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基础入门:手把手教你在电脑上怎么做影视剪辑

想搞明白电脑上怎么做影视剪辑?这事儿,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。难的是里头的门道、审美和那无穷无尽的技术细节,简单的是,只要你有一台还算过得去的电脑,今天就能开始。别被网上那些大佬们满嘴的“非线编”、“4K”、“代理”给吓住了,他们也是从拖动第一段视频开始的。

咱们先不聊那些虚的,先来点实际的。

电脑上怎么做影视剪辑

你得有个家伙事儿。什么家伙事儿?就是剪辑软件。这玩意儿就跟画家的画笔、厨子的菜刀一样,没有它,你天马行空的想法就只能在脑子里打转。市面上的软件多得能让你挑花眼,我给你分分类,你对号入座。

第一类:新手村神器,上手就会

首推,剪映专业版。对,你没看错,就是那个手机上剪短视频的剪映,它有电脑版。你别笑,也别觉得它low。我跟你说,现在好多做自媒体的,甚至一些小团队,都拿它当主力。为什么?快啊!操作逻辑简单粗暴,字幕识别、自动配乐、各种模板特效,点几下就出来了。对于刚入门,想快速出片、建立信心的人来说,剪映专业版简直是天降福音。别听那些“学院派”的瞧不上,能解决问题的工具,就是好工具。

第二类:行业标准,专业人士的饭碗

这就得提大名鼎鼎的Adobe全家桶里的Premiere Pro(我们都叫它PR)了。这玩意儿,是目前行业里用得最广的。功能强大到你无法想象,兼容性也好,几乎什么格式的视频素材扔进去都能认。它的生态系统无敌,跟同家的AE(特效)、AU(音频)、PS(图像)能无缝衔接,协同工作起来那叫一个丝滑。但它的缺点也明显:贵,需要按月或按年订阅;对电脑配置要求高;界面复杂,新手打开可能直接懵圈,看着那一排排的按钮和窗口,都不知道从哪下手。

如果你用的是苹果电脑,那Final Cut Pro X(FCPX)绝对是你的菜。苹果亲儿子,优化好得没话说,操作体验流畅得一塌糊涂。它的磁性时间线,爱的人爱死,恨的人也恨死,但一旦你习惯了,剪辑效率会变得极高。买断制,一次付费终身使用,听着就很香。

第三类:全能巨兽,未来的王者

DaVinci Resolve,中文名叫达芬奇。这东西一开始是干嘛的?好莱坞顶级调色软件!后来慢慢把剪辑、特效、音频全给整合进去了。最恐怖的是,它的基础版是免费的!你没听错,免费!而且免费版的功能已经强大到能满足90%用户的需求了。它的调色功能是业界公认的No.1,能把灰蒙蒙的画面调得跟电影一样有质感。但它也是一头猛兽,学习曲线非常陡峭,对电脑硬件,尤其是显卡的要求,高得离谱。新手直接上手这个,我敬你是条汉子。

我的建议是:如果你只是想剪剪Vlog、做做短视频,就从剪映专业版开始;如果你下定决心要往专业方向走,并且不差钱,那就Premiere;如果你是忠实的果粉,那Final Cut Pro不容错过;如果你对色彩有极致追求,且电脑配置够硬,那么直接挑战达芬奇

好了,选好了“刀”,咱们就该聊聊怎么“切菜”了。影视剪辑的核心流程,万变不离其宗,基本就这么几步:

第一步:素材整理,这比天大!

