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的,有时候想想以前剪视频的日子,简直就是一部血泪史。特别是我们这种个体内容创作者,啥都得自己来。脚本、拍摄、灯光、收音,好不容易素材攒齐了,坐到电脑前,面对屏幕上那密密麻麻的时间轴,脑袋就嗡嗡作响。光是把那些零散的片段规整好,挑出要用的部分,听着自己的声音一遍遍重复那些话,剪掉口水音和停顿,哎哟喂,那叫一个折腾!更别提那些费心巴力的转场、字幕,还有找个跟画面情绪搭得上又不侵权的背景音乐……一个几分钟的视频,真能把我摁在椅子上,从白天耗到黑夜,甚至直接通宵。那种感觉,怎么说呢,不是简单的累,是心累,是看着天边泛白,心底升起一种“我到底在干啥”的绝望感。
直到,我遇上了在线AI剪辑这玩意儿。刚开始听说的时候,其实是带着点怀疑的。AI?剪辑?能行吗?这可是个挺需要“人味儿”和感觉的活儿啊。但是,当时手头实在是有个急活,时间紧得要命,死马当活马医呗,就随手点进了一个据说有AI剪辑功能的在线平台。结果呢?第一次的体验,真是把我惊着了。

我随手把一段差不多半小时的访谈素材扔了进去。你知道吗?它就那么自己跑了一会儿,然后!然后它把整段访谈里的语音都识别出来了,而且准确率高得吓人,直接生成了字幕轨道!以前我得一句一句暂停,一句一句敲啊,眼睛盯得生疼。这下可好,直接给我省了多少时间?这不是最厉害的,它还能根据语音内容和画面变化,智能地给视频分段,甚至自动剪掉那些长长的停顿和一些明显的口误。虽然不是百分之百完美,偶尔会把某个词识别错,或者剪辑点不是我心里最理想的那个,但你想想,它可是瞬间就给出了一个“初剪版”啊!那种感觉,就像是变魔法一样,屏幕上原本一坨混沌的素材,一下子就变得有了点章法。
这还只是个开始。随着我用得越来越多,我发现在线AI剪辑的功能远不止这些。比如,我之前拍了个出去玩的vlog,素材乱七八糟的。把它丢进去,AI竟然能自动识别出不同的场景、人物,甚至还能识别出哪些片段可能是“高光时刻”,比如你冲浪摔倒了,或者吃到美食时那个夸张的表情。它会把这些它认为精彩的片段筛选出来,甚至能帮你自动生成一个大概的短视频草稿。你说神不神奇?对于我这种选择困难症、每次剪视频都要在海量素材里纠结半天的人来说,这简直就是救命稻草!
还有那些模板功能。以前为了做出点花样,得去找各种PR或者FCPX的模板,安装、调整,搞得头大。在线AI剪辑平台里,各种风格的模板是现成的,你只需要把你剪好的片段或者AI帮你剪好的片段放进去,选个喜欢的模板,文字、配乐、转场特效,它能一股脑儿地给你套上去。当然,模板嘛,用的人多了总会有点雷同,但对于追求效率,或者只是想快速出个小视频发朋友圈、抖音的,这效率提升的可不是一星半点。尤其是那些专门做短视频矩阵的朋友,一天要出好几个甚至几十个视频,你让他们一个一个去精雕细琢?想都别想!在线AI剪辑就是他们的续命丹,快速生产、快速测试,用数据说话。
最让我拍案叫绝的,是它在配乐和音频处理上的表现。找背景音乐真是个老大难的问题,要符合情绪、符合节奏、还得合法。有些AI剪辑工具能根据你视频的内容和时长,智能推荐合适的背景音乐,甚至能自动调整音量,让背景乐不至于盖过人声。虽然有时候推荐的音乐有点“罐头味儿”,不够有灵魂,但它至少提供了一个起点,省得我大海捞针似的瞎找。降噪功能也挺实用的,户外收音难免有杂音,AI能帮你处理掉一部分,让声音听起来更干净。
当然啦,在线AI剪辑也不是万能的。它再聪明,目前也还是一个工具。它能帮你完成大部分重复性、流程化的工作,极大地提高效率,但它没有“审美”,没有人类的情感体验,更没有那种只有创作者自己才懂的细微感受。比如,某个镜头的停留时间长短,某个眼神捕捉的瞬间,某个转场想要传递的情绪,这些细枝末节的地方,AI可能就理解不了,或者说,它只能按照一套预设的逻辑去处理。所以,即便用了在线AI剪辑,最终的成品我还是会再人工调整,加点自己的想法,让它更符合我想要表达的感觉。它更像是一个超级厉害的助手,帮你把最耗时耗力的体力活儿干了,把一个粗糙的石头打磨成一个大概的形状,最后那点睛之笔,那赋予作品灵魂的活儿,还得人自己来。
而且,不同的在线AI剪辑平台,它们的技术水平、功能侧重、使用体验都差别挺大。有的AI识别很准,有的模板丰富得让人眼花缭乱,有的操作界面友好得像在玩游戏,有的则有点简陋,功能也有限。选对工具很重要,得结合自己的需求来。是主要处理长视频,还是想快速生成短视频?对字幕要求高不高?需不需要用到它更高级的智能分析功能?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。
总的来说,在线AI剪辑这东西,它彻底改变了我的工作流程,甚至可以说,改变了我对“剪辑”这件事的认知。它不再是一个必须耗费大量时间、高度依赖熟练技术才能完成的体力活。它变成了一个更偏向于“指挥”和“优化”的过程。AI完成了基础框架,我再在上面添砖加瓦、精雕细琢。这解放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让我可以把更多心思放在内容的策划、拍摄的创意上,而不是困死在冰冷的时间轴里。
有人担心AI会取代剪辑师。我觉得短期内不太可能,至少对于那些需要高水平创意和复杂叙事的专业剪辑来说是这样。AI擅长的是“快”和“标准”,而人类擅长的是“情”和“新”。但对于大量的、对效率要求更高的视频制作场景,比如新闻速剪、电商短视频、个人日常分享等等,在线AI剪辑无疑是降低了门槛,提高了产能。它不是来抢饭碗的,更多的是来帮大家把饭做得更快、更多。
看着屏幕上,AI唰唰唰地帮我搞定那些曾经让我头疼不已的操作,心里真是五味杂陈。一方面是解脱后的轻松和感激,另一方面,也隐约觉得,这种极致的效率,会不会让我们丢失一些慢下来、去感受、去推敲的耐心?会不会让视频内容变得越来越同质化,越来越依赖技术的“套路”?这些问题,可能还需要时间来回答。但眼下,至少在那些赶稿赶到焦头烂额的时刻,在线AI剪辑,真是我的救星,我的魔法棒,我的效率加速器。它让我有更多时间,去生活,去思考,去创作下一个更有意思的故事。这,大概就是技术带给我的,最直接也最深刻的改变吧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908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