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?辛辛苦苦拍了一条横版的绝美风光,结果往抖音、小红书上一发,嚯,上下两条粗壮的黑边,把你的得意之作挤兑成了一个可怜巴巴的小方-块儿,观众手指一划就过去了,连个赞都懒得给。或者,你拿手机竖着拍了一段Vlog,想传到B站或者YouTube上,结果左右两边又是那两条熟悉的黑边,像个牢笼,把你鲜活的画面给囚禁了。
你就说,糟心不糟心?

这背后作祟的,就是视频比例。搞不懂它,你做的视频永远都差那么点儿意思。今天,咱就来把怎么剪辑视频比例这件事儿给掰扯得明明白白。别指望我给你讲什么枯燥的理论,咱就聊大白话,聊怎么上手干,让你看完就能自己动手折腾。
别被吓到,视频比例就是个“相框”
视频比例,或者叫“宽高比”“画幅比”,说白了,就是你视频画面的“形状”。是胖胖的,还是瘦瘦的。
你得记住几个常见的“神秘代码”:
- 16:9 : 这是最最最常见的横屏比例。你的电脑显示器、家里的电视、B站和YouTube的常规视频,基本都是这个“胖长方形”。它是绝对的主流,视野开阔,特别适合展现大场面。
- 9:16 : 把16:9竖过来,就是它了。这是移动时代的绝对霸主。抖音、TikTok、微信视频号、Instagram Reels、YouTube Shorts……但凡是让你上下刷的短视频平台,清一色都是这个“瘦高个”。它天然就是为手机竖屏观看而生的,沉浸感一级棒。
- 1:1 : 正方形。早期的Instagram最爱它,现在也常见于一些平台的信息流广告或者特定风格的帖子。给人一种稳定、复古、聚焦的感觉。
- 4:3 : 稍微有点年代感的比例,老式电视机就是这个形状。现在用得少了,但有些文艺复古风的创作会故意用它。
- 2.35:1 : 这个你可能不常用,但一定见过。电影院里那种超宽的银幕,就是这个比例。非常有电影感,但用在日常视频里,上下黑边会非常夸张。
搞清楚这些,你就成功了一半。因为怎么剪辑视频比例的第一步,不是去动视频,而是先想清楚:我的视频,最终要发到哪里去?
给B站做视频?那就建一个16:9的工程。给抖音做视频?那二话不说,直接上9:16。
这个思路,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命脉。
实战操练:三大招“驯服”不听话的画面
好了,现在我们知道了目标。可问题是,我手里的素材跟我的目标比例不一样啊!比如,我用相机拍的16:9横屏素材,非要做成9:16的竖屏视频,怎么办?
别慌,这才是剪辑的乐趣所在。这里给你掏出我的三板斧,主流的剪辑软件,比如剪映、PR(Premiere Pro)、达芬奇,操作逻辑都大同小异。
第一招:简单粗暴,放大裁剪
这是最直接,也是最常用的方法。
操作起来简单到不行:1. 先创建一个9:16的序列(或者叫项目、画布,反正就是那个最终的竖屏框框)。2. 把你的16:9横屏素材拖进去。3. 你会看到,画面正好卡在中间,上下都是黑的。4. 选中这个素材,找到“缩放”(Scale)或者“大小”的选项,直接把它放大,直到画面的左右两边刚好撑满整个竖屏的框。
搞定。
优点:满屏,没有黑边,视觉冲击力强。缺点:你的画面被裁掉了啊喂!原本横屏画面左右两边的内容,就这么没了。如果你的主体刚好在画面正中间,那还好。但如果是一个双人对话,两个人一左一右,这么一裁,可能就只剩半张脸了。所以用这招之前,你得先看看裁掉的部分是不是重要的信息。
第二招:背景填充,模糊大法
当你觉得直接裁剪太可惜,损失的画面太多时,这一招就派上用场了。它几乎是现在所有横屏转竖屏的“官方”解决方案。
操作稍微多一步:1. 还是在那个9:16的竖屏序列里,把你的16:9素材拖进来,先别动。2. 复制这个素材,现在你有两层一模一样的素材叠在一起。3. 选中下面那一层素材,把它等比例放大,直到完全填满整个9:16的屏幕。4. 给这个被放大的底层素材,添加一个“高斯模糊”(Gaussian Blur)的效果,把模糊值拉大,让它变得朦朦胧胧。5. (可选)你还可以稍微降低一点底层素材的亮度和饱和度,让它更“退后”,不抢戏。
这样一来,你的主画面还是完整的,上下空出来的黑边部分,被一个模糊的、动态的背景给填满了。
优点:保留了完整的原始画面,解决了黑边问题,而且看起来还挺高级。缺点:看多了有点审美疲劳,但确实是个万无一失的安全牌。
第三招:创意拼贴,重塑构图
这一招,才是从“剪辑工”走向“创作者”的关键。谁说一个屏幕里只能有一个画面?
你可以把原始的16:9画面缩小一点,放在竖屏的中间或者上半部分。然后在空出来的下方区域,大做文章!
- 加字幕 :把字幕做成漂亮的花字、标题栏,放在下面,既能补充信息,又能平衡构图。
- 加相关素材 :比如你正在讲解一个产品,可以把产品的特写镜头、参数图片,拼贴在主画面的下方。
- 上下分屏 :干脆把两个横屏素材,一个放上面,一个放下面,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风格。
这种方法,考验的是你的网感和设计能力。它把视频比例的限制,变成了一个让你发挥创意的舞台。你不再是被动地去适应那个9:16的框,而是主动地去利用和设计这个空间。
优点:极具创意和个人风格,信息密度高,能让你的视频在信息流里脱颖而出。缺点:需要花更多心思去设计和排版,不是无脑操作。
临门一脚:几个让你少走弯路的“碎碎念”
- 从源头解决问题 :如果你一开始就知道这个视频是要发抖音的,拜托,直接用手机竖着拍吧!前期多想一秒,后期少加班一小时。这比任何剪辑技巧都来得实在。
- 注意“安全区” :尤其是在做 9:16 视频时,要记住,平台的界面会占据屏幕的上下和右侧一部分区域(比如点赞、评论、标题、进度条)。千万别把重要的字幕或者核心画面元素放在这些犄角旮旯里,不然就会被无情地遮挡。把它们往中间收一收,留出“安全边距”。
- 别为了满屏而满屏 :有时候,保留一点黑边,或者像电影那样故意做成宽屏,反而是一种独特的风格。规则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先掌握规则,再打破规则。
说到底,怎么剪辑视频比例,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,它更是一个沟通问题。你在用画面的形状,去告诉观众:“嘿,我这个视频是为你现在的观看设备量身定做的。” 这种对观众的尊重和体贴,远比你炫酷的转场和特效,更能赢得他们的好感。
现在,打开你的剪辑软件,把之前那个被黑边困扰的视频拖进去,试试我说的这几招。去驯服那个框,别再让它限制你的表达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213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