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猜,你的手机或者硬盘里,肯定塞满了各种视频素材。旅行拍的风景,跟朋友胡闹的日常,给自家猫主子拍的特写……一大堆,乱糟糟,心里想着“总有一天我要把它们剪成一个超酷的Vlog!”结果呢?点开文件夹,两眼一抹黑,然后默默关掉,继续刷短视频。
你是不是也这样?别怕,几乎所有新手都是从这个“懵圈”状态开始的。新手怎么剪辑视频教程这个问题的核心,其实不是教你按哪个键,而是帮你建立一套流程和思维。今天,我就不跟你扯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,直接上点“人话”版的干货,让你从一堆杂乱无章的素材里,捞出一个能看、甚至能让人点赞的视频。

先把脑子里的“导演梦”放一放,当个“拼图玩家”
很多人一上来就想搞个大片,又是蒙太奇又是高级转场。打住!你现在最需要做的,不是当诺兰,而是当一个拼图玩家。你手里的素材,就是一堆零散的拼图。你的任务,是把它们按照一个大概的逻辑,拼凑起来,能看清是个啥就行。
这个过程,我们行话叫剪辑思维的建立。说白了就是:你想讲个什么事?
哪怕是拍猫,你也可以有个主线。比如“我家猫懒惰的一天”,那你的主线就是从它早上睡不醒,到中午晒太阳,再到晚上打呼噜。有了这个主线,你就知道哪些素材是“主角”,哪些是“边角料”了。先别管好不好看,先把故事线捋顺。
工具选择:别再问了,就它了!
“我该用什么剪辑软件?”——这是我被问过八百遍的问题。
听我一句劝:如果你是纯新手,电脑端就用“剪映专业版”,手机端就用“剪映”。
别去碰Premiere,别去碰Final Cut,也别去碰DaVinci。那些是屠龙刀,你现在连杀鸡都费劲,拿那玩意儿干嘛?只会让你从入门到放弃。剪映,免费,功能对新手来说绰绰有余,而且巨简单,界面跟你刷抖音一样熟悉。等你真的把剪映玩透了,觉得它限制了你的才华,再考虑升级装备,那时候你自然知道该选哪个。
实战流程:四步走,闭着眼都不会错
好了,思维有了,工具也有了,咱们开干。别慌,跟着我的节奏来。
第一步:整理素材,这是最重要却最容易被忽略的!
想象一下,你要做饭,结果米、面、油、盐、蔬菜、肉全都堆在一个盆里,你还做得下去吗?剪辑也一样。
在开始前,新建一个总文件夹,比如“我的第一个Vlog”。在里面,再新建几个子文件夹:【视频素材】、【音频素材】(背景音乐、音效)、【图片/其他】。把你这次要用的所有东西,分门别类地放进去。这一步能救你的命,相信我。
第二步:粗剪——把能用的都扔上去!
打开剪映,把【视频素材】文件夹里的所有视频,一股脑儿全拖到时间线上。然后,开始“砍”。从头到尾看一遍,把那些抖得像帕金森的、没对上焦的、废话连篇的,统统砍掉。
怎么砍?很简单,用分割工具(快捷键通常是Ctrl+B),在不想要的部分前后各切一刀,然后选中中间那段,删掉。
这一步的目标是:只保留“能用”的片段,并按照故事的时间顺序,大致排列好。现在你的视频可能还很粗糙,跳来跳去,没关系!我们已经把骨架搭好了。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粗剪。
第三步:精剪——给你的视频注入节奏和呼吸
粗剪是搭骨架,精剪就是长肌肉。现在,你要再仔细看一遍你的时间线。
- 调整顺序: 有没有哪个镜头换个位置,感觉会更顺畅?
- 卡点: 如果你想做一个踩点视频,现在就可以开始找 背景音乐 了。把音乐拖进来,听鼓点、听节奏,把画面的切换点对准音乐的节拍点。光是做到这一点,你的视频质感就能提升80%。
- 控制节奏: 一段平淡的叙事,是不是可以剪得快一点,用几个快速闪过的镜头来表现?一个情绪高潮,是不是可以放慢速度,或者给一个长镜头?这就是剪辑的“呼吸感”。别让你的视频从头到尾一个节奏,观众会睡着的。
- 加入B-roll(补充画面): 这是新手进阶大神的关键一步。什么是B-roll?比如你在说话,这是主画面(A-roll)。这时候,为了避免观众看你一张大脸看腻了,可以切一些你正在描述的东西的画面,比如你提到的那本书的特写、那杯咖啡的特写。这些补充画面就是B-roll。它能极大地丰富你的视频内容,还能帮你掩盖A-roll里说错话、或者镜头衔接不上的尴尬。
第四步:包装——化妆、穿衣、戴首饰
骨架和肌肉都有了,现在该“化妆”了。
- 声音!声音!声音!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。视频的体验,一半来自画面,一半来自声音。
- 背景音乐(BGM) :选一首符合视频情绪的音乐。记住,去一些无版权音乐网站找,不然可能会有版权纠纷。音乐的音量要调低,不能盖过人声。
- 音效(SFX) :一些转场、或者好笑的地方,加上“biu~”、“啊?”之类的 音效 ,趣味性立刻就上来了。
- 调色: 别想得太复杂。剪映里有很多现成的滤镜(现在叫“模板”),选一个你觉得顺眼的套上就行。就像手机P图一样简单。它能统一你不同设备、不同光线下拍摄素材的色调,让视频看起来更“整”。
- 字幕: 这是体力活,但必须做。现在大部分人都是静音看视频的,没有字幕,人家根本不知道你在说啥。剪映有“智能识别字幕”功能,一键生成,你只需要校对一下错别字就行,简直是懒人福音。
最后,也是最关键的一点
完成比完美重要。
你的第一个作品,它很可能不完美,甚至有点烂。但是,你必须完成它,然后导出来,发布出去(哪怕是仅自己可见)。这个从0到1的过程,带给你的经验和成就感,比你看一百个教程都有用。
别怕犯错,剪辑就是一个不断试错、不断修改的过程。今天你觉得这个转场很酷,明天可能就觉得它土掉渣。这说明你在进步。
所以,别再收藏了。现在,就打开那个被你冷落的素材文件夹,按照我说的,动手去做。当你把那个写着“导出成功”的视频文件点开时,那种感觉,妙不可言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39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