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得承认,我跟Premiere Pro“分手”的那天,心情是复杂的。用了那么多年,快捷键都快刻进DNA里了,但每月雷打不动的订阅费,还有那越来越频繁的无响应和崩溃,真的,像极了一段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感情。就是在那个时候,我听说了它——达芬奇调色软件。
说实话,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,我脑子里冒出来的全是问号。达芬奇?听着就像是艺术学院里那种高深莫测的东西。调色软件?完了,我一个做剪辑的,主要就是切切素材、加个字幕、配个乐,这玩意儿听起来就不是给我用的。我猜,很多人跟我一样,最初都被它的“调色”名头给劝退了。觉得那玩意儿是好莱坞大片后期才需要碰的,离我们这些普通视频创作者,太远。

直到一个朋友,用一种近乎“布道”的狂热语气跟我说:“你去试试,它是免费的。”
什么?免费?
一个听起来如此专业的软件,居然是免费的?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,这其中必有蹊(mao)跷(ni)。要么是功能阉割得不成样子,要么就是广告满天飞。抱着怀疑的态度,我还是去Blackmagic Design的官网看了一眼。好家伙,一个免费版,一个Studio付费版。我仔细对比了一下功能列表,震惊了。免费版居然包含了绝大多数的核心功能,支持高达4K的分辨率,几乎没有水印,完全足够我日常使用了。那一刻,我感觉自己好像发现了一个惊天大宝藏。
下载、安装,打开。然后,我就懵了。
界面底部一排按钮:媒体、快编、剪辑、Fusion、调色、Fairlight、交付。七个工作区,像七个平行世界。这阵仗,直接把我这个老PR用户给干蒙了。PR和FCPX再怎么说,界面逻辑还是相对统一的,而达芬奇调色软件给我的感觉,就像是一个软件里硬塞了五六个不同的专业工具。那种感觉,就像你只想借个螺丝刀,结果对方直接推过来一个巨大的多功能工具箱,里面从电钻到焊枪一应俱全,你手足无措,甚至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。
最初的几天,我就是在放弃的边缘疯狂试探。尤其是在看到调色页面的节点系统时,我差点就直接卸载了。什么玩意儿?这一个一个的小方块连着线,跟电路图似的。我习惯了PR里那种一层一层往上堆效果的图层逻辑,节点这种东西,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。
但,人总有点不服输的劲儿。我对自己说,再坚持一下。我决定,先不管那些看起来吓人的页面,就老老实实待在“剪辑”页面里。嘿,你猜怎么着?这个页面,它就是个标准的非线性编辑界面!时间线、素材库、效果控件……一切都是那么熟悉。我试着拖了几个素材进去,剪辑、拼接、上字幕、做转场,操作逻辑和PR大同小异,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更流畅。特别是它的性能,简直让我喜出望外。4K素材在时间线上拖动,实时预览,居然丝般顺滑,风扇都没怎么转。你知道那种安心感吗?剪一个大工程,几十条轨道,它居然不喘气。这在以前,简直不敢想。
当我用它顺利用剪辑页面剪完成第一个片子后,我有了点信心。于是,我鼓起勇气,点进了那个让我望而生畏的“调色”页面。
那扇门一旦推开,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。
我跟着网上的教程,学着创建第一个节点,拉了一下色轮。那一瞬间,色彩像被施了魔法,暗部沉下去,高光亮起来,整个画面的质感“噌”地一下就上来了。这还不是最关键的。最关键的是节点逻辑,我慢慢理解了。它不是图层那种粗暴的叠加,而是一个更精细、更自由的流程控制。你可以把节点想象成一个乐高积木,每一个积木完成一项任务,比如调整对比度、增加饱和度、做二级调色。你可以把它们串联、并联,甚至更复杂的组合。这种逻辑让你的调色思路变得异常清晰,而且修改起来极其方便,真正做到了“指哪儿打哪儿”。Power Window的跟踪功能,精准得可怕,你想给画面里的某个移动物体单独调色,它能稳稳地跟住。这,就是达芬奇调色软件的灵魂所在。你一旦尝到了这种精准控制色彩的甜头,就再也回不去了。
后来,我又壮着胆子去探索了Fusion和Fairlight页面。
Fusion,我的天,那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特效插件,它就是一个内置在达芬奇调色软件里的、节点式的后期合成软件,对标的是After Effects。它的学习曲线确实陡峭,那个节点界面比调色页面的还要复杂,像一个深不见底的宇宙。但它的强大也毋庸置疑,从复杂的粒子系统到三维空间合成,它都能做。虽然我现在也就能用它做点简单的文字动画和画面合成,但你知道,你的软件里藏着这么一个性能猛兽,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。你知道你的创作上限,被极大地拓宽了。
Fairlight页面同样如此。它是一个完整的专业音频工作站。大部分剪辑师,包括我以前,对音频的处理可能就是简单降个噪、拉一下音量。但Fairlight提供了从混音、母带到各种专业音频修复的工具。当你开始用它精细地处理人声、为环境音做混响时,你的作品的专业度,又会提升一个档次。
所以,现在的达芬奇调色软件,它早就不只是一个“调色软件”了。它是一个集剪辑、调色、特效(Fusion)、音频(Fairlight)于一体的、极其恐怖的全流程解决方案。而且,这一切的核心功能,都是免费的。
它适合谁?它适合所有对视频质量有追求的创作者。无论你是刚入门的小白,还是寻求进阶的UP主,又或者是专业的影视工作者。它给你提供了一条极其清晰的成长路径。你可以从最简单的“快编”页面入门,在“剪辑”页面熟练,然后去“调色”页面探索色彩的奥秘,再去挑战Fusion和Fairlight。它就像一所大学,你可以只修一门主课,也可以选择双学位甚至多学位。
当然,它不是完美的。它的学习曲线,特别是节点系统,确实需要你花时间去理解和适应。它的特效插件生态,可能暂时还不如Adobe那么丰富。但它的稳定、它的高效、它的专业,以及它那“免费”的慷慨,足以让这一切都变得值得。
从PR切换到达芬奇调色软件,对我来说,不仅仅是换了一个工具,更是换了一种创作思维。它逼着我去学习更多后期流程的知识,去思考色彩和声音如何更好地为叙事服务。它可能不会让你一夜之间成为大师,但它绝对会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更专业、更广阔的创作世界的大门。别被它的名字吓跑了,去下载,去尝试,去感受那种创作的自由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16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