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真,每次在后台或者朋友聚会上,被人小心翼翼地问起“哎,你说现在剪辑短视频挣钱吗?”这个问题,我都有种恍惚感,仿佛时光倒流回了三四年前那个遍地是黄金的草莽时代。
那时候?那时候当然挣钱。挣大钱。

我认识的一个哥们,最早一批玩抖音图文的,就是那种几张图片配上罐头音乐和AI配音的,他连剪映都用得磕磕绊绊,靠着批量生产,一个月流水能做到六位数。你敢信?就那种现在你刷到都会嫌弃是信息垃圾的内容。
那时候,风口上,猪都能飞起来。平台缺内容,品牌方缺流量,用户缺娱乐。一个稍微会点PR、AE,能做出点炫酷转场的剪辑师,简直就是被捧在手心里的宝。单子接到手软,报价?看心情。
但现在,你再问我这个问题。
我的答案是:能,但已经不是你想的那种“挣钱”了。
现在的短视频剪辑市场,与其说是蓝海,不如说是一片深不见底的红海,而且水里还飘着一层厚厚的油,滑得很,一不小心就淹死了。
你以为的剪辑挣钱,是接个单子,在家里吹着空调,敲敲键盘,动动鼠标,几千块到手。
现实中大部分底层剪辑师的挣钱,是这样的:
在一个昏暗的出租屋里,对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素材,眼球布满血丝。甲方爸爸凌晨三点发来一个“在吗”,然后甩过来一个参考视频,说:“就要这个感觉,但要比它更高级。”你花了两天两夜,头发薅掉一大把,做出来一个自认为惊为天人的版本。对方回了两个字:“不对。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最后,你可能为了几百块钱,改了十几稿,身心俱疲,拿到钱的那一刻,只想买两瓶冰啤酒,敬自己逝去的青春。
这还不是最惨的。
最惨的是,这个市场已经被“流水线化”和“价格战”彻底搅浑了。
你打开任何一个兼职平台,搜“视频剪辑”,你会看到海量的需求,但报价能让你怀疑人生。一条一分钟的混剪视频,报价50块。一个需要精修口播、加字幕、配音效、找素材的全流程视频,报价100块。
为什么这么低?
因为总有比你更“便宜”的人。总有刚毕业的大学生,觉得能练手就不错;总有用一部手机就能咔咔乱剪的“天赋型选手”,觉得这钱白捡。他们用模板,用一键生成,三十分钟出一条片子。质量?不重要。能交差就行。
在这种环境下,你一个辛辛苦苦学了几年软件,研究镜头语言、叙事节奏的科班生或者爱好者,你的价值被无限稀释。你的专业,在“白菜价”面前,一文不值。
那么,是不是就完全没机会了?也不是。
只是,挣钱的逻辑,彻底变了。
现在想靠剪辑短视频挣到体面的钱,你必须告别“工具人”的身份。纯粹的、机械的剪辑操作,AI都能部分替代了,你凭什么比AI贵?
你得进化。
进化成什么样?我给你掰扯掰扯几个方向:
第一种,成为“懂王”——懂平台,懂人性,懂流量。
你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剪辑师。你是半个运营,半个策划。客户给你一堆杂乱无章的素材,你不能只是把它们拼起来。你要思考:这条视频的目标用户是谁?他们喜欢看什么?前三秒的黄金时间,用哪个镜头才能抓住他们的眼球?BGM用哪首神曲能引发病毒式传播?标题文案怎么写才能引爆评论区?
你的价值,不在于你会不会用“J、K、L”键,而在于你脑子里的“网感”和“方法论”。你能帮客户的视频从1000播放量做到10万+,那你的报价就可以是别人的十倍。这种人,现在是市场的香饽饽,各大MCN和品牌方抢着要。
第二种,成为“美学大师”——风格化,差异化,不可替代。
当所有人都用着千篇一律的转场和模板时,你能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视觉风格吗?你的调色,你的构图,你的镜头衔接,能不能形成一种独特的“签名”?
比如,专门做复古港风VLOG的,或者专门做赛博朋克风产品宣传片的。你把一个细分领域做到极致,做到别人一看到这种风格,第一个就想到你。这时候,你就不是在接单了,你是在“出售你的审美”。这种剪辑师,通常不愁客户,愁的是档期。他们服务的客户,也往往是那些不差钱、只追求品质的大品牌。
第三种,也是最难的一种,成为“叙事者”——从剪辑师到导演。
这是食物链的顶端。你不再是执行者,你是创作者。你深度参与到前期的策划和拍摄中,你对最终的成片有绝对的话语权。你剪的不是素材,是故事,是情绪,是价值观。
很多头部博主背后的“御用剪辑师”就是这种角色。他们甚至比博主本人更懂如何塑造这个IP的人设。他们的工作,已经远远超出了“剪辑”的范畴,更像是导演+制片人。他们的收入,也往往跟账号的整体收益挂钩,拿的是分成和奖金。这,才是真正的“挣大钱”。
所以,你看明白了吗?
现在剪辑短视频挣钱吗?
对于只会软件操作的“剪辑工”来说,不挣钱,甚至是在消耗生命。
对于具备网感、审美、叙事能力的“创作者”来说,依然很挣钱,而且天花板很高。
这个行业,已经完成了从“劳动密集型”向“智力密集型”的残酷转型。它淘汰了那些只想赚快钱、不愿意思考的人,把机会留给了那些真正热爱、持续学习、懂得用脑子去创作的人。
如果你只是想学个软件,找个副业,每个月多赚个一两千零花钱,可以,去那些“白菜价”市场里泡着,只要你够肝,总能喝到点汤。
但如果你想把这当成一份事业,想靠它安身立命,甚至实现财富自由。那么,请你从今天起,忘掉你只是一个“剪辑师”这个身份。
去刷爆你看好的所有对标账号,把他们的爆款视频一帧一帧地拉片分析。去学点市场营销,学点用户心理学,学点文案写作。去逼着自己,用现有的素材,讲一个完整动人的故事。去建立你自己的作品集,哪怕一开始是免费帮别人做,也要做出能代表你最高水平的案例。
这条路,一点都不好走。甚至可以说,比三年前难了百倍。但任何一个行业,回归到靠真本事吃饭,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?
别再问挣不挣钱了。先问问自己,你的“剪辑”,值不值钱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90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