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坐在那儿,面前是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的素材,乱七八糟的,充满了导演的意图、摄影师的视角、演员的情绪,还有那些不经意的瞬间。这些素材就像一堆未被驯服的野兽,你的任务就是找到那个驯服它们的关键点,那个让它们从上一秒的混乱跳跃到下一秒秩序的魔术瞬间。这个点,就是剪切点。
对我来说,找剪切点首先不是看画面。听起来奇怪吧?但很多时候,我是先听的。听演员的台词,听他们的语气,听句子里那个最重的词是哪个。有时候,一个切点就应该落在那个词的重音上,或者它说完的那个停顿里。那个停顿,太美妙了,它给你留白,给你思考的时间,然后下一个画面进来,正好接上你脑子里的那个念头。或者,是音乐的鼓点?一个强劲的节拍下来,画面跟着一切,哇,那种力量感!像踩着点儿跳舞一样,整个人都跟着燃起来了。声音,它先给你一个预告,你的手就在键盘上悬着,等待那个听觉的信号。

当然,最终还是得回到画面。画面里的动作,这是最经典的剪切点之一了。一个人抬手,刀子下去,画面切到刀子落下的瞬间。观众的眼睛跟着那个抬手的动作,当他还没完全完成时,画面一变,动作在下一个镜头里顺着之前的势头继续。这种切法叫“动作匹配剪辑”(Cutting on Action),它让你感觉不到切点,流畅得像一条河。观众的注意力全在动作本身上,他们的眼睛自然而然地被引导,剪切点就这样被“隐藏”起来了。这就像变魔术,秘密就在你眼前发生,你却看不见。但光会藏还不够,有时候,你得让切点跳出来。
什么时候让切点跳出来呢?当你想给观众一个惊吓,一个意外,一个突然的揭示。比如,前一秒画面还是风平浪静,主角一脸懵逼,下一秒,“咔擦”一下,直接切到一个血腥的特写!那个切点就像一个耳光,猝不及防地抽过来,让你猛地一激灵。这种时候,切点越生硬越好,越突兀越好。它本身就带情绪,带信息,它在说:“注意了!大事发生了!”它不是在隐藏自己,而是在宣告自己的存在。
再比如,人物的视线。这招太管用了。一个人看向画面外,眼神里带着好奇、恐惧或者渴望。你的剪刀手蠢蠢欲动了,你知道,观众的好奇心已经被勾起来了,他们想知道他在看什么。于是,你就在他视线投向画外的那一刻切!切到他所看之物。一个广阔的风景,一个危险的敌人,或者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。这个切点,利用的是观众的心理预期和好奇心。你牵着他们的鼻子走,让他们跟着角色的视线去探索未知。有时候,甚至可以切得稍微早一点或晚一点。早一点切,加强那种急切想看的情绪;晚一点切,则会产生一种延迟感,让好奇心煎熬一会儿再得到满足。这其中的微妙,全在毫厘之间。
还有一种我特别喜欢琢磨的切法,是基于情绪和节奏的。画面不是一成不变的,情绪是有起伏的。有时候,你得让画面憋住一口气。比如一个紧张的对峙,两个人沉默着对视,你让那个镜头稍微留得长一点点,比你本能反应的长一点。那种静止的、拉长的感觉,会把紧张感一点点推高,像橡皮筋一样被拉扯。然后,也许是一个微小的表情变化,或者一句压低的台词,你“砰”地一下切开!把之前积攒的情绪在下一个画面里释放出来。这种切点,完全是跟着情感的曲线走的。反过来,如果想表现慌乱、急促,就用快速的、跳跃的剪切,画面像碎片一样拼凑起来,信息量爆炸,让你眼花缭乱,心跳加速。那种“切切切”的感觉,本身就是一种焦虑的表达。
说到底,剪切点是在控制观众的信息流和情绪流。你决定他们下一秒会看到什么,会感受到什么。一个好的剪切点,能提升信息密度,把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画面通过并置产生新的意义(这其实就是蒙太奇的原理啦)。一个不好的剪切点,它会让你出戏,让你觉得别扭,“哎呀,怎么切这儿了?”那种感觉,就像你走路不小心踩空一级楼梯,心里咯噔一下。我们做剪辑的,就是要尽量避免让观众有那种“咯噔”的感觉,除非那个“咯噔”是你刻意制造的戏剧效果。
有时候,找剪切点真的没有那么多理论,就是一种直觉。你看素材,看啊看啊,突然某个地方,“叮”的一下,你觉得“就是这儿了!”那种感觉很难形容,可能是画面里某个人物眼神的一个闪烁,可能是光影的一个微弱变化,可能是某个声音的若隐若现。它不一定是个显眼的动作或台词,但它就是抓住了你,你相信,切在这里,是对的。这是经验和感受的累积。你剪得多了,看片子看得多了,慢慢就会培养出这种“剪辑的耳朵”和“剪辑的眼睛”。
别怕尝试。一个地方,你觉得可以在这里切,也可以在那里切。那就两个都试试看。放在时间线上,播一遍,再播一遍。多看几次,你会发现,虽然只差了几帧,但感觉完全不一样了。也许前一个切点让情绪断了,后一个就接得特别顺;也许前一个显得平淡,后一个就突然有了力量。这种反复的试错和打磨,是找到那个最精准的剪切点的必经之路。
所以你看,剪切点真的不是随便一划。它连接着上一个画面的余温和下一个画面的引力。它是节奏的脉搏,是情绪的开关,是故事的关节。每个切点,都是你作为一个剪辑师在和画面、和声音、和故事进行的一次对话,也是你和观众在进行的一次交流。你通过这些切点,在无声地告诉他们:看这里,感受这个,接下来会是这样。多神奇啊,一把小小的剪刀,掌握着观众的心跳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883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