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中怎么剪辑?搞懂这几招,小白也能剪出大片感!

说真的,每次有人问我PR中怎么剪辑,我脑子里都不是先蹦出什么快捷键或者工具栏。我先想到的是那个画面: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视频素材,像刚从菜市场买回来的菜,堆在你的“项目面板”这个大菜篮子里,而你,盯着那个空荡荡的时间轴,感觉自己像个无从下手的厨子。

这感觉,太对了。因为剪辑,它压根就不是一个纯技术活儿。它是一门手艺,一门关于节奏、情绪和讲故事的手艺。而Premiere Pro,就是你手里的那套顶级的厨刀和锅具。

pr中怎么剪辑

所以,咱们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。直接上“厨房”,开干。

第一步:把食材都搬进厨房,还得码放整齐

你打开PR,新建项目,这都属于基本操作。关键是,素材导进来之后,别一股脑全扔在那儿。我见过太多人的项目面板,那叫一个惨不忍睹,视频、音频、图片、音效……全都搅和在一起,像一锅东北乱炖。找个素材得翻半天,效率低得让人想砸电脑。

我的习惯是,先在项目面板里建几个“文件夹”(行话叫“Bin”或者“媒体箱”)。比如:

  • 视频素材 :所有拍摄的原始画面都扔这里。
  • 音频 :背景音乐、旁白、音效,分门别类。
  • 图片/设计 :Logo、字幕条、照片啥的。

这不复杂吧?但这一步,是你高效剪辑的生命线。它决定了你后面是行云流水,还是手忙脚乱。这就好比做饭前,你先把葱姜蒜切好,肉也腌上,菜也洗干净了。

第二.,”粗剪”:先搭骨架,别管细节

好了,食材准备完毕。现在,你需要把主要的“菜”先下锅。这就是“粗剪”阶段。

别想太多,别去纠结哪个镜头多一帧少一帧。你的任务只有一个:把故事的骨架先搭起来

把你觉得能用的素材,按照故事的先后顺序,哗啦啦地拖到时间轴上。就像搭积木一样,一块一块地拼。这时候,你最常用的工具就那么几个:

  • 选择工具 (V) :你的手。用它来拖动、选中、移动素材。
  • 剃刀工具 (C) :你的刀。看到哪里不想要了?别犹豫。 咔嚓一刀 ,切掉。前面多余的准备动作?切掉。后面拍虚了的镜头?切掉。

在这个阶段,要的就是一个“快”字。大刀阔斧,把那些明显不能用的废料全部砍掉,只留下大致能用的部分,并且把它们按照一个基本逻辑排列好。你的时间轴上可能坑坑洼洼,素材之间有巨大的缝隙,没关系!这很正常。一个十分钟的成片,粗剪版本可能有二三十分钟,甚至更长。

第三步:”精剪”:在骨骼上,添上血肉

粗剪搭好了骨架,现在才真正进入PR中怎么剪辑的灵魂环节——精剪。

这时候,你的心态要变了。从一个大刀阔斧的屠夫,变成一个拿着手术刀的精雕细琢的外科医生。你要开始关注每一个“切点”,也就是两个镜头衔接的地方。

这个切点,切得好,观众看得行云流水;切得不好,就像走路突然崴了脚,别扭。

这里就得聊聊几个PR里能让你的剪辑瞬间“活”起来的技巧:

J-Cut 和 L-Cut:这俩玩意儿,听着玄乎,其实简单得要命,但效果拔群。

  • L-Cut :想象一个场景,A正在说话,说完话,镜头切到了B正在听的表情,但我们听到的还是A最后那半句话的尾音。这就是L-Cut, 画面先走,声音后走 。它让转场变得特别平滑,不死板。
  • J-Cut :反过来。我们先听到了B开口说话的声音,然后镜头才从A的脸上切到B。这就是J–Cut, 声音先进,画面后进 。那种感觉,就像有人在你耳边先说了句话,你才转过头去看他。是不是瞬间感觉自己像个导演了?

在PR里实现它们,只需要按住 Alt 键,然后单独拖动视频轨道或者音频轨道的边缘。就这么简单,但它却是区分新手和老手的一个重要标志。

除了J-cut和L-cut,精剪还要处理的就是节奏。哪里该快,哪里该慢。一段追逐戏,可能每个镜头都不到一秒,快速切换,营造紧张感。一段抒情的空镜,可能要持续五六秒,让情绪慢慢发酵。你需要在时间轴上反复拖动你的素材,一遍遍地播放,用你的直觉去感受。

“感觉不对。”

“这里有点拖沓。”

“这个地方情绪应该再起来一点。”

相信我,剪辑到最后,靠的全是这种直觉。而PR,就是实现你这种直觉的工具。

第四步:加点“调味料”,让菜更有味

现在,你的故事线已经非常清晰流畅了。但它还是一道“清汤寡水”的菜。我们需要加点调味料。

  • 转场 :PR里有无数花里胡哨的转场。但我的建议是, 慎用 。90%的情况下,“硬切”(就是啥转场都不加)是最好的转场。只有在特定的情绪或者段落转换时,可以加一个简单的“交叉溶解”或者“淡入淡出”。那些翻页、打滚、飞入的转场,少碰,容易显得很廉价。
  • 音频 : 声音是片子的魂 。别只满足于原始的录音。去网上找一些合适的背景音乐(BGM),在情绪的制高点把音乐推起来。在一些关键动作上,加上音效(Swoosh、Click、Boom),你的片子质感会瞬间提升几个档次。PR的音频轨道,就是你的调音台。
  • 调色 :这是“化妆”的步骤。PR里的Lumetri颜色面板,功能强大到你不敢信。就算你不会复杂的调色理论,至少可以给视频套一个合适的LUT(一种调色预设),或者简单拉一拉对比度、饱和度。让画面看起来不再是灰蒙蒙的,而是有风格、有情绪的。

剪辑师的宿命:在素材的废墟上,重建一个世界

说了这么多,其实PR中怎么剪辑的核心,从来都不是工具本身。快捷键可以背,效果可以学。但真正的剪辑思维,是在一次次的“忍痛割爱”中磨练出来的。

你可能会拍到一个你个人非常喜欢的镜头,光影绝美,构图满分。但是,它放在故事里,就是不合适,就是拖慢了节奏。这时候,你就得学会把它删掉

这很难,但这是成为一个好剪辑师的必经之路。

所以,别再害怕那个空荡荡的时间轴了。把你的素材扔进去,用C键和V键,像一个探险家一样,在这些影像碎片中寻找逻辑,创造节奏,赋予情感。每一次点击,每一次拖拽,每一次删除,都是你在用你的方式,讲述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。

去剪吧,去犯错,去感受那个从混乱到秩序,从一堆素材变成一个完整作品的奇妙过程。这,就是剪辑的全部魅力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568.html

Like (0)
Previous 1分钟前
Next 1秒前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