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聊聊PR怎么创建代理剪辑这个事儿。别跟我说你的电脑配置有多牛,i9处理器、RTX4090显卡拉满,只要你敢把一堆4K、6K甚至8K的RAW或者LOG素材直接扔进时间线,然后还想丝滑地来回拖拽、实时调个色……信不信,分分钟那个彩虹圈就能在你屏幕上舞出个奇迹。
这根本不是电脑性能的问题,这是工作流的问题。就像你非要用一把瑞士军刀去砍一棵参天大树,不是刀不好,是用错了地方。

所以,代理(Proxy)这玩意儿,就是你的电锯。它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黑科技,说白了,就是给你那些“臃肿”的高清原片创建一个“苗条”的低清替身。剪辑的时候,你操作的是这个轻便的替身,PR跑起来自然是健步如飞,像在剪720p的标清视频一样轻松。等到最后一步,输出成片的时候,PR会自动把所有操作“还给”高清原片,把那个高清的本尊换回来,最终导出的还是那光彩照人的高清画质。
这中间,你享受了流畅的剪辑过程,最终又得到了高质量的成片。两全其美,何乐而不为?
别再傻傻地直接拖素材了,从“收录”开始就赢在起跑线上
很多新手,包括一些剪了几年片子的“老手”,最爱干的事就是直接从桌面或者文件夹里,把素材一把拖进项目面板。方便是方便,但从这一刻起,你就为后面的卡顿埋下了伏笔。
真正专业的流程,是从媒体浏览器(Media Browser)开始的。
打开PR,别急着看项目面板,先找到那个叫“媒体浏览器”的窗口。在这里找到你的素材文件夹。看到那个小小的齿轮图标,也就是“收录设置”(Ingest Settings)了吗?点它!
弹出的窗口里,勾选“收-录”(Ingest),然后在旁边的下拉菜单里,选择“创建代理”(Create Proxies)。
这才是PR怎么创建代理剪辑的正确打开方式!
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?PR会在你导入素材的“同时”,就在后台默默地启动Adobe Media Encoder,帮你把代理文件全都生成好。你这边整理素材、建序列,那边代理文件就在生产线上了。等你真正开始剪辑的时候,代理文件可能已经准备就绪,无缝衔接,这叫效率。
关键一步:选哪个代理预设?选错了,功夫白费!
在“创建代理”的设置里,你会看到一个“预设”(Preset)选项。这里面的门道可就深了。
PR会自带一些预设,比如什么H.264格式的。记住我的话,离H.264远一点!
我看到它就头疼。H.264是一种“帧间压缩”编码,是为了网络传输和存储设计的,它很小,但解码起来特别耗费CPU资源。你剪辑的时候,电脑需要不停地计算前后帧的关系才能解压出你想要的画面,这本身就是一种负担。我们创建代理是为了“减负”,结果你选了个同样耗费性能的编码,这不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吗?
那该选什么?答案是ProRes或者GoPro CineForm。
这两种编码都是“帧内压缩”,什么意思?简单理解,每一帧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像,电脑处理起来就像翻书一样,翻到哪页就是哪页,不需要前后联系上下文。这对剪辑来说,简直是天堂般的体验。
我个人最推荐的是Apple ProRes 422 Proxy。别被“Apple”这个词吓到,Windows系统上一样用得飞起。它的文件体积会比H.264大一些,但换来的是剪辑时无法比拟的流畅度。这点硬盘空间,跟你的工作效率和心情比起来,一文不值。
如果没有ProRes选项,GoPro CineForm也是极好的选择。
选择好预设,点击确定。然后你在媒体浏览器里,选中你的素材,右键“导入”。接下来,你就可以泡杯咖啡,看着Media Encoder自动帮你干活了。
已经导进去了怎么办?“后补票”也来得及
“啊,我已经把几百个G的素材都拖进项目面板了,怎么办?”
别慌,PR也给你留了后悔药。
在你的项目面板里,选中你想要创建代理的那些素材(可以按住Shift或Ctrl多选),然后右键,在长长的菜单里找到“代理” -> “创建代理”。
接下来的流程就和上面一样了,选择一个靠谱的预设(再次强调,ProRes Proxy!),然后让Media Encoder去后台工作。这种方法虽然不如“收录”时创建来得有条理,但作为补救措施,完全没问题。
见证奇迹的时刻:那个“切换代理”的魔术按钮
好了,现在代理文件已经生成完毕了。你怎么知道自己用上代理了呢?
看你的节目监视器(Program Monitor),就是你预览画面的那个窗口。右下角有一排小按钮,找找有没有一个长得像两个方框加一个双向箭头的图标。
没有?点击那个“+”号,也就是“按钮编辑器”,把它从里面拖出来。
这个按钮,就是“切换代理”(Toggle Proxies)开关。
按下去,它变蓝色,恭喜你,你现在操作的就是丝滑的代理文件了。画面可能会变得模糊一点,有点颗粒感,别怕,这是正常的,毕竟是低清替身。但你试试拖动时间线,添加转场,做个缩放,是不是感觉整个世界都清爽了?
再按一下,它变回白色,你就切回了高清的原始素材。你可以随时通过这个按钮来回切换,对比画质细节。通常我们会在剪辑、调色的粗剪阶段全程开启代理(蓝色状态),只在需要精确查看细节或者最终输出前,才切换回原始素材确认效果。
最后,关于导出,把心放回肚子里
“那我最后导出的时候,会不会导出的也是那个模糊的代理文件?”
这个问题,每一个用代理的新手都会问。
答案是:绝对不会!
只要你的原始素材和代理文件之间的链接是正常的(你没手贱把原始素材文件夹给删了或者移到外星球去了),PR在导出时,会自动、智能地、百分之百地使用你的高清原始素材来进行渲染和输出。
代理文件在这个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了,它就像电影拍完后的替身演员,可以领盒饭下班了。你完全不用担心最终成片的画质问题。
所以,总结一下PR怎么创建代理剪辑的整个思路:
- 首选方案: 通过“媒体浏览器”的“收录设置”,在导入时就创建代理。
- 补救方案: 在项目面板中右键素材,手动创建代理。
- 核心关键: 选择正确的代理预设, ProRes Proxy 或 GoPro CineForm 是你的最佳伴侣,远离H.264。
- 日常操作: 点亮节目监视器下的 “切换代理” 按钮,享受流畅剪辑。
- 高枕无忧: 导出时PR会自动调用原始素材,画质有保障。
别再让你的高配置电脑在处理高码率素材时发出痛苦的呻吟了。学会使用代理,这不仅仅是一个技巧,更是一种专业的、高效的、能让你把更多精力放在“创作”本身,而不是和软件卡顿作斗争的思维方式。现在就去试试,感受一下什么叫“纵享丝滑”吧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45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