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剪辑的视频如何导出?保姆级教程,小白也能秒懂的高清导出设置

搞定了。终于。轨道上那些花花绿绿的素材,经过你无数个夜晚的爆肝,终于变成了一条完整的片子。激动的心,颤抖的手,就差最后一步了——导出。然后呢?然后就卡住了。别慌,今天咱们就把pr剪辑的视频如何导出这个事儿,从里到外扒个底朝天,让你以后导出视频比点外卖还熟练。

忘了那些教科书上说的“文件-导出-媒体”吧,太慢了。直接记住这个快捷键:Ctrl+M(Windows)或者Cmd+M(Mac)。按下去,那个让你既爱又恨的导出设置窗口就弹出来了。

pr剪辑的视频如何导出

我跟你讲,新手最容易懵圈的就是这个界面,密密麻麻全是选项,看着就头大。但其实,95%的情况下,你只需要关注几个核心的地方。咱们一个一个来。

格式:你的视频要穿什么“衣服”出门?

看到那个大大的“格式”下拉菜单了吗?这里面花里胡哨的东西很多,但你的眼睛只需要找到一个名字:H.264

对,就是它。记住这个名字。H.264是目前互联网视频的绝对霸主,是视频界的“普通话”。无论你是要上传到B站、抖音、微博,还是发给客户、朋友,选它准没错。它的牛逼之处在于,能在保证画质还不错的情况下,把文件大小压到最小,专业术语叫“压缩率高”。你总不希望一个5分钟的视频导出来有几十个G吧?那传起来不得等到地老天荒。所以,别犹豫,格式就选H.264

预设:偷懒的艺术,但要偷得明白

格式下面是“预设”。这玩意儿是Adobe给你准备的各种“套餐”,比如“匹配源-高比特率”、“匹配源-中等比特率”,还有各种平台的专用预设,像YouTube 1080p、Vimeo 4K等等。

对于刚上手的朋友,我最推荐的,也是我自用的万金油选项,就是“匹配源 – 高比特率”

“匹配源”是啥意思?就是你的视频分辨率、帧率这些基础信息,它会自动按照你序列(就是你剪辑的那个时间线)的设置来,你不用自己再去瞎调了。比如你的序列是1920×1080,25帧,它导出来就是这个规格。省心!

“高比特率”呢?这个咱们后面细说,但简单理解就是,它给你的画质预设了一个比较高的、能打的底子。

所以,最无脑、最不容易出错的操作就是:格式选H.264,预设选“匹配源 – 高比特率”。然后直接拉到最下面点“导出”,其实就已经能得到一个相当不错的视频了。

但如果你想让你的作品更精致,或者对文件大小有特殊要求,那咱们就得往深了聊聊。

视频的心脏:比特率设置

点开预设下方的“视频”选项卡,往下拖,你会看到一个叫“比特率设置”的东西。这玩意儿,比特率,直接就决定了你视频的胖瘦(文件大小)和脸蛋好不好看(清晰度)。

比特率越高,画面信息量就越大,视频就越清晰,但文件也越大。反之亦然。

这里有几个关键选项:

  • 比特率编码: 你会看到VBR和CBR。无脑选 VBR 就行了。CBR是“恒定比特率”,就是不管你画面是复杂的打斗场面还是纯黑屏,它都用固定的码率去编码,有点傻。而VBR是“可变比特率”,它很聪明,会根据画面的复杂程度动态调整码率,复杂的地方多给点,简单的地方少给点,既省空间又保画质。
  • VBR, 1次和VBR, 2次: VBR里面还有两个选项,1 pass 和 2 pass。可以理解为“扫描一遍”和“扫描两遍”。 VBR, 2次传递 会先对你的视频进行一次完整的分析,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压缩,这样它对画面的判断会更精准,压缩效果也更好。缺点是,导出时间会翻倍。我的建议是,如果你的片子非常重要,是你的作品,或者要给重要客户,而且你不赶时间,那就果断选择 VBR, 2次 ,用时间换画质,绝对值。如果只是个草稿或者日常分享, VBR, 1次 足够了。
  • 目标比特率和最大比特率: 这就是具体设置数值的地方了。当选择VBR 2次时,这两个选项才最有意义。

    • 目标比特率 是你希望的平均码率。
    • 最大比特率 是允许它在处理复杂画面时飙到的最高码率。

    那么,数值到底设置多少合适?这里没有绝对标准,但我给你个实用的参考范围,基本够用了:* 1080p (1920×1080) 视频: 如果是发B站这种平台, 目标比特率 设置在 10-15 Mbps 左右就非常清晰了, 最大比特率 可以给到 20-25 Mbps 。别太低,不然平台二次压缩后画质会很惨。* 4K (3840×2160) 视频: 4K对码率要求高得多。 目标比特率 建议至少 30-50 Mbps 最大比特率 可以拉到 60-80 Mbps 。别在这里抠抠搜搜的,不然你的4K看起来可能跟1080p没啥区别。

两个必须勾选的“神仙”选项

在比特率设置的下方,还有两个不起眼但极其重要的复选框,找到它们,勾上!

  1. 使用最高渲染质量: 这个还用解释吗?都叫“最高质量”了,你为什么不勾?勾上它,PR会在处理缩放、运动等效果时,用更牛逼的算法,让你的画面细节更锐利、更干净。虽然会稍微增加一点点导出时间,但这个性价比,爆了!必须勾!
  2. 以最大深度渲染: (Render at Maximum Depth) 这个选项,尤其在你做了比较复杂的调色,或者素材本身是10-bit以上的时候,一定要勾上。它能让色彩过渡更平滑,避免出现色阶断层。信我,这个选项点上就对了。

最后一步:命名与导出

所有设置都搞定后,别忘了点击“输出名称”那里,给你的宝贝视频起个好听的名字,选一个好找的保存位置。

然后,你面前有两个选择:

  • 导出: 直接点击右下角的“导出”按钮。PR会占据你的整个软件界面开始渲染,你啥也干不了,只能盯着进度条发呆。
  • 队列: 我更推荐这个。点击“队列”按钮,会自动启动一个叫 Adobe Media Encoder 的软件。你的导出任务会扔到这个软件里排队。好处是,你可以把任务扔给它之后,就切回PR继续剪辑下一个项目,或者干点别的,让它在后台默默工作。这才是专业剪辑师的工作流!

现在,你只需要泡杯咖啡,或者刷刷手机,等待进度条跑完。当听到那声清脆的“叮”,恭喜你,你的大作正式诞生了。这就是关于pr剪辑的视频如何导出的全部核心秘密,它不复杂,只是需要你理解背后那几个关键参数的意义。多导几次,把这些设置玩熟了,你就能随心所欲地控制你视频的清晰度和大小,成为一个真正的掌控者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2620.html

Like (0)
Previous 15分钟前
Next 12分钟前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