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过那种时刻?看到一个巨牛的演讲视频,或者一个访谈,内容精彩绝伦,但你就是没时间,或者不方便,坐下来盯着屏幕看完。可能你在开车,在挤地铁,在跑步,你的眼睛被占着,但耳朵是自由的。这时候,一个念头就会冒出来:要是能把这视频里的声音单独弄出来,当成播客听,那该多爽!
恭喜你,你已经触碰到了一个内容创作和消费的隐藏秘境:视频剪辑成音频。

这事儿,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。往小了说,它就是个技术操作,几下点击的事儿。但往大了说,这简直就是对内容的一次“二次生命”的赋予,一种降维打击式的再利用。你想想,一个精心制作的视频,它的价值难道只存在于画面之中吗?不,绝对不是。声音,那充满磁性的旁白、那逻辑缜密的对话、那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……它们本身就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。
我刚开始做内容的时候,也傻乎乎地以为视频就是视频,音频就是音频,楚河汉界,分得清清楚楚。直到有一次,我为了赶一个项目,把一个长达两小时的线上会议录屏,想回头整理纪要。天知道,再看一遍视频是多么痛苦的煎熬。我灵机一动,直接把视频拖进剪辑软件,只导出了音频文件。然后,我戴上耳机,一边做家务,一边用1.5倍速听完了整个会议。那一刻,我感觉自己发现了新大陆。视频剪辑成音频,这个操作,直接解放了我的双眼和时间。
这扇门一旦打开,你会发现里面的世界别有洞天。
你的视频访谈,摇身一变,就是一期高质量的播客。很多做自媒体的朋友,精心策划了人物访谈,拍得灯光、镜头、构图都堪称完美,发到视频平台,流量不错。但然后呢?就这么结束了?太浪费了!把对话部分剪辑成音频,稍作处理,去掉一些无关紧要的口癖和长时间的停顿,配上片头片尾,直接就能上架到喜马拉雅、小宇宙这些音频平台。你的内容,瞬间就多了一个全新的分发渠道,触达到了那些更习惯“听”的用户。一套素材,两份产出,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。
知识类视频,变成了可以随时“磨耳朵”的学习资料。你收藏夹里是不是躺着一堆“看了等于学了”的公开课、技能教学视频?把它们的核心讲解部分提取成音频,存进手机。通勤路上、午休时间、睡前片刻,随时随地都能听。这种“被动学习”的方式,虽然不如正襟危坐来得专注,但架不住它高频、无痛啊!很多知识点,就是在这样一遍遍的无意识灌输中,悄悄刻进了你的脑子里。
甚至,你可以成为一个“声音的宝藏挖掘者”。电影里的一段经典台词,纪录片里的一段震撼人心的配乐,甚至是某个搞笑视频里的一个魔性笑声……这些都可以通过视频剪辑成音频的技术,被你精准地“捕获”,成为你创作的素材,或者仅仅是满足你个人收藏的癖好。
好了,说了这么多它的好,那到底该怎么操作?其实,这根本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技术。
如果你是专业选手,电脑里装着Premiere Pro或者Final Cut Pro这种“重武器”,那对你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。视频素材拖进去,在导出设置里,格式选择MP3或者WAV,点一下“导出”,然后泡杯咖啡等着就行了。PR里甚至有一个专门的“仅导出音频”的选项,懒人福音。
但大多数人可能觉得,为这么个小功能,去学一个庞大的专业软件,学习成本太高了。别急,我们还有更轻巧的玩法。
Audacity,这个名字你可能听过。它是一款免费、开源的音频编辑软件,功能强大到离谱,被誉un“音频界的瑞士军刀”。你可以先把视频用一些格式转换工具(比如大名鼎鼎的“格式工厂”)转成音频格式,再拖进Audacity里精雕细琢。
更简单粗暴的,还有各种在线视频转音频网站。你甚至连软件都不用下载,打开浏览器,上传视频文件,选择你想要的音频格式,点击转换,几分钟后就能下载到成品。方便是真方便,但缺点也明显:有文件大小限制,隐私性没那么好,而且你无法对音频进行任何编辑。这种方式,比较适合处理一些不那么重要、一次性的短视频。
当然,现在是移动时代,手机才是我们的主力。国产神器剪映就把这个功能做得极其友好。在剪映里导入视频,找到“音频”菜单,里面有个“提取音乐”的功能,点击一下,视频的音轨就乖乖地被分离出来了。你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对这段音频进行裁剪、调速、变声等一系列操作,简直不要太方便。
但是,请记住,把视频里的声音“掏”出来,仅仅是第一步。真正让这个音频变得好听、耐听,还需要一点“魔法”。
这魔法,就是音频的后期处理。
刚提取出来的音频,往往是“素颜”状态,可能带着一些瑕疵。比如,录制环境里的噪音——空调的嗡嗡声、户外的风声、电流的嘶嘶声。这些都需要用“降噪”功能给它洗个澡,让声音变得更干净、更纯粹。
然后是均衡(EQ)。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给声音“化妆”。人声有时候会显得闷,不够清晰,那就可以通过EQ,适度提升一些高频部分,让声音听起来更“亮”、更有穿透力。如果声音听起来太尖锐刺耳,那就衰减一些高频。EQ的调整,是让声音脱胎换骨的关键一步。
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叫压缩(Compressor)。别被名字吓到,它不是把文件变小。它的作用是把声音里过大的部分压下来,过小的部分提上去,让整体的音量更加均衡、稳定。这样,听众就不会因为声音忽大忽小而频繁地去调整音量,听感会舒服很多。
把这些琐碎但至关重要的步骤做完,你会惊讶地发现,原来从那个普通视频里提取出来的声音,竟然可以变得如此专业、如此动人。它不再是视频的附属品,而是一个独立、完整、充满魅力的艺术品。
所以,别再让你那些宝贵的视频素材沉睡在硬盘里了。去动手试试吧,把视频剪辑成音频,去释放声音的独特魔力。这不仅仅是一项技能,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,一种让你在内容创作的道路上,拥有更多可能性的秘密武器。去听,去感受,去创造一个只属于耳朵的奇妙世界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099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