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来了,这个问题,感觉就像每个刚摸到Premiere Pro门槛的朋友,都会虔诚地问一句:“大师,请问……这字幕,咋整?” 真的,这问题就跟学开车问“方向盘怎么打”一样,基础,但又无比重要。少了字幕,你辛辛苦苦剪出来的片子,在地铁上、在办公室摸鱼的场景里,基本就是个哑剧,传播效果直接腰斩。
所以,今天我就不跟你扯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了,直接上干货,把我在剪辑台前熬了无数个夜总结出来的几种PR视频剪辑上怎么加字幕的方法,掰开了揉碎了,讲给你听。

第一种:原始、粗暴,但绝对可靠——“文字工具”手动大法
这是最老派,也是最直接的方法。我刚入行的时候,那会儿PR的智能功能还跟个“智障”似的,我们加字幕,全靠一双勤劳的手和一个耐磨的鼠标。
具体操作?简单到发指。
- 在你的工具栏里,找到那个大写的 “T” 图标,那就是 文字工具 。别告诉我你找不到,找不到的现在就关掉文章去面壁。
- 点了它,你的鼠标光标会变成一个带着输入框的样子。直接在节目监视器(就是你预览视频的那个窗口)上,对着画面“咔”就是一下,然后就可以开始你的“码字”之旅了。
- 打完一句,你会看到在时间轴上多出来一个粉紫色的素材条,这就是你的字幕。你可以像拖动视频素材一样,拉长它、缩短它,决定它在哪个时间点出现,持续多久。
打完一句,下一句呢?重复上述操作。没错,就是这么朴实无华。
调整样式怎么办?选中你刚创建的字幕条,然后把你的视线移到“效果控件”或者“基本图形”面板。在这里,你可以像在Word里一样,疯狂调整字体、大小、颜色、描边、阴影……等等等等。想让字幕醒目点?加个粗,再来个黑色的描边,底下再垫个半透明的黑色背景条,齐活儿!这套“骚操作”我们行话叫“描边底板一条龙”,专治各种看不清。
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自由度极高,你想让字幕在哪儿,它就在哪儿,想让它长啥样,就长啥样。缺点嘛……但凡你的视频超过三分钟,对话密集一点,你就会体验到什么叫“指尖修行”,什么叫“重复的艺术”。一句一句地敲,一句一句地对口型,做到后面,你会开始怀疑人生。
所以,这种方法,我只推荐给那些做短视频、Vlog,或者只需要加几个标题、注释的朋友。长片子你要是还这么干,我敬你是条汉子。
第二种:时代的眼泪,Adobe的良心——“自动字幕”功能
终于,Adobe的工程师们大概是听到了我们这群剪辑师午夜的哀嚎,推出了革命性的功能——语音到文本(自动字幕)。
这玩意儿,简直就是我等“懒人”的福音,直接把生产力从石器时代拉到了工业革命。
它的逻辑很简单:PR自己去听你的视频里的人在说什么,然后自动生成文字稿,你再一键把文字稿变成时间轴上对得整整齐齐的字幕条。
听着是不是很梦幻?操作起来更梦幻:
- 在顶部菜单栏找到 “窗口” ,下拉列表里找到并勾选 “文本” 。这时你的工作区会“DUANG”地弹出一个“文本”面板。
- 在“文本”面板里,你会看到一个选项叫 “转录序列” 。点它!
