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,这nova剪辑啊,真别小看它。虽然市面上各种专业的、牛逼的剪辑软件多得是, desktop端的Final Cut、Premiere Pro,手机上也有CapCut、VN啥的层出不穷,但你说回到最本源、最“手里有啥用啥”的那股劲儿,尤其是我这些年用下来,华为Nova系列的手机,它自带的或者说围绕它生态的那套剪辑体验,怎么讲呢,就是特别对味儿。不是说它功能多到爆炸,而是它懂你当下想要什么。
你有没有过那种时候?走在路上,看到一个绝美的落日,或者朋友聚会时一个特搞笑的瞬间,脑子里的画面立马就开始跳跃、组合,想把这个感觉、这个故事记录下来,而且是,马上!不是等回到家,打开电脑,导入素材,再一点点拖拽、剪辑。那种冲动,它是即时的,就像灵感一样,抓不住就溜走了。这时候,你掏出手机,点开相册,选中那几个视频片段和照片,直接就近找到那个剪辑入口,或者打开那个熟悉的App图标——对我来说,这个入口往往就隐藏在相册里,或者是一个集成度很高的工具套件里,而我用的正好是Nova系列,所以我习惯把这个过程笼统地称作nova剪辑体验。它不是某一个单一App的名字,更像是一种基于Nova手机硬件和系统优化、面向年轻用户或说移动优先创作者的剪辑哲学。

这个哲学是啥?我觉着就是“快”和“够用”。不是“快”到粗制滥造的快,是流程上的快。你看,你拍完了,素材就在手机里。你打开剪辑功能,导入素材,这个过程几乎是无缝的。不像以前,还得插线、传输,费时费力。现在,所有东西都在一个地方,你脑子里的想法和手里的操作,延迟被压缩到了最低。然后,你开始剪。最常用的功能是啥?当然是剪切啊,把那些多余的、晃动的、没用的部分咔嚓掉。nova剪辑体验里的这个剪切功能,通常都做得特别直观。拖动那个时间轴上的滑块,找到入点、出点,一按,干净利落。有时候甚至是智能识别,帮你把一些空镜头或者不稳定的片段挑出来,问你要不要删——虽然我大部分时间更喜欢自己来,机器嘛,哪有人懂你想表达的那个细微情绪?
然后是加音乐,也就是BGM。哎呀,别提了,这个BGM选得好不好,直接决定了你这个小视频的调性。nova剪辑的工具里通常会自带一个音乐库,里头有些是无版权的,有些是当下比较流行的。我有时候会花比剪辑本身还长的时间去挑音乐。一段十几秒的视频,我可能要听十几、二十几首曲子,一遍遍拖动进度条,看看哪个点刚好能卡上视频的节奏,哪个旋律能烘托出那个瞬间的氛围。找到那个“对”的BGM时,那种小小的成就感,不亚于完成了一次复杂的剪辑。而且现在很多手机剪辑工具都能直接导入你自己下载的音乐,这就更方便了,你可以提前在音乐App里建好你的BGM素材库,需要的时候信手拈来。
再说转场和特效。老实说,一开始玩手机剪辑的时候,我可喜欢那些花里胡哨的转场了,什么溶解啊、闪光啊、立体翻转啊,一股脑儿地往上堆。结果呢?视频没讲明白啥事儿,光顾着看你转场了。后来越来越觉得,转场这东西,越简洁越好,甚至很多时候,干脆就不用转场,直接的硬切反而更有力量感。nova剪辑工具里的转场选项其实不少,从最基础的淡入淡出到一些稍微复杂点的都有。但现在我用得最多的,反而是那些最不显眼的,或者干脆就用硬切。特效也是,滤镜这玩意儿,一不小心就弄得跟某音里那种过度美颜一样,假!我更倾向于调整一下视频本身的颜色、亮度、对比度,让它看起来更舒服、更接近真实世界当时的观感。nova手机在色彩处理上本身就有自己的优势,配合它自带的剪辑工具,微调一下,效果往往比直接套个大红大绿的滤镜强得多。
除了这些基础的,有时候我还会加点文字。比如给某个地方加个地名,或者给朋友的某个表情配个内心OS。手机剪辑工具里的文字功能现在也做得挺方便的,字体、颜色、大小、位置、出现时间,都能比较精细地调整。有时候,一段视频配上几句恰到好处的文字说明,或者一句吐槽,整个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有人可能会说,手机剪辑终究是手机剪辑,跟电脑比起来差远了。没错,图层叠加、多轨道剪辑、精细调色、复杂特效……这些专业的活儿,你指望它手机上轻轻松松搞定,那是不现实的。但问题是,你做的这些视频,有多少是需要达到电影级别的标准呢?大部分时候,我们剪辑这些视频,是为了记录生活,是为了分享当下,是为了在社交媒体上跟朋友们互动。这种场景下,nova剪辑这种手机剪辑体验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:它够便捷,够快速,够分享。你花个十几分钟,甚至几分钟,就能把刚拍好的素材变成一个有模有样的小视频,配上BGM,加上文字,然后直接分享出去。这种即时满足感,是桌面剪辑很难给你的。
而且,随着手机硬件的迭代,Nova系列的手机性能越来越强,处理器越来越能打了,内存也越来越大。这就意味着,即使是手机,它也能处理更复杂的视频文件,进行更高分辨率的剪辑,渲染导出的速度也越来越快。以前手机剪辑个高清视频导出能等死你,现在,感觉就快多了,大部分几分钟的视频,导出也就一袋泡面的时间。
当然了,nova剪辑体验也不是完美的。比如素材管理,有时候一堆视频片段和照片混在一起,找起来还是有点头疼。云同步和跨设备编辑的流畅度,也还有提升空间。还有些时候,碰到特别长的视频或者特别多的素材,手机还是会偶尔卡顿,或者App会闪退——虽然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,但真碰上了还是挺扫兴的。以及,如果你想做那种特别卡点的视频,需要精确到帧的那种剪辑,手机屏幕毕竟小,操作起来还是不如鼠标键盘来得方便。
但是,瑕不掩瑜嘛。对于我这样的“非专业但爱瞎折腾”的普通用户来说,nova剪辑代表的这种手机优先的创作方式,极大地降低了视频创作的门槛。它让我可以在任何时间、任何地点,把脑子里的创意变成看得见、听得着的视频。它让我不再觉得视频制作是件多么高不可攀、需要正襟危坐的大工程。它就是我记录生活、表达情绪、分享快乐的一个工具,就像笔和纸一样自然。
以前啊,拍了视频就存在手机里,可能好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会再看。现在有了手机剪辑,有了nova剪辑这种方便的入口,那些瞬间就被赋予了新的生命。剪出来的视频可能粗糙,可能不够完美,但它们是鲜活的,带着当时的温度和情绪。发到朋友圈、微博、抖音、B站……都能收到朋友的反馈,有时候还会引发新的交流和故事。这种互动,也是视频创作的乐趣所在。
所以你看,nova剪辑,它不仅仅是手机里的一个App或者一个功能,它是移动互联时代,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视频创作者的一个缩影。它鼓励你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,用镜头记录下来,再用简单的剪辑手法,把它们变成一个个可以分享的小故事。它让视频创作变得触手可及,就像发个朋友圈一样简单。而我们,就用这掌中的方寸屏幕,剪辑着自己的生活,剪辑着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。而且,我相信未来的手机剪辑,会越来越强大,越来越智能,但它最核心的价值,永远都会是那份——随时随地,记录与分享的便利和乐趣。就让nova剪辑继续陪伴我的每一次灵光乍现吧!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907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