我见过太多新手,把视频、音频、图片一股脑儿全扔在一个文件夹里,桌面乱得跟垃圾场一样。这是大忌!在你把任何一段素材拖进软件之前,请务必、一定、千万要做好素材整理!在你的项目文件夹里,新建几个子文件夹,比如“视频素材”、“音频素材”、“图片”、“工程文件”等等。把不同类型的文件分门别类放好。这不仅仅是为了好看,更是为了你后续的工作流程。当你的项目变得复杂,有几百上千个素材时,一个清晰的文件夹结构就是你的救命稻草。相信我,这个习惯能让你在剪辑路上少走无数弯路,避免无数次因素材丢失而导致的软件崩溃和项目抓狂。

第二步:粗剪,搭起故事的骨架

打开你的剪辑软件,新建一个项目,然后把整理好的素材拖进去。现在,你要做的是“粗剪”。别管什么精美的转场,也别管什么恰到好处的配乐。你就把拍到的视频素材,按照你脑子里的故事顺序,一段一段地扔到时间线上。把那些不能用的、拍废了的镜头删掉,把能用的留下来,大概排个先後。这个阶段,你的目标只有一个:让故事能基本连贯起来。就像盖房子,先把钢筋骨架搭起来,丑不丑无所谓,得先立住。

第三步:精剪,注入灵魂的时刻

粗剪完成后,你得到了一条松散、冗长的时间线。现在,好戏开场了。精剪,考验的就是你的节奏感和叙事能力。

你需要精确到“帧”去调整每一个剪辑点。什么时候切?人物一句话说完切,还是话没说完就切?一个动作做到一半切,还是做完了再切?这每一个微小的决定,都会影响观众的情绪和观感。这就是剪辑的艺术。多看电影,多拉片,去感受那些大师们的剪辑节奏,是快是慢,是缓是急。然后,模仿,练习。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节奏感

J-Cut和L-Cut这种小技巧也得用起来。简单说,就是让上一段画面的声音延续到下一段画面,或者让下一段画面的声音提前出现在上一段画面。这样能让画面和声音的切换不那么生硬,让整个片子更流畅。

第四步:声音,被忽视的巨人

记住一句话:声音是影视作品的半条命!

首先是背景音乐(BGM)。音乐不是随便找一首往上一扔就完事了。音乐的情绪、节奏、起伏,必须和你的画面内容相匹配。一段激昂的音乐能让平淡的画面燃起来,一段悲伤的音乐也能让观众瞬间泪目。花时间去找音乐,去磨合音乐和画面的卡点,绝对值得。

然后是音效(SFX)。为什么电影里一个简单的开门关门声都那么有质感?因为加了音效。风声、雨声、脚步声、键盘敲击声,甚至是一些抽象的“嗖”、“嗡”的音效,都能极大地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和冲击力。给你的转场加上一个“Whoosh”的音效,整个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。

最后是人声。如果你有采访或者对话,保证人声清晰、干净、音量适中,是最低要求。降噪、均衡,这些都是你需要去琢磨的。

第五步:调色与包装,锦上添花

视频剪得差不多了,声音也配好了,最后一步就是“化妆”。

调色,就是调整画面的颜色、亮度、对比度。目的是统一所有镜头的色调,让它们看起来像是在同一个环境下拍的,并且通过色彩来渲染情绪和氛围。冷色调可以表现科技感、疏离感;暖色调可以表现温馨、怀旧。这是个巨大的学问,但入门可以先从使用一些预设(LUTs)开始,找到感觉。

然后是字幕、标题、logo这些包装元素。字幕要清晰易读,别用什么花里胡哨的字体。标题的设计要符合影片的整体风格。特效,少即是多。除非你是做特效大片,否则那些炫酷的转场和光效,用得越多,片子显得越廉价。

所有这些都做完,最后一步,导出。选择一个合适的格式和分辨率,点击渲染,然后就去泡杯咖啡,静静等待你的作品诞生吧。

这就是在电脑上怎么做影视剪辑的整个流程。它是一个技术活,更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。别怕犯错,别怕剪得烂,每一个大神都是从无数烂片里爬出来的。最重要的是,开始动手,去剪,去感受把一堆杂乱无章的素材,变成一个能打动人心的故事的快感。这种成就感,无与伦比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849.html

Like (0)
Previous 1分钟前
Next 2023-03-24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