- PR会问你一些细节,比如语言( 一定要选对普通话! ),是否要识别不同说话人等等。选好之后,点击“转录”。
- 然后?然后你就可以去泡杯咖啡,或者上个厕所了。PR会开始在后台疯狂分析音频。这个过程取决于你视频的长度和电脑的性能。
- 等它跑完,你会看到面板里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文字,而且还带时间戳。这就是AI听写出来的初稿。
重点来了!AI不是神,它只是个很努力但偶尔会犯傻的实习生。所以,你必须,必须,通读一遍它生成的文稿,把错别字、识别错误的词语、标点符号都改过来。尤其是遇到一些人名、地名、专业术语,AI翻车的概率极高。
校对完毕后,点击文本面板上方的“创建字幕”(那个“CC”图标)。PR又会弹出一个设置框,让你设置字幕的最大长度(一行显示多少个字)、持续时间等等。这里我的个人建议是,最大长度别太贪心,一行字太长,观众眼睛会抽筋的。一般设置在15-20个字左右比较舒服。
点击“创建”,见证奇迹的时刻就到了。你会看到你的时间轴上,瞬间多出了一条满满当当的字幕轨道,所有的字幕都按照说话的时间点,自动切分、对齐!
那一瞬间的快感,不亚于夏天喝到第一口冰可乐。
从此,PR视频剪辑上怎么加字幕这个问题,从一个体力活,变成了一个校对的脑力活。虽然还是要花时间,但效率,天差地别。
第三种:专业流程,团队协作的利器——导入SRT字幕文件
有时候,你会遇到更专业的制作流程。比如,有专门的文稿团队或者翻译团队,他们会给你一个后缀是.srt或.ass的文件。这玩意儿就是标准化的字幕文件,里面包含了每一句字幕的文本和精确到毫秒的时间码。
这时候,你就不需要自己动手敲,也不需要AI去听写了。
你要做的,就是把这个现成的字幕文件“请”到你的PR项目里来。
操作依然简单:
- 直接在顶部菜单栏选择 “文件” -> “导入” ,然后找到你的那个 .srt 文件。
- 或者更野蛮一点,直接把 .srt 文件从你的文件夹里拖到PR的“项目”面板里。
导入后,这个字幕文件就会像一个视频素材一样躺在你的项目面板里。你只需要把它从项目面板拖到时间轴上,放在所有视频轨道的最上方,它就自动和你的画面合体了。
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精准、高效,特别适合多人协作的项目。比如做电影、纪录片,或者给外语视频配中文字幕,基本都是这个路子。你甚至可以把PR里的字幕导出为SRT文件,交给别人去翻译或者校对,然后再导回来。
聊聊样式,让你的字幕“活”起来
不管你用哪种方法加上了字幕,光有文字是不够的。一个好的字幕,本身就是视觉设计的一部分。
前面提到过,调整字幕样式主要阵地在“基本图形”面板。当你选中时间轴上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字幕条时,这个面板就会被激活。
在这里,我给你几个我常用的美化小贴士:
- 字体选择 :别再用万年不变的“宋体”和“黑体”了,真的很呆板。去网上找一些免费可商用的字体,比如“思源黑体”、“站酷快乐体”等等,能让你的视频气质瞬间提升一个档次。
- 描边和阴影 :这是为了让字幕在任何背景下都能被看清。白色字幕配上细细的黑色描边,几乎是万能搭配。阴影则能增加字幕的立体感,让它和画面分离开。
- 创建主样式 :这是一个能救你命的功能。当你在“基本图形”面板里调好一个你非常满意的字幕样式后,可以在“主样式”那里点击“创建样式”,给它起个名字,比如“我的专属采访字幕”。之后,你就可以一键把这个样式应用到所有的字幕条上,实现全局统一,再也不用一条一条去调整了。这才是 真正意义上的效率 !
所以,你看,PR视频剪辑上怎么加字幕,根本不是一个单选题。它更像是一个工具箱,里面放着锤子、螺丝刀和电钻。面对不同的“螺丝”,你要选择最顺手的那个工具。
是选择手动敲字的“慢工出细活”,还是拥抱AI的“一键生成”,亦或是采用工业化的“SRT流程”,完全取决于你的项目需求、视频时长和……你的耐心。
但无论如何,请记住,字幕不仅仅是文字的搬运工。它是你与观众沟通的桥梁,是你情绪表达的延伸,是你作品专业度的体现。多花点心思在上面,你的片子,会感谢你的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202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