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必看!手把手教你怎样用剪辑剪视频,告别小白

我跟你说,每次有人问我“怎样用剪辑剪视频”,我脑子里都不是先蹦出什么软件、什么快捷键。都不是。

我脑子里冒出来的,是一个画面:一个堆满了各种视频片段的文件夹,文件名乱七八糟,像打翻了的乐高积木。然后是一条空空如也的时间线,黑漆漆的,像个无底洞,盯着你,仿佛在嘲笑你的不知所措。

怎样用剪辑剪视频

这才是每个新手,甚至很多老手,最开始要面对的真正敌人——混乱和迷茫。

所以,咱们今天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。我就当你是我的一个朋友,刚买了相机,拍了一堆东西,兴冲冲地跑来问我:“哥们儿,接下来咋整?”

第一步,先别碰软件,做个“场记”

你没听错。在把任何东西拖进剪辑软件之前,请你,拜托你,先整理你的素材

这是我用血泪换来的教训。想当年,为了找一个三秒钟的空镜头,我在几百个“MOV_001”、“DJI_002”这样的文件里翻了整整一个下午,那种抓狂,想把硬盘砸了的心都有。

所以,学聪明点。

建几个文件夹,清清楚楚地标上:“A机位”、“B机位”、“航拍”、“采访录音”、“背景音乐”、“音效”。然后,把你的素材像归类衣服一样,一个个放进去。

更绝一点的,是打开一个记事本,或者直接给文件重命名。把那些你觉得“哇,这个镜头绝了”的片段,标记出来。比如“夕阳下奔跑_黄金镜头.mp4”。

这个过程,我们行话里叫“扒素材”。它一点都不酷,甚至很枯燥。但相信我,这能为你后面节省至少一半的时间和无数的脑细胞。你是在给你未来的自己铺路。

第二部,选一把顺手的“刀”

现在可以聊软件了。市面上的视频剪辑软件,五花八门,跟武侠小说里的兵器谱似的。

  • 给手机玩家/纯小白: 剪映 。别笑,它真的很强大。自动踩点、智能字幕,一键套模板。如果你就是想快速搞个Vlog发发朋友圈,它就是你的屠龙刀,简单粗暴,贼好使。
  • 给想正经入门的PC玩家: 达芬奇(DaVinci Resolve) 。我为什么首推它?因为 免费 !它的免费版功能已经干翻了市面上90%的付费软件,尤其是它的 调色 模块,那是好莱坞级别的,行业标杆。界面可能一开始有点唬人,但B站上大把的免费教程,啃下来,受益终身。
  • 给行业标准看齐/不差钱的: Adobe Premiere Pro (简称PR)。这是电视台、工作室用得最多的。功能全面,插件生态无敌,跟Adobe家的其他软件(比如AE、PS)联动丝滑。缺点就是按月订阅,有点肉疼。
  • 给苹果全家桶用户: Final Cut Pro (简称FCPX)。苹果亲儿子,优化逆天,在Mac上跑起来如丝般顺滑。磁性时间线的设计,有人爱死有人恨死。买断制,一次投入。

我的建议是:如果你是Windows电脑,又想以后走得远一点,直接从达芬奇开始。别怕难,难的东西才让你成长。

第三部,开始“搭骨架”——欢迎来到粗剪地狱

好了,素材整理完了,软件也装好了。现在,我们正式进入剪辑的核心。

把所有你可能用到的素材,一股脑儿地,按照你脑子里故事的大概顺序,扔到时间线上。

对,你没看错,就是扔上去。

这个阶段叫粗剪。它的唯一目的,就是搭建故事的框架。别去管什么精细的卡点,别去管什么炫酷的转场,也别在乎某个镜头是不是长了零点几秒。

你的任务只有一个:

把那些拍糊了的、说错话的、镜头晃得像地震的、没用的长镜头……一刀下去,毫不留情地砍掉。保留下来的,是那些能把你的故事讲清楚的核心部分。

这个过程可能会很痛苦,你会发现自己拍了一堆废片。没关系,这是必经之路。

完成粗剪后,你的时间线可能看起来依然很丑,像个没装修的毛坯房。但是,它已经有了一个故事的轮廓。你可以从头到尾看一遍,然后问自己:“这个故事,我能看懂吗?”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恭喜你,最难的一步已经过去了。

第四部,注入灵魂——精剪、调色和声音

粗剪是搭骨架,精剪就是长血肉。

现在,你要开始抠细节了。

  • 节奏与情绪: 为什么有的视频看着爽,有的看着困?就是节奏。把镜头切换的点,卡在音乐的鼓点上,或者人物动作的节点上。一个长镜头突然接一个快速的闪切,情绪马上就不一样了。多试试,用你的直觉去感受。这里没有绝对的公式,全凭感觉。
  • 调色: 调色 不是简单地加个滤镜。它是给视频化妆,是定义情绪的画笔。想表达温暖回忆?色调偏黄偏暖。想表达科技、冷静?色调偏蓝偏冷。别下手太重,搞得人脸都变色了。记住, 调色 是为了服务于内容,而不是炫技。
  • 声音设计,重中之重! 我要加粗强调, 声音设计 !新手最容易忽略,也最致命的一点!一个视频,画面差点还能看,声音炸了或者空洞无物,观众会立刻关掉。
    • 背景音乐(BGM): 找一首符合视频情绪的音乐,它的作用是奠定基调。
    • 音效(SFX): 这是点睛之笔!一个开门的吱呀声,一个键盘的敲击声,一阵环境里的风声…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,能瞬间让你的视频变得“真实”,有沉浸感。去网上找一些音效包,你会发现新大陆。
    • 人声处理: 如果有采访或者旁白,一定要处理干净,音量要适中,不能被背景音乐压过去。

第五部,穿衣戴帽——字幕、转场和导出

到这一步,你的视频已经基本成型了。

  • 字幕: 现在是短视频时代,加 字幕 是基本操作,方便在静音环境下观看。别用太花哨的字体,清晰易读是第一原则。
  • 转场和特效: 少即是多。除非你是做特效视频的,否则那些花里胡哨的翻转、叠化、闪白,能不用就不用。最常用也最高级的转场,就是硬切。偶尔用一两个简单的淡入淡出,就足够了。
  • 导出: 最后一步,把你的作品渲染出来。通常选择MP4格式,H.264编码,码率根据你的平台要求来设置。比如B站,1080P视频,码率设置在8000-10000kbps就足够清晰了。

把视频导出来的那一刻,你会有一种奇妙的成就感。

说到底,怎样用剪辑剪视频?它不是一个技术问题,而是一个思维问题。它是一种叙事的艺术,是用画面和声音去讲故事、去表达情绪的能力。工具永远在变,但这种“剪辑思维”是内核。

别怕犯错,别怕剪得烂。我剪的第一个视频,现在回头看,简直是灾难。但没有那个灾难,就没有现在的我。

所以,打开你的电脑,把那些乱七八糟的素材拖进去。

开始你的第一次“破坏”吧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2459.html

Like (0)
Previous 1分钟前
Next 2022-12-14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