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说摄影吧。很多人上来就问,“买什么相机啊?” 拜托,别一开始就陷进器材的坑里。手里有啥能拍的就先用啥!现在手机拍照那么牛,完全够你入门了。摄影这东西,第一位的是眼睛。学会看。看什么?看光!光是一切的魔术师。早上八九点,下午四五点,那会儿的光多温柔,多有层次感?正午顶光硬邦邦的,拍出来脸上一团黑影,难看死了。还有影子,影子也是主角啊有时候。学会观察光影怎么落在物体上,怎么勾勒轮廓。再看线条,看形状,看周围环境里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。
然后是构图。书上会跟你说三分法黄金分割一大堆,那些都是基础,知道就行。关键是感觉。多拍,使劲拍!对着你家猫,对着窗外那棵树,对着早上起来的咖啡杯。拍了再回来看。哪里拍歪了?主体是不是不够突出?背景是不是太乱了?拍废一百张,总有一张能看。从那一张里面找感觉。别怕拍烂片,谁不是从烂片堆里爬出来的?我刚开始拍人,经常把人家脑袋顶截掉一半,或者把脚卡在画面边边上,那叫一个囧。慢慢来,眼睛会练出来的。

还有曝光。光圈、快门、ISO,这三个“铁三角”得搞明白。刚开始一头雾水正常,对着说明书发呆也是常事。找个光线稳定的地方,比如窗边,拿个静物,反复调整这三个参数拍。看看光圈大小对背景虚化的影响(大光圈背景糊,小光圈都清楚),看看快门速度对动态物体的影响(快门快能定格,快门慢能拍出流动的丝)。ISO呢,光线不好时提高它,但数字太高噪点就来了,像画面里下了雪,难看。这个过程,就是让你的脑子跟相机里的机器对话。别怕M档(手动模式),M档才是摄影的乐趣所在,你能完全掌控画面。一开始用A档(光圈优先)或者S档(快门优先)也行,先找找感觉。
拍完呢?后期!摄影不是按下快门就完事了。照片的二次生命在后期。Lightroom、Photoshop,手机上的各种修图APP,都是你的工具箱。不是让你P得妈都不认识,而是调整色彩、明暗、对比度,把照片里那些“差一点点”的地方补足。有时候提高一点点曝光,拉低一点点阴影,整个照片的氛围就出来了。学学曲线、色阶这些工具,它们比你想象的强大。后期也是一种表达,同样的RAW文件,不同的人能修出完全不同的感觉。
好,摄影先说到这儿,是个长期活儿。接着是剪辑。
相比摄影的“捕获”,剪辑更像是“创造”。你有一堆素材,可能是你自己拍的视频,可能是网上下载的片段,乱七八糟的。你的任务是把它们重新组织起来,讲一个故事,或者传达一种情绪。
软件?Premiere Pro(PR)、Final Cut Pro(FCPX)、DaVinci Resolve(达芬奇)…随便挑一个,哪个顺手用哪个。别听网上吵哪个最好,对你来说,能让你把想法变成现实的那个就是最好的。上手肯定难,各种面板、按钮、快捷键,跟天书一样。别怕!找个基础教程,从“怎么导入素材”、“怎么剪掉不要的部分”、“怎么添加音乐”这种最最基础的开始学。跟着教程一步一步操作,动手是王道。
剪辑的核心是节奏。什么时候镜头该切换?是快切营造紧张感?还是慢切展现平静?音乐太重要了!音乐就是视频的灵魂!找对音乐,你的视频就成功了一半。它能瞬间烘托气氛,引导观众的情绪。试着把一段素材配上不同风格的音乐,你会惊奇地发现效果天差地别。
然后是叙事。即使你只是剪个生活Vlog,也得想:我想让看的人感受到什么?是这次旅行的快乐?是这顿饭的美味?是某个瞬间的感动?围绕一个主题或情绪去组织你的素材。哪个画面先出现?哪个画面后出现?中间需要加点文字说明吗?需要留白吗?别把所有素材都堆上去,剪辑很多时候是做减法,把那些不重要的、干扰的信息都去掉。
再就是转场和特效。刚学剪辑的人容易犯一个错误:滥用转场和特效,恨不得每个镜头切换都来个酷炫效果。Less is more。大部分时候,一个简单的切(Cut)就是最好的转场。特效是用来服务的,是用来增强表达的,不是用来炫技的。想清楚你为什么需要这个特效,它能为你的视频增添什么。
摄影和剪辑,这俩简直是天生一对。你拍的时候心里得想着将来怎么剪。比如拍对话,多拍些反应镜头、特写,剪的时候选择余地就大。拍风景,想想将来是不是需要一些长镜头来交代环境,或者一些运动镜头来增加动感。剪辑也能反哺摄影。你剪的多了,就更知道什么样的素材好用,什么样的镜头拍了也没用,下次拍的时候效率就高了。
怎么进阶?多看,多练,多琢磨,多交流。
多看!去看优秀的摄影作品,去看不光是技术牛逼,更有想法的摄影师。去看不光是剪得流畅,更能打动人心的视频作品。看电影,看纪录片,看短片,看别人的Vlog。不是走马观花,要琢磨。这个镜头为啥这么拍?这段剪辑点为啥选在这儿?配乐为啥用这个?学着去拆解别人的作品。
多练!这是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。没有捷径。只有量变才能引起质变。相机不离手,软件不关掉。反复折腾。
多琢磨!拍砸了,剪废了,别灰心。坐下来,想想问题出在哪儿。是光线不好?是构图失误?是素材没拍够?是剪辑思路不对?复盘很重要。
多交流!把你的作品发给朋友看,发到网上,听听别人的意见。好的坏的都听着,保持开放的心态。有时候别人一句话就能点醒你。
这条路挺孤独的,尤其是刚开始,可能作品没人看,甚至自己都看不下去。别跟别人比,跟你昨天的自己比。今天拍的是不是比昨天好一点?这次剪的有没有比上次更流畅?找到那个让你愿意一直玩下去的理由。是为了记录生活?是为了表达情感?是为了分享美好?那个原始的动力,才是让你坚持下去的燃料。
别想着一步登天。从模仿开始,从简单开始。学着把照片拍清楚,颜色调舒服。学着把视频剪得流畅,配上合适的音乐。一点一点积累。这个过程本身就很有趣。
所以,别再纠结从哪儿开始,或者买什么设备了。现在!立刻!拿起你手边的拍照设备,打开你电脑里的剪辑软件,去拍,去剪!别犹豫,别害怕。大胆去试错。等你真正沉浸进去了,那些技术上的难题都会在实践中慢慢找到答案。享受这个过程吧!相信我,当你第一次拍出自己满意的照片,或者剪出一段让自己都鼻子一酸的视频时,那种感觉…会上瘾的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887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