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这事儿,真没一个标准答案。它不像装个QQ微信那么直白,点两下就完事儿。剪辑这玩意儿,更像学门手艺,得琢磨,得练。而且在Windows这个大平台,软件多得跟天上的星星似的,免费的,收费的,简单的,专业的…… 挑花了眼不说,每个软件脾气都不一样。
刚开始那会儿,我跟你讲,我也是一头雾水。听人说Windows自带了个啥影音制作?找了半天,发现版本不一样了,功能也不一样了。现在Windows 10/11里,照片应用里面倒是藏了个简单的视频编辑器,能剪裁、分割、加个文字、滤镜啥的,特别基础。如果你就是想把一个长视频剪短,或者把几个小片段拼一起,再放个背景音乐,那个确实能应付。操作也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,点一点,拖一拖,傻瓜式。可一旦你想玩点花活儿,比如加个炫酷的转场,或者精细地调整音频,甚至来点特效,那家伙,它就歇菜了,完全满足不了。所以,自带的这玩意儿,只能算是视频剪辑的扫盲工具吧。

稍微正经一点,免费又好用的有没有?当然有!而且惊喜还不少。像那个DaVinci Resolve,达芬奇!你听这名字,多艺术!这软件,牛得一塌糊涂,原本是做专业调色的,后来硬是把剪辑、特效(Fusion)、音频处理(Fairlight)全给整合进去了,成了个全能怪兽。它的免费版功能就已经强大到令人发指,很多小团队甚至用免费版就能干活儿了。色彩管理那叫一个专业,剪辑的效率也高。但问题来了,这玩意儿可不是谁都能伺候得了的。首先,它吃硬件,对电脑配置要求贼高,特别是显卡,没个像样的显卡,打开都费劲,更别提流畅剪辑了。其次,它的界面复杂,功能模块多,学习曲线相当陡峭。刚打开看到密密麻麻的按钮和面板,绝对能把新手劝退一大半。但如果你有台好电脑,又愿意花时间去啃硬骨头,达芬奇绝对是免费里的王者。
那有没有折中点的呢?免费,功能够用,没那么吃配置,界面相对友好?有!Shotcut就是这么一个存在。它完全免费开源,功能挺全乎,剪切、合并、转场、滤镜、字幕、导出各种格式,基本需求都能满足。界面虽然看着有点朴素,甚至可以说“复古”,但逻辑还算清晰。它不像达芬奇那么吃硬件,也不像那些专业软件那么复杂到无从下手。对于大部分刚入门,或者需求不是特别复杂的Windows用户来说,Shotcut是个非常值得尝试的选择。可能稳定性偶尔有点小毛病,但考虑到它是免费的,这些小瑕疵完全可以忍受。
当然,你预算够,追求效率和专业性,那Windows上的付费大佬们等着你呢。说起付费,Adobe Premiere Pro (PR)几乎是绕不过去的坎。它是行业标杆之一,功能那是没得说,生态系统完善,跟After Effects(AE做特效)、Photoshop(PS处理图片)、Audition(AU处理音频)无缝衔接,工作流非常顺畅。插件资源也多,社区庞大,遇到问题很容易找到解决方法。但PR是订阅制的,得按月或按年交钱,这是一笔持续的开销。而且它同样是个硬件杀手,对电脑性能要求不低,特别是处理高分辨率素材时。学习难度也属于中等偏上,想完全掌握它得花不少功夫。
还有像Vegas Pro(以前叫Sony Vegas),这软件也挺有历史了。它的轨道式剪辑操作逻辑跟PR有点不太一样,有些人觉得它上手比PR快?尤其是处理音频方面,感觉挺方便的。功能也够专业级别。它通常是买断制的,但也分不同版本,价格不菲。用户群体可能不如PR那么庞大,但依然有一批忠实用户。
你看,光是选软件,Windows上就有这么多路子。选哪个,真的取决于你的需求、你的预算,以及你的电脑配置。别想着一步到位,先想想自己主要想干啥:是只想剪掉视频开头结尾?还是想把好几个视频拼一起?还是想加音乐字幕特效?需求越明确,越容易选对工具。
选好了软件,然后呢?然后才是真正开始剪辑这码事儿。别以为就是把视频素材拖进去,点个“自动生成”就完事儿了。哪有那么美的事儿!
