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拍视频的时候,是不是总有那么些个瞬间,画面美得像幅画,可那声音,简直就是一场灾难。那个折磨人的风声,路人甲乙丙丁的窃窃私语,还有你自己尴尬的呼吸声……是不是感觉整个片子都毁了?别急,视频剪辑怎么关掉原声,这事儿比你想象的简单一万倍。这根本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活,更像是一个“解锁”键,按下去,你的视频创作才算真正开始。
我跟你讲,最开始我剪片子的时候,也为这事儿头疼。我总觉得,声音和画面是绑在一起的,天生一对,怎么能拆散呢?后来才明白,在剪辑的世界里,你就是上帝。你想让它们在一起,它们就在一起;你想让它们分开,也就是一瞬间的事。

最最最常见,也最简单的,就是用手机剪辑APP,比如剪映。
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为咱们这种“懒人”设计的。你把视频素材导进去,选中那段你嫌弃的视频轨道。看到了吗?底下工具栏里,滑一滑,通常会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图标,一个“小喇叭”的模样,旁边写着“音量”或者“关闭原声”之类的字眼。
你就点它!
点进去,把音量条直接拉到最左边的“0”,或者,更干脆的,直接找到那个“关闭原声”的开关,啪嗒一下,关掉。
整个世界,瞬间就清净了。
真的,就这么简单。你会感觉自己像是掌握了什么魔法,把那个嘈杂的、不受控制的现实世界给“静音”了。那一刻的成就感,别提多爽了。这就像是给你的视频素材做了一次彻底的“净化”,把所有杂质都过滤掉,只留下最纯粹的画面。然后,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铺上你精心挑选的BGM,或者录制干净的画外音了。
那如果,你用的是电脑剪辑软件,比如Premiere(PR)或者Final Cut Pro(FCPX)呢?
这时候,玩法就稍微高级一点了,但本质上,逻辑是一样的。
在这些专业软件里,视频和音频通常是作为两个“独立”但又“链接”在一起的轨道存在的。你把素材拖到时间线上,会看到一条是视频轨道(画面),紧挨着它的下面,就是一条音频轨道(那些起起伏伏的声波)。
它们俩,默认是被一把“锁”锁在一起的。你拖动视频,音频也跟着走。
所以,我们的核心任务,就是把这把“锁”给解开。这个操作,在行话里,叫做“取消链接”或者“解除音视频链接”(Unlink)。
在PR里,你只需要右键点击那段素材,在弹出的菜单里,找到“取消链接”。点一下,你会发现,视频轨道和音频轨道就像是分手的情侣,可以各自安好了。你可以单独选中那条音频轨道——对,就是那条看起来乱七-八糟的声波——然后,按下你键盘上的“Delete”键。
再见!拜拜!再也不见!
那段烦人的声音就从你的世界里彻底消失了。整个时间线都变得干净利落。
这种操作带来的快感,和手机APP上的一键静音又不一样。它更有一种“外科手术”般的精准和彻底。你不是把声音调到零,你是直接把它“切除”了。这让你感觉自己更像一个专业的创作者,对素材拥有了绝对的控制权。
但是,难道关掉原声就是终极奥义吗?
不,当然不。
视频剪辑怎么关掉原声,只是第一步。真正好玩的地方在于,你关掉了不想要的,才能迎来你真正想要的。
有时候,你并不是想把原声全部干掉。可能视频里有一句关键的台词,或者一声特别有感染力的笑声,你想保留下来,但又想去掉背景的噪音。
怎么办?
这时候,就不能粗暴地一刀切了。咱们要做的是“音视频分离”。
这个操作和“取消链接”很像,很多软件里甚至是同一个功能。分离之后,你就可以单独对那段音频进行精细化处理了。比如,你可以用“关键帧”来调节音量。在想保留的声音部分,把音量拉高;在嘈杂的背景音部分,把音量拉到几乎听不见。
这就像是开一个调音台,你成了自己的音响师。哪个声音该进,哪个声音该出,哪个声音大,哪个声音小,全由你说了算。
甚至,你还可以给这段保留下来的原声加上“降噪”效果,把风声、电流声这些杂音给过滤掉,让你想要的人声变得更清晰、更突出。
你看,从一个简单的“关掉原声”出发,我们能玩出多少花样?
这才是视频剪辑的魅力所在。它不是一个死板的流程,而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。关掉原声,是为了给更好的声音腾出空间。无论是震撼的电影配乐,还是你温柔的旁白,或者是画龙点睛的音效,它们都需要一个干净的“画布”才能施展拳脚。
所以,别再被那个嘈杂的原声给束缚住了。大胆地去“静音”它,去“删除”它,去“掌控”它。当你学会了如何让声音为画面服务,而不是成为画面的拖累时,你的视频作品,才算真正地脱胎换骨。
记住,你不是在破坏,你是在创造。关掉那个不完美的世界,然后用你的声音,去构建一个全新的、只属于你的完美世界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78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