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真的,一开始让我碰剪辑软件我是拒绝的,那些密密麻麻的时间轴、复杂的轨道、一堆看不懂的参数……光是看着就头大。直到我发现了简拼,简直就是我这种手残党的救星,一个把复杂事情变简单的神奇工具。你手机里那些零零散散的视频片段和照片,那些你以为只能永远躺在相册里吃灰的素材,终于有救了!
所以,别再问简拼如何剪辑视频了,今天我就把我的压箱底经验,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。这根本不是什么技术活,更像是在玩一个有趣的拼图游戏。

第一步,也是最无脑的一步:万能的“模板”
如果你是那种懒得动脑,就想三分钟出个片儿发朋友圈炫耀一下的人,听我的,直接扑向模板的怀抱。这简直是简拼的灵魂所在。
你知道最爽的是什么吗?就是点开“模板”,里面从文艺小清新到酷炫卡点,从旅行Vlog到萌娃日常,应有尽有。你只需要做一件事:把你准备好的视频、照片,一股脑地替换进去。是的,就是这么简单,哪里需要替换点哪里。选个你喜欢的风格,BAM!背景音乐、转场特效、高级滤镜,甚至连字幕的样式,人家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。
第一次用的时候我真的惊了,就这么简单?我之前对着电脑上那些专业软件研究半天的劲儿,感觉都白费了。用模板,你甚至都不用去思考简拼如何剪辑视频,因为APP本身已经帮你完成了90%的工作。你负责提供素材,它负责惊艳你的朋友圈。
进阶玩法:当个自由的“导演”
当然,模板虽然好,但总觉得少了点自己的味道,像是穿了一件好看但不是为你量身定制的衣服。当你玩腻了模板,想要真正开始“创作”时,简拼的自由剪辑功能,才是真正的大宝藏。
别怕,它的自由剪辑也一点都不复杂。
1. 布置你的“工作台”——导入与排序
点击主界面的“剪辑”,把你想要用的视频和照片都选进来。这时候你会看到下方出现了一条长长的“轨道”,这就是你的工作台了。你可以像拖动卡片一样,长按任何一个片段,随意调整它们的先后顺序。想把日落的镜头放在开头?拖过去。想把吃饭的镜头和逛街的镜头换个位置?拖一下。这个过程,你就是导演,决定着故事的讲述方式。
2. 手起刀落的快感——分割与删除
剪辑的第一刀,也是最重要的一刀,就是分割。一段视频里总有些尴尬的停顿、手抖的画面,或者没说好的废话。把那条白色的时间线拖到你想要剪开的地方,点击“分割”,一个片段就变成了两个。然后选中你不要的那一截,果断点“删除”。毫不留情地“咔嚓”剪掉!这个过程极度解压,就像给盆栽修剪掉多余的枝叶,只留下最精华、最动人的部分。
3. 掌控时间的魔法——变速
想让一段平平无奇的走路视频变得动感十足?用变速功能把它调快到2倍速。想让一个回眸一笑的瞬间变得充满电影感?把它放慢到0.5倍速。一快一慢之间,视频的节奏感就出来了。这是剪辑视频里一个特别好用的小技巧,能瞬间化平庸为神奇。
4. 注入灵魂的乐章——音乐
一段没有背景音乐的视频,就像一道没有放盐的菜,索然无味。简拼自带的曲库相当丰富,各种风格任你挑选。我个人特别喜欢在“Vlog”或者“清新”分类里找配乐。当然,你也可以导入自己手机里收藏的音乐。当一段恰到好处的BGM响起,你会发现,你拍的那些普通画面,突然就有了故事感,有了情绪。音乐,就是视频的灵魂。别忘了调整原视频的声音和配乐的音量,让它们和谐共处。
5. 丝滑的连接艺术——转场
两个镜头硬生生地切换,会显得很突兀。这时候就需要转场来帮忙了。在两个片段的连接处,你会看到一个小小的白色方块,点一下,叠化、闪黑、擦除……各种转场效果就出来了。我的建议是,不要用得太花哨。对于日常Vlog来说,一个简单的“叠化”或者“闪白”就足够高级了。让画面的过渡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,这才是转场的精髓。
6. 一键换装的魔法——滤镜与调节
有时候拍出来的视频色彩总是灰蒙蒙的,不够通透。别急着删,滤镜来救你!简拼里的滤镜多到你眼花。我最爱用的是那些带有复古电影感的,能让画面瞬间变得有质感。如果你对滤镜不满意,还可以进入“调节”,自己手动调整亮度、对比度、饱和度,把画面调成你最想要的样子。这就像给视频化妆,让它呈现出最好的状态。
7. 画龙点睛的乐趣——贴纸与字幕
最后,就是增加趣味性的部分了。用贴纸可以遮挡一下画面里不想让别人看到的东西,或者增加一些可爱的元素。而字幕,则是讲故事的关键。你可以加上时间、地点,或者你当时的心情。简拼的字体和动画样式也很多,选一个符合视频风格的,能让你的作品完整度更高。
你看,拆解下来,简拼如何剪辑视频这个问题,是不是瞬间就清晰了?它没有那么高深莫测。它把所有复杂的功能,都用最直观、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你。
别再把那些美好的瞬间尘封在手机相册里了。生活里那些微小的、闪光的、值得被记住的时刻,都值得你动手,用简拼把它们串联成诗。去试试吧,当你完成第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小短片时,那种成就感,真的,无与伦比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059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