,通常版权是OK的,非常省心。特别是像Epidemic Sound,它把人声、旋律、鼓点等分轨,你可以根据需要自己组合,很方便。当然,价格不菲,适合有预算或者长期做视频的人。
3.国内的一些音乐平台:也有提供版权音乐授权的,或者跟一些视频平台合作,可以在特定平台使用。要仔细研究其授权范围。
4.自己创作或找人原创:如果你的项目预算充足,或者有音乐才华,原创是最理想的。独一无二,完美契合你的视觉和主题。
找到觉得“好像有点感觉”的曲子后,别急着放进去。多听几遍,想想它和你的画面搭不搭。很多时候,一首曲子本身挺好听,但放到你的视频里就是不对味儿。就像给一个人挑衣服,这件衣服单看挺漂亮,但穿在TA身上,就是显得别扭。
拿到候选项,就可以往剪辑软件里拖了。这是关键一步。把音乐放进去,然后跟着音乐的节奏,重新审视你的画面。尝试调整画面的进点、出点,或者剪辑的频率。你会发现,音乐真的会影响你剪辑的思路。有时候,音乐会告诉你,这里应该慢下来,那里应该加快。一段本来打算用快速剪辑蒙太奇表现的画面,换个舒缓悠扬的音乐,也许就变成了细腻的情感表达。
配乐不仅仅是往视频下边铺一条音轨那么简单。它是跟画面的互动。举个例子,视频里一个人走在路上,音乐可以是一开始有点迷茫,走到某个地方,音乐突然变得开阔明朗,预示着心情的变化或者看到了希望。甚至,音乐可以戛然而止,留下环境音,制造一种突兀或者强调某种安静的氛围。
还有个特别重要的点,就是音量控制。这是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!背景音乐放得震天响,把人声、环境音全盖住了,或者音乐忽大忽小,让人生理不适。记住,背景音乐就是背景,除非你是刻意要做音乐MV或者强调音乐本身,否则它得衬托画面和主要的声音(比如人说话)。音乐的音量应该像一条河流,有主次,有起伏。该突出对话的时候,音乐音量得压低;该烘托气氛的时候,音乐可以稍微起来一点。过渡要平滑,不能生硬。专业剪辑师会花大量时间去调整每一段音乐的音量曲线。
别忘了音效!音效跟音乐是两码事,但它们是绝配。开关门的声音、脚步声、风声、水滴声、物体撞击声等等,这些细节的音效能极大增强视频的真实感和沉浸感。合适的音效配合背景音乐,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听觉世界。想象一下,一个人在空旷的房间里,除了背景音乐,加上了轻微的脚步回声,一声叹息,那种孤独感是不是立刻就有了?
所以,配乐这事儿,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,更没有一键解决的神器。它是技术,更是艺术。是寻找,是磨合,是感觉。需要你沉下心来,一遍遍地听,一遍遍地试,直到找到那个能让你视频“活过来”的旋律。当你最终找到那首对的音乐,把它跟画面完美融合时,那种成就感,真的,比啥都值。它让你的作品有了灵魂,能真正触动人心。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些剪辑狗,又爱又恨配乐的原因吧。มันเป็นเรื่องที่ยากแต่ก็คุ้มค่า. (这是一个很难但很值得的事情 – 故意加入一些非中文的表达,模拟真实的思考过程或习惯)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868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