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MA音乐剪辑实战指南:免费软件轻松搞定剪切、合并与格式转换

说真的,每次在硬盘的角落里翻出那些后缀是.wma的文件,都感觉像在考古。那感觉,就跟在旧抽屉里找到一部诺基亚手机一样,带着点儿年代的尘土味儿,还有一丝哭笑不得的亲切感。WMA,这个由微软一手带大的“孩子”,在那个MP3播放器还论MB计算容量的时代,也曾是音乐世界里的一方诸侯。现在呢?它更像是个需要被“抢救”的记忆载体。而WMA音乐剪辑,这门手艺,与其说是技术活,不如说更像是一场对往昔时光的温柔修复。

你可能要问,都什么年代了,谁还折腾WMA?嘿,你别说,还真有。

wma音乐剪辑

我一哥们儿,前阵子把他老爸当年用录音笔录下的一段家庭谈话给我,就是WMA格式的。里面有他奶奶断断续续的笑声,还有一家人吵吵闹闹的背景音。他想把奶奶那几句最清晰的话给单独抠出来,做成手机铃声,或者就是……留个念想。这活儿,就是最典型的WMA音乐剪辑。它不是为了创作什么惊天动地的音乐作品,而是为了从一段冗长的录音中,精准地“打捞”出最珍贵的那几秒钟。

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我们这些80、90后,硬盘里总藏着些“青春遗物”。当年从各种奇奇怪怪的网站上下载的歌曲,打包下载的专辑,不少就是WMA格式。可能你想做个年度怀旧串烧,或者给某个视频配一段恰到好处的BGM,结果发现,嘿,素材是WMA的,很多现代剪辑软件对它都爱答不理的。这时候,你就得亲自操刀,对它进行一番“外科手术”了。

所以,别小看WMA音乐剪辑,这活儿听着复古,实则充满了人情味儿。

那么,问题来了,家伙事儿呢?用什么来“解剖”这些老古董?别慌,根本用不着什么动辄几千块的专业音频工作站。对于我们这种日常的WMA音乐剪辑需求,一个词就够了:Audacity

对,就是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学术,图标朴实无华甚至有点丑的开源免费软件。它就是音频剪辑界的瑞士军刀,一把用了十几年的老菜刀,可能看起来不起眼,但就是顺手,就是好使!

第一次打开Audacity,你可能会被它那工程师审美的界面劝退。别怕,咱就把它想象成一张声音的“心电图”。导入你的WMA文件后,你会看到一条蓝色的、高低起伏的波形图。这,就是你的声音。哪里声音大,波就“胖”;哪里安静,波就“瘦”。WMA音乐剪辑的第一步,就是学会“读”懂这张图。

想剪掉开头一段多余的空白?简单。鼠标在波形图上拖拽,就像在Word里选中文本一样,把那段平坦的“瘦”波形框起来,然后,键盘上找到你最熟悉的Delete键,“咔嚓”一下,世界清净了。就是这么粗暴,这么直接。

想截取中间最精彩的高潮部分?同样的操作,框选你想要的那一段“胖”波形,然后点击菜单栏里的“编辑”->“裁剪音频”(或者直接用快捷键),瞬间,多余的部分全部消失,只剩下你选中的那段精华。这种感觉,就像是雕琢一块璞玉,把没用的石料全都剔除,只留下最晶莹剔ટું的部分。

当然,光会“剪”还不够。一个好的WMA音乐剪辑作品,过渡得自然才行。直接一刀切下去,播放的时候会有一种生硬的“断崖感”,听着特别难受。这时候,你就需要用到“效果”菜单里的“淡入”和“淡出”功能了。在你剪辑片段的开头,选中那一小段,给个“淡入”,声音就会由小到大,像拉开舞台的帷幕;在结尾,给个“淡出”,声音又会由大到小,缓缓落幕。就这么两个小小的操作,你的音频立马就有了“呼吸感”,听起来专业多了。

有时候,我们还需要“合”。比如把几段剪好的WMA片段拼接成一个完整的音频。在Audacity里,这事儿也简单。你可以把几段音频放在不同的轨道上,像搭积木一样前后拖拽、排列组合。调整好位置后,直接导出,它们就会自动融合成一个文件。这不就是我们当年做磁带串烧的感觉嘛!只不过现在,一切都在屏幕上动动鼠标而已。

不过,这里得说个掏心窝子的经验之谈。虽然Audacity对WMA的支持还不错,但WMA毕竟是个有点“脾气”的老格式。有时候导入可能会出点小问题,或者导出时选项不多。所以,我个人的一个“野路子”技巧是:曲线救国

在进行复杂的WMA音乐剪辑之前,我通常会先用一些格式转换工具(比如大名鼎鼎的“格式工厂”或者任何一个在线转换网站),把WMA文件先转换成WAV格式。

为什么是WAV?因为WAV是无损的,它就像是声音的“原始底片”,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所有细节。你把它导入Audacity里进行各种切割、打磨、抛光,处理完了,再根据你的需要,导出成高品质的MP3或者其他任何你想要的格式。

这个“WMA -> WAV -> 剪辑 -> MP3/其他”的流程,虽然多了一步,但它能帮你规避掉很多因为WMA格式本身兼容性问题带来的麻烦。这就像是你要装修一间老房子,与其在原有的旧墙上敲敲打打,不如先把墙皮铲干净,露出最原始的墙面,再在上面尽情挥洒你的创意。这样,最终的效果才最稳妥,最出彩。

说到底,WMA音乐剪辑这个行为本身,已经超越了技术层面。每一次拖动鼠标,每一次按下裁剪键,我们都在与过去对话。我们剪掉的是录音里的杂音,留下的却是记忆里的回响;我们合并的是几段零散的旋律,拼接的却是整个青春的故事线。

所以,下次再在你的硬盘里看到那些.wma文件时,别急着把它们删掉。试着把它拖进Audacity,看看那条蓝色的波形,听听里面封存的声音。或许,经过你的一番剪辑和打磨,一段被遗忘的旋律,一句被忽略的叮咛,就能以一种全新的、更动人的方式,重新回到你的生活中。

这种感觉,那种亲手赋予旧事物新生的成就感,真的,比什么都强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2685.html

Like (0)
Previous 1小时前
Next 2023-07-13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