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非得剪辑呢?你想啊,我们平时说话哪有那么利索?录音里头,保不齐就有各种杂音——背景突然传来一声猫叫,谁咳嗽了一声,甚至你自己“呃……”“啊……”这种语助词,听起来就很拖沓。还有,可能你录的时候思路跳跃,前后颠三倒四的,或者说了错话得删掉。有时候,录音的音量忽大忽小,听着特别累人。所以,剪辑的目的,无非就是把一坨原始的、带着生活气息(甚至可以说是带着泥土和灰尘)的声音,变得干净利落,主题突出,听着舒服。
那用啥工具呢?这年头,工具可太多了。专业的有大名鼎鼎的Audition,Logic Pro(苹果用户的爱),Pro Tools……这些家伙功能强大得吓人,但也复杂得要命,没点基础上手保准懵圈。对我们这种非专业人士,只是想剪掉多余部分,降降噪,调调音量的话,完全没必要一开始就啃硬骨头。有很多免费又好用的软件呀!

比如,Audacity。这名字听着有点拗口,但它可是开源免费的音频编辑软件,功能一点不弱,跨平台(Windows、macOS、Linux都能用),界面虽然算不上多华丽,但用起来挺直观。录音、剪辑、混音、效果处理,基本需求都能满足。装上它,你的剪辑之旅就算有了一块敲门砖。
还有苹果用户福音的GarageBand(库乐队),虽然更多人拿它玩音乐,但用来剪辑录音也是一把好手。界面漂亮,操作逻辑也很苹果系,用起来比较顺滑。如果你只是偶尔剪剪手机录音,手机上也有不少剪辑App,功能可能没那么全,但胜在方便快捷。在线工具也有,搜一搜“在线音频剪辑”能出来一堆,临时用用不错。
选好了“武器”,咱们就开始动手了。第一步,也是最最重要的一步:仔细听!别急着下手,先从头到尾,甚至多听几遍你的录音。拿个小本子或者在电脑上记下时间点——“啊,这里咳嗽了,时间大概是1分15秒”、“这段废话可以删,从3分02秒到3分40秒”、“这里声音太小了,得调大”。这一步做得越细致,后面动手的时候就越有方向,少走弯路。我跟你说,有时候听自己的录音,就像在看慢动作回放,能听到自己说话的各种毛病,挺有意思的。
听完心里有数了,就打开你的剪辑软件,把录音文件导入进去。你会看到一条一条的波形图。这波形图就是声音的可视化表现——波峰高的说明声音大,平坦的地方就是安静或者空白。通过波形图,你可以大概判断哪里是说话声,哪里是空白,哪里可能是噪音。
接着就是核心操作:剪切、复制、粘贴。这跟处理文字文档差不多。选中你不要的部分(比如那段咳嗽声或者废话),直接剪切掉(快捷键通常是Ctrl/Cmd+X)。想把某段声音挪个位置?选中,剪切,找到目标位置,粘贴(Ctrl/Cmd+V)。不小心删错了?别慌,撤销(Ctrl/Cmd+Z)是你的好朋友!新手刚开始剪,肯定会手忙脚乱,多用用撤销,大胆去试。剪切的时候要注意,别把话头或者话尾给剪掉了,听起来会很不自然,像是被人突然捂住了嘴。
剪掉了多余的,录音可能变得磕磕巴巴的,过渡就不顺畅了。这时候你可能需要在某些地方插入短暂的静音,或者调整一下剪切点,让它听起来更像一句完整的话。有些软件有交叉淡化功能,让前后两段声音有个平滑的过渡,避免突兀感。
除了剪掉,降噪也是个大工程。背景里那恼人的嗡嗡声、嘶嘶声,能把好好的内容全毁了。大多数剪辑软件都有降噪效果器。通常的操作是:先找一段只有背景噪音、没有人声的部分,让软件“学习”一下噪音的特征,然后再对整段音频应用这个降噪效果。但降噪不是万能的!过度降噪会让声音听起来闷闷的,不自然,甚至像机器人在说话。所以,降噪的度很难把握,得反复听,找到一个平衡点——既减少了噪音,又不损伤太多人声。
然后就是音量的问题。录音时离麦克风忽远忽近,或者说话声音时大时小,都会导致波形高低不平。这时就需要调整音量了。你可以整体提高或降低音量,也可以对局部的片段进行增益(调大)或衰减(调小)。更高级一点,可以用标准化或者响度匹配功能,让整段音频的平均音量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水平,听起来就舒服多了,不用一会儿抠着耳朵,一会儿又觉得要震聋了。
有时候,可能还需要加点效果,比如均衡器(EQ),它可以调整声音的高、中、低频,让人声听起来更清晰或者更有磁性。或者用压限器(Compressor),让声音听起来更紧实有力,不那么“散”。不过这些效果器玩不好容易翻车,刚开始学剪辑,还是基础操作为主,把干净和清晰放在第一位。
剪好、调好之后,别忘了保存你的工程文件!很多软件有自己的工程格式,保存工程是为了下次还能回来修改。最后一步才是导出音频文件。导出的格式有很多,最常见的是MP3和WAV。MP3压缩率高,文件小,适合网络传播;WAV是无损格式,音质最好,但文件大,适合存档或者需要进一步处理。根据你的用途选择合适的导出格式、采样率和比特率。
整个过程下来,你会发现这真是个细致活儿。需要耐心,需要反复听,反复调。第一次剪可能很慢,一两分钟的录音能剪半小时甚至更久。但熟能生巧嘛,剪得多了,你就能一眼看出波形图哪里有问题,下手也越来越快。那种把一段杂乱的录音变成一段流畅、清晰、听着舒心的音频,成就感还是挺足的。
所以,别怕麻烦,也别觉得太技术。拿起你的录音,打开一个顺手的软件,从最简单的剪切开始,慢慢摸索。一点一点地,你会发现,保存的录音,真的可以在你的手里脱胎换骨,变得能听、好听、甚至动听。这不就是剪辑的魅力所在吗?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893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