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真的,一个视频废掉,百分之八十的锅,都得让封面来背。你辛辛苦苦拍了几天,剪辑熬了好几个大夜,结果发出去,播放量两位数。那种感觉,简直比失恋还难受。问题出在哪?内容不好吗?不一定。很多时候,是你的封面,在茫茫视频流里,直接被用户的眼睛“自动过滤”了。
所以,别再问剪辑视频封面如何制作这种初级问题了。我们得换个思路,问:如何制作一个让用户的手指“不受控制”地戳进来的封面?

这玩意儿,与其说是技术,不如说是心理学。
首先,你得把脑子里那个“封面是视频内容的高度概括”的念头,给我,立刻,马上,扔进垃圾桶。大错特错!封面,它不是总结报告。绝对不是。它是你视频的脸,是你伸出去跟观众握手的那只手,还是带电的那种。它的唯一使命,就是在0.5秒内,抓住眼球,激发情绪,制造悬念。
我管这个叫“视觉锤”。像一枚钉子,“Duang”一下砸进用户的眼球里,让他停下来。
怎么砸?
第一招:情绪挂钩,尤其是放大的人脸。
人,天生就对同类的脸,特别是带有强烈情绪的脸,有极高的敏感度。你打开那些热门视频看看,是不是一半以上的封面都是一张巨大的人脸特写?惊讶、狂喜、疑惑、震惊……那种表情,一定要做到浮夸,做到极致。哪怕你在视频里只是微微一笑,在封面上,就得P成笑到裂开的样子。
别觉得假。用户在快速滑动屏幕时,根本没时间细品你的表演是否“真实”,他们只能接收到最强烈的那个情绪信号——“哇,这个视频看起来很刺激/很好笑/很震撼!”然后,点击就发生了。记住,封面上的表情,不是为了还原事实,而是为了传递信号。找一个视频里表情张力最大的瞬间,截图,放大,再用液化工具稍微夸张一下眼角、嘴角。相信我,效果拔群。
第二招:制造强烈的信息差和好奇心。
什么叫信息差?就是你展现了一个“果”,却没有说“因”。或者,你抛出了一个极其反常识的组合。
举个例子。你想做一个美食视频,评测一款很难吃的泡面。封面怎么做?
平庸的做法:放一碗泡面,旁边打上字“XX泡面评测”。——无聊,划走。进阶的做法:放一张你吃到那碗面时,眉头紧锁、表情痛苦的特写。——有点意思了,情绪有了。高手的做法:封面一半是你痛苦的表情,另一半是一碗看起来还挺诱人的泡面,中间用一个巨大的红色箭头或者问号连接,配上大字:“就这玩意儿?!花了我50块!”
看到了吗?这里面包含了情绪(痛苦)、冲突(看起来还行但反应巨大)、悬念(为什么这么难吃)、利益点(50块钱)。观众看到就会想:什么泡面这么神奇?到底有多难吃?我得进去看看。
这就是利用信息差把观众的好奇心挠得心痒痒。再比如,“用100个鸡蛋做蛋糕”的封面,别拍做好的蛋糕,拍你被100个鸡蛋包围,一脸懵圈的样子。“改造十年老房”的封面,别放改造好的精美图片,放改造前破烂不堪和改造后美轮美奂的强烈对比图,视觉冲击力拉满。
第三招:放弃美感,拥抱“大字报”式的暴力美学。
聊聊设计层面。很多新手做封面,总想做得“高级”、“有设计感”。用一些很漂亮的艺术字体,排版搞得跟杂志内页一样。我告诉你,这在手机屏幕上,就是灾难。
用户的手机屏幕就那么点大,你的封面在信息流里更是小得可怜。那些花里胡哨的设计,根本看不清!
封面的文字,第一要义是“清晰”,第二是“清晰”,第三还是TMD“清晰”。
想象一下,你的封面文字是给八十岁的老奶奶在三米开外看的。字体要用什么样的?黑体、思源黑体这种最简单粗暴的无衬线字体。字号要多大?能多大就多大,大到你觉得有点丑,那就对了。颜色呢?高饱和度、强对比。黄配黑、红配白,怎么扎眼怎么来。别跟我说什么莫兰迪色系,用户直接给你划过去了。
文字内容也要精炼,一句话点明视频最核心的看点、槽点或者爽点。比如“这绝对是我今年买过最值的XX!”,或者“新手做UP主,我踩过的5个天坑!”。用最口语化、最直接的语言,一击即中。
好了,心理学和设计原则聊完,我们说说具体用什么工具。
别迷信什么复杂的软件。PS(Photoshop)当然是天花板,功能强大,你想怎么P就怎么P。但如果不会,也别慌。现在很多在线工具和手机APP完全够用。
比如Canva(可画)、稿定设计这类网站,里面有海量模板,你把自己的图片和文字一套,稍微改改颜色字体,一个及格线以上的封面就出来了。非常适合新手。
手机上,PicsArt、黄油相机、美图秀秀,这些APP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。抠图、加字、调色、加贴纸,一条龙服务。你甚至可以躺在床上就把封面做完。
我的工作流通常是:1. 在剪辑视频时,看到有潜力的画面(表情夸张、动作有张力、物品奇特),就随手截图,多截几张备用。2. 把这些截图导入PS,先进行调色,拉高对比度和饱和度,让画面更“亮眼”。3.抠图。把主体人物或者物品抠出来,背景可以适度模糊,或者干脆换一个纯色/有视觉冲击力的背景。突出主体,这是关键。4. 加上“大字报”风格的标题文字。我会尝试不同的文案和排版,看看哪个更有冲击力。5. 最后一步,也是很多人忽略的:缩小预览。把做好的封面缩到手机上信息流里真实显示的那么大,看看文字还清不清晰,主体还突不突出。如果看不清,就返回去继续放大、加粗、改颜色。
总而言之,剪辑视频封面如何制作这个问题的核心,从来都不是你会用多少种工具,掌握多少种设计技巧。而是你能不能放下创作者的“矜持”,真正站在一个毫无耐心的普通用户的角度,去思考:
什么样的画面,能让我在一秒之内,肾上腺素飙升,产生一探究竟的冲动?
别再纠结好不好看了,去琢磨它能不能“骗”人点进来。这,才是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267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