首先,把你的素材导进去。别一股脑儿全扔进去,最好先整理整理,建个文件夹,视频放一类,音频放一类,图片放一类。给文件起个好名字,方便查找。这一步看着不起眼,但素材一多,乱起来能让你崩溃!
然后,就是粗剪。这是个做减法的过程。把你拍的长长短短的素材,把那些废话、多余的镜头、抖到不能看的片段,统统“咔嚓”掉!就像雕塑,先把石头大体形状凿出来。这一步讲究的是效率,快速浏览,快速剪掉。把视频的主体框架搭起来。
接下来,是精剪。这就开始打磨细节了。调整每个镜头的长短,它们之间的衔接。哪个地方该留长点让观众看清楚?哪个地方要快节奏地闪过?这就是在找节奏感。有时候一个镜头多留一秒少留一秒,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。精剪是个很考验耐心的活儿。
再然后,就可以开始加点“料”了:转场、特效、字幕、配乐、调色……
转场:就是两个镜头切换时的过渡效果。别滥用!那些花里胡哨的转场,用多了只会让人觉得俗气。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切入切出,或者叠化(Cross Dissolve)就足够了,甚至硬切(Cut)是最常用也最自然的。
特效:给视频加点滤镜、运动效果、画中画等等。同样,适可而止。不是特效越多越好。要服务于内容,不是为了炫技。刚开始学,很容易一股脑把所有特效都试一遍,结果视频做得像个杂货铺。切记,Less is more(少即是多)。
字幕:如果你有旁白、对话,或者想给视频加点说明,字幕是必须的。这是个体力活儿,特别是视频长的话。现在有些软件有自动识别语音生成字幕的功能,能省不少事儿,但生成完了也得仔细检查和调整。
配乐:给视频选个合适的背景音乐,能极大地增强氛围和感染力。音乐选对了,视频瞬间高级起来;选错了,那叫一个尴尬。找音乐是个学问,还得注意版权问题,别随便用网上的流行歌曲,容易被告。有很多无版权音乐库可以去找。
调色:给视频画面调整颜色、亮度、对比度等,让画面的色彩风格更统一,更符合想要表达的情绪。比如想让画面看起来温暖,就偏黄偏红;想冷酷点,就偏蓝偏青。这玩意儿更是门深奥的学问,专业的调色师可是香饽饽。刚开始,用软件自带的滤镜或者简单的白平衡、曝光调整就行。
最后一步,也是关键一步:导出!你辛辛苦苦剪了半天,最后导出设置没弄对,前功尽弃!分辨率、帧率、码率、格式…… 这些参数每一个都影响最终视频的画质和文件大小。比如你想发到某个平台,得看看那个平台推荐什么格式和参数。选错码率,文件可能大得离谱或者画质渣得没法看。
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,剪辑这事儿就是个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。别怕犯错,谁不是从小白过来的?一开始剪得烂太正常了!多看别人的作品,多模仿,多尝试不同的软件功能。遇到问题了,别钻牛角尖,去网上搜搜,很多热心网友或者教程都能帮你。
在Windows上剪辑视频,可行性是完全没问题的,而且你的选择非常多。从免费的基础款到收费的专业级,总有一款适合你当前的阶段和需求。关键还是那句话:你的时间、你的耐心、你的投入,决定了你能把视频剪成啥样。别指望一蹴而就,慢慢来,享受把一堆杂乱素材变成一个有故事、有感觉的视频的过程。这成就感,可不是盖的!所以,别光问“怎么剪”,赶紧挑个软件,动手吧!剪坏了也没事儿,大不了再来一次。剪辑这玩意儿,就是个熟练工种,剪得多了,自然就有感觉了。加油!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88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