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真,视频剪辑怎么去掉声音这个问题,简直就是每个视频创作者,哪怕是偶尔发个朋友圈视频的人,都必然会遇到的“拦路虎”。有时候你拍了一段绝美的日落延时,画面静谧得能听见心跳,结果回放一听,好家伙,旁边大妈聊天拉家常的声音、远处工地的电钻声、还有你自己呼哧呼哧的喘气声,全给你录进去了,那叫一个煞风景,简直就是一场听觉灾难。
还有一种情况,你剪辑Vlog,某一段素材里,你跟朋友私下吐槽老板的话被清清楚楚地录了进去……这要是直接发出去,第二天就可以准备卷铺盖走人了。所以,学会怎么把视频里那不想要的、尴尬的、嘈杂的声音给“干掉”,是咱们行走江湖的必备技能。这事儿,说难不难,说简单,里面也还真有点小门道。

别慌,今天我就把压箱底的功夫都掏出来,从手机小白到电脑高手,保证你看完就能上手操作。
一、最省事儿的办法:手机APP一键搞定
现在谁还不是手机不离手?大部分的日常剪辑,手机完全够用了。尤其是国内的剪映,简直就是为懒人量身定做的神器。
操作起来,那叫一个“无脑”。
- 打开你的 剪映 ,导入那段让你头疼的视频素材。
- 在时间轴上,用你金贵的手指头,点一下那段视频片段。
- 看到了吗?底下工具栏里,往左边划拉一下,会看到一个金光闪闪的选项,叫“ 关闭原声 ”或者类似“ 静音 ”的小喇叭图标。
- 点它!就这么一下,整个世界都清净了。你会发现时间轴上那段视频的声波纹路,瞬间就没了。
就这么简单?对,就这么简单。这种方法最适合什么场景呢?就是你完全不想要这段视频的任何一点原始声音,打算后期重新配乐,或者加上自己录制的旁白。一刀切,干净利落。除了剪映,像快影、VN这类主流的手机剪辑APP,操作逻辑都大同小异,核心就是找到那个“静音”或者“关闭原声”的按钮。
二、进阶玩法:电脑剪辑软件的“外科手术”
如果你是个追求细节的完美主义者,或者你的项目比较复杂,那咱们就得上电脑了。这里主要聊聊两个主流工具:Adobe Premiere Pro (简称PR) 和 Final Cut Pro (简称FCPX)。别被它们专业的外表吓到,去掉声音这个操作,同样是基础中的基础。
在这些专业软件里,我们不再是粗暴地“一键静音”,而是进行更精准的“音视频分离”操作。
想象一下,视频和音频在导入软件时,就像一对连体婴,你拖动视频,音频也跟着走。我们的目标,就是给它们做个“分离手术”,让它们各走各的路。
在PR里,操作是这样的:
- 把你的视频素材拖到时间轴上,你会看到上面是视频轨道(V1),下面是音频轨道(A1),它们默认是“链接”在一起的,你点其中一个,另一个也会被选中。
- 现在,最关键的一步来了:右键点击这段素材,在弹出的菜单里找到一个选项,叫做“ 取消链接 ”(Unlink)。
- 点击“ 取消链接 ”之后,奇迹发生了。你再试试看,点击视频轨道,音频轨道毫无反应;点击音频轨道,视频轨道也岿然不动。它们自由了!
- 接下来你想干嘛都行。选中那条孤零零的音频轨道,直接按下
Delete
键,跟它说拜拜。整个过程,就像是精准地摘除一个你不想要的器官,而保留了健康的身体。
为什么说这是进阶玩法?
因为“取消链接”给了你无限的可能性。你不仅仅可以删除整个音频,你还可以:
- 保留一部分声音 :比如一段采访,你只想保留其中几句回答,那你就可以用剃刀工具(快捷键C)把音频轨道切成几段,删掉不要的,留下精华。
- 替换音频 :删掉原声后,你可以把一段背景音乐(BGM)或者音效文件,直接拖到原来的音频轨道上,实现完美的替换。
- 音量微操 :你甚至可以不删除它,只是把它音量拉到最低。在音频轨道上有一条横线,那是音量线,直接把它往下拉到底,效果和静音一样,但好处是,万一你后悔了,随时可以再拉回来。这叫留有余地,是高手的习惯。
FCPX的操作逻辑类似,也是通过解除音视频的连接,然后对音频进行独立处理。这种“分离音频”的思路,是专业视频剪辑的基石。
三、釜底抽薪:格式转换工具的“暴力美学”
还有一种场景,你可能根本不打算剪辑,你就是想要一个“纯净”的、没有声音的视频文件。比如,你想把它做成一个GIF动图,或者用在某个只支持无声视频的平台上。
这时候,动用庞大的剪辑软件就有点杀鸡用牛刀了。我们可以用一些视频格式转换工具,比如大名鼎鼎的“格式工厂”或者一些在线视频处理网站。
这类工具通常都有一个非常直接的选项:“移除音频”或“音频流:无”。你只需要导入视频,勾选这个选项,然后导出新文件。它会直接生成一个不包含任何音频信息的新视频文件,从根源上解决问题。
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快、准、狠,专门针对“我只要画面,声音一概不要”的明确需求。缺点是,它没法给你任何后悔和微调的机会,属于一种不可逆的“暴力”操作。
聊点心里话:声音的“断舍离”
你看,视频剪辑怎么去掉声音,技术上就这么几种方法,一点都不复杂。但我想多说几句的是,去掉声音,从来不只是一个技术动作,它更是一种创作选择。
很多新手做视频,总觉得声音越多越好,背景音乐要满,人声要响,恨不得把所有元素都堆上去。但真正好的作品,懂得留白,懂得取舍。
当你狠下心,删掉一段嘈杂混乱的现场收音,换上一段恰到好处的轻音乐时,整个视频的质感可能会瞬间提升一个档次。当你在一段激昂的画面里,突然抽掉所有声音,只剩下几秒钟的死寂,那种情绪上的冲击力,远比任何声嘶力竭的配音都要强大。
所以,学会去掉声音,是你迈向剪辑自由的第一步。它意味着你不再被素材本身所束缚,你开始作为一名“导演”,去主动设计和构建你的听觉世界。你知道什么时候该安静,什么时候该喧闹。
下一次,当你面对一段不满意的视频原声时,不要犹豫。选中它,分离它,删除它。然后,在这片由你亲手创造的“寂静”之上,开始你真正的创作吧。这,才是剪辑的魅力所在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53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