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呀,说到这WAV 格式音频怎么剪辑啊,感觉就像是面对一堆原汁原味的“声音砖块”,挺实在,但也挺占地方、不好挪动。不像 MP3 那样,压缩得小小巧巧的,随手就能发出去。WAV这玩意儿,你就想它是个没经过任何加工、压缩的原始文件,所以音质最好,但同时呢,文件巨大,动不动就好几十兆甚至几百兆,就那么几分钟的录音或者音乐。
那这种又好又“沉重”的格式,真要动刀子剪剪裁裁,该怎么办呢?别急,其实没你想得那么复杂,工具多得很,手法嘛,也就那么几种。

你问我用啥软件?嘿,一开始接触,用得最多的、也是最推荐给新手小白的,就是那个叫Audacity的。对,就是那个免费、开源,长得可能不太华丽,但功能绝对够用、而且操作逻辑挺直观的家伙。别看它界面朴实,剪个音频、调个音量、去点杂音啥的,小菜一碟。当然啦,专业的有Adobe Audition、有Logic Pro X、Pro Tools那些大咖,功能强大到爆炸,但刚上手,或者需求不那么复杂,Audacity 绝对是性价比之王——毕竟它免费嘛!
好,咱们就拿Audacity来举例子,讲讲怎么对付你的WAV 文件。
第一步总是把你的WAV 音频文件“拽”进去。打开 Audacity,直接把文件拖进去就行,或者用菜单里的“文件”->“导入”->“音频”。等它加载一下下,你就会看到屏幕上出现一条或几条波形图。这就是你的声音可视化了!屏幕上那一条条蓝色或者绿色的波形图,就是声音的样子,高高低低,有波峰有波谷,一眼就能看出来哪儿是说话声,哪儿是噪音,哪儿是沉默。波峰高的地方,声音就大;波谷低的地方,声音就小,甚至是一条直线,那就是没声音。
核心操作来了,也是最常用的:剪切。
比如你录了一段话,开头啰嗦了几句不想要的,或者结尾清嗓子了。怎么办?很简单粗暴!用鼠标在波形图上,从你不想保留的地方开始,按住左键往后拖,把那段“废话”或者“杂音”框选出来。被框选中的部分通常会变色,一眼就能看出来。选中了?好,键盘上按个 Delete 键!Duang!没了!那段声音瞬间就消失了,后面的音频会自动补上来。干净利落!这感觉,爽!这是最基础的修剪(Trimming),去掉开头或结尾不需要的部分。
那如果想把音频中间的一段去掉呢?比如一段采访,中间有段跑题了。一样操作!找到跑题那段的起始点和结束点,用鼠标框选住它,按下 Delete。同样,它就会被移除,前后的声音会无缝连接(或者说,是直接连接,听起来可能不那么“无缝”,需要加点淡化效果)。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剪切加自动连接。
还有种情况,你不是想去掉,而是想分割。比如一段长时间的会议录音,你想按发言人或者按议题把它分成几段独立的WAV 文件。这也好办。播放着听,或者看波形图找,找到你想分割的点,停下来。在 Audacity 里,可以在那个点上生成一个“标记轨道”,或者直接使用分割命令(通常是编辑菜单里找“分离剪辑”或类似的选项)。点一下,你的一个长音频就被分成了两个独立的剪辑块。你可以接着在第二个剪辑块的末尾再找个点分割,以此类推,把它分成你想要的任意多段。分好了之后,每一段都可以独立处理,或者单独导出成一个文件。分割这个功能在处理长音频时特别有用。
除了剪掉和分开,有时候你可能需要把两段独立的WAV 音频拼接到一起,这就涉及到复制和粘贴了。你想把音频 A 的某一段放到音频 B 的某个位置?在 Audacity 里打开音频 A 的项目,选中你想移动的那一段,按 Ctrl+C (或者 Command+C 在 Mac 上)复制。然后切换到音频 B 的项目,或者在一个新的 Audacity 窗口里打开它,定位到你想粘贴的位置(点一下那个位置),按下 Ctrl+V (Command+V)粘贴。那段声音就塞进去了。这个操作嘛,需要注意前后音频的连接是否自然,以及音量是否匹配。
说到音量,这是另一个非常常用的调整。有时候录音声音太小,听着费劲,放大一下(Amplification)。选中你想放大的那段,在“效果”菜单里找“放大”。弹出一个窗口,你可以拉动滑块或者输入数值来增加音量。反过来,如果声音太大,爆音了(波形图顶到头了),听着很不舒服,那就得降低音量。操作一样,用“放大”功能输入负值来减小。
或者,你想让整个音频的音量达到一个比较均衡、听起来舒服的水平,而不是忽大忽小?这个高级一点的功能叫归一化 (Normalize)。选中整个音频(或者你想处理的部分),去“效果”菜单里找“归一化”。它会分析音频的最大音量,然后帮你把整个音频的音量提升(或降低),让最大音量达到一个你设定的标准(比如 -1 dB 或 -0.5 dB),同时保持各部分相对音量的比例不变。这样听起来整体就更平稳了。
还有一些让音频听起来更“顺滑”的小技巧,比如淡入 (Fade In)和淡出 (Fade Out)。音频开头突然就响起来,或者结尾突然就戛然而止,听着不自然。选中音频开头很小的一段,去“效果”菜单里选“淡入”,声音就会慢慢地、温柔地从无到有。结尾选中一小段,选“淡出”,声音就会慢慢变小直至消失。这两个效果能让你的音频剪辑听起来更专业、更舒服。
整个过程中,你会不停地操作、试听、再调整。别怕试错!音频这东西,不像视频编辑那么耗资源,操作响应很快,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,绝大多数音频编辑软件都有强大的 Undo (撤销) 功能。操作错了?Ctrl+Z (Command+Z) 一按,回到上一步,甚至前几十步,大胆去尝试,去摸索!
WAV文件体积大是个绕不开的问题,所以在编辑过程中,保存项目文件(比如 Audacity 的 .aup3 文件)时可能会生成一堆临时文件,占不少硬盘空间。但无损的特性,意味着你对WAV文件进行剪切、复制粘贴等操作,只要不进行音质改变的效果处理(比如压缩、大幅度 EQ 等),原始的声音数据是不会损失的。这跟 MP3 不一样,MP3 是有损压缩,你每次编辑保存都可能进一步损失音质,虽然感知不一定明显。WAV就保真得很!
最后一步,你把音频剪得满意了,不要忘了导出!在 Audacity 里,是“文件”->“导出”->“导出为 WAV”或者“导出为 MP3”(如果你需要更小的文件)。选择好保存的位置和文件名,点保存,等它处理完,你的最终剪辑版本就大功告成啦!
总的来说,剪辑 WAV 音频,特别是用Audacity这种工具,主要就是围绕着波形图做文章:选中、剪切、复制、粘贴、分割、调整音量、加淡入淡出。多动手,多听,很快你就能玩转这些基本操作,把你那些无损的WAV 文件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了。没那么玄乎,就是耐心加练习的事儿!去试试看吧!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865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