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真的,每次有人在后台私信我,问“哥们儿,想转行做剪辑,北京剪辑班哪家靠谱?”我眼前就浮现出三年前的自己。揣着一腔热血和攒了半年的工资,一头扎进北京这个巨大的信息漩涡里,在各种天花乱坠的广告和“名师”的微笑中,差点迷失方向。
那时候的我,就跟现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一样,觉得剪辑这活儿,酷。光影交错,音乐起落,情绪就在你指尖的几次敲击下被精准地拿捏。多帅啊。于是,找个北京剪辑班,系统学一下,然后接单、进大厂、走上人生巅峰……剧本我都给自己写好了。
可现实呢?现实是,你打开网页,铺天盖地的培训机构能把你的屏幕挤爆。这家说“三个月速成,保证就业”,那家说“电影级调色大师亲授”,还有的直接甩给你一堆学员成功案例,月薪两万起步,看得你心潮澎湃,恨不得当场就刷卡。
冷静点,朋友。
让我这个踩过坑的人,给你浇盆冷水,然后,再告诉你火种在哪里。
首先,你得弄明白一个要命的问题:你以为报个班,是去学软件的?Pr、Ae、达芬奇……这些是什么?是工具,是你的剑,你的笔。但一个真正的剪辑师,卖的不是耍剑的技巧,而是剪辑思维。这玩意儿,才是核心内功。
好多北京剪辑班,尤其是那种流水线工厂式的,他们的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,今天讲代理剪辑,明天讲多机位,后天讲声音处理。你每天被各种新功能、新插件轰炸,感觉学到了好多,特充实。可一到自己上手,给你一堆素材,你脑子立马一片空白。为什么?因为你只是个“软件操作员”,你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里切一刀,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镜头要配这段音乐,你对节奏、情绪、叙事一窍不通。
所以,你在挑北京剪辑班的时候,第一件事,不是看他们教多少软件,而是要拼了命地去了解,他们的老师,到底会不会教“思维”。怎么看?别信招生老师那张嘴,他们能把稻草说成金条。你要去看,去打听,这个老师自己有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集?他是不是还在一线创作?一个脱离行业五六年的人,他教你的东西可能早就过时了。最好的老师,是那种白天还在片场或者工作室里忙活,晚上抽空给你上课的“野路子”大神。他可能没那么会讲课,但他说漏嘴的每一句“行话”,都比课本宝贵。
其次,关于“包就业”的承诺,听听就算了,谁信谁天真。
这行是看作品说话的,不是看毕业证。你想想,一个项目方,凭什么把几十万上百万的案子,交给你一个刚毕业的“小白”?就因为你来自某个“知名”的北京剪辑班?别逗了。他们要看的是你的个人作品集(Demo Reel)。你的作品,就是你的简历,你的名片,你的通行证。
一个负责任的培训班,会逼着你,在学习期间,从模仿到原创,剪出至少一两个像样的作品。他们会给你提供素材,或者指导你去哪里找高质量的素材练习。他们会组织“拉片”课,一帧一帧地分析大师的作品,让你明白每一个镜头的背后逻辑。而不是课程结束,发你个结业证书,然后把你像商品一样,“推荐”给一些不知名的外包公司,拿个几百块的实习工资,美其名曰“就业”。那不叫就业,那叫廉价劳动力。
我待过的那个小作坊式的班,老师是个脾气有点爆的独立纪录片导演。他从不讲什么花里胡哨的转场特效,他的口头禅是:“剪辑,是门遗憾的艺术。你的工作,就是从一堆不完美的素材里,找到最不坏的那种组合。”我们整个后半段课程,就是不停地剪,剪片子,然后被他骂得狗血淋头,再回去改,再被骂。
那段日子,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头皮发麻。教室里永远弥漫着一股泡面和咖啡混合的诡异味道,每个人眼圈都是黑的,眼珠子快贴到屏幕上,跟时间线上那些花花绿绿的素材块死磕。但也就是在那种高压下,有一天凌晨三点,我对着一段杂乱无章的采访素材,反复调整着断句和插入画面,脑子里那根弦“嘣”地一下就通了。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“呼吸感”,什么叫用画面去“翻译”语言。那个瞬间的狂喜,比任何“老师,我学会了这个插件”都有价值。
所以,别迷信那些窗明几净、看起来高大上的大型机构。有时候,藏在某个胡同里、居民楼里的小工作室,反而藏着真东西。怎么分辨?去试听。一定要去试听,感受那个场域。看看上课的学员是什么状态,是眼神发光,还是昏昏欲睡?看看老师和学员的互动,是照本宣科,还是随时能擦出火花的激烈讨论?
最后,我想说,北京剪辑班,它不是一个终点,甚至都不能算是一个靠谱的起点。它最多,是你下定决心走进这个行业后,给自己买的一张地图和一套登山杖。路,还得你自己一步一步爬。
从班里出来,真正的挑战才开始。你得继续海量地看片、拉片,保持手感和网感。你得厚着脸皮去拓展人脉,混圈子,哪怕是帮人免费干活,只要能让你接触到真实的项目,让你把自己的名字加到片尾字幕里,就值。你的第一个作品集可能会很稚嫩,但没关系,这是你敲门的第一块砖。
北京这个城市,机会多,但饿狼也多。别指望一个培训班能让你脱胎换骨。它能给你的,是帮你推开那扇门,让你看到门后的风景,顺便在你手里塞一把不算锋利但至少能用的刀。至于你能不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,能走多远,全看你自己。
别被那些广告语迷惑了,也别被我的“过来人”经验吓到。想做,就去做。只是在出发前,把眼睛擦亮一点,把心态放平一点。剪辑这活儿,归根结底是门手艺。手艺人,靠的是时间和作品熬出来的,不是速成的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085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