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跟你说,新手剪辑最容易翻车的地方,不是BGM配得土,也不是字幕忘了加,往往就是在一个特别简单的操作上——pr怎么把剪辑的视频放大。别笑,这事儿太常见了。就那么一下,画面“噌”地就放大了,糊得跟马赛克似的,或者卡顿得像PPT,你说尴尬不尴尬?
很多人下意识的动作,就是在右边那个“效果控件”里,找到“运动”下面的“缩放”,然后鼠标按住那个数字一通猛拉。咔,画面是大了,然后呢?没了。整个视频片段,从头到尾,都是那个放大后的、可能还很模糊的画面。这哪叫“放大”啊,这叫“裁切”,而且是最低级的那种。你想做的,肯定不是这种呆板的效果,对吧?

你想做的,是那种电影里,镜头缓缓推近,聚焦到主角微妙表情上的感觉;或者是做搞笑视频时,突然一个快速放大,怼到某个沙雕操作上的戏剧效果。这才是放大的精髓所在,是动态的,是能引导观众情绪的。
要实现这种“活”的放大,你就必须认识一个PR里神一样的存在——关键帧。
别被这名字吓到,什么“关键帧”,说白了就是给你的操作打上一个“时间标记”。你告诉PR:“嘿,在第1秒的时候,我的画面是100%大小。”然后你再告诉它:“然后呢,到了第3秒,你给我把画面放大到150%。” OK,搞定。PR这个聪明的家伙,就会自动帮你计算出从第1秒到第3秒之间,每一帧画面应该放大多少,从而创造出一个平滑、自然的放大动画。
来,咱们一步步走一遍,你马上就明白了。
选中你的“天选之子” :在时间线上,用鼠标点一下你想要进行放大操作的那个视频片段,它会有一个白色的边框,表示“就是它了!”
找到“指挥中心” :看软件的左上角,找到那个叫【 效果控件 】的面板。如果没找到,就去顶部菜单栏的“窗口”里把它勾选出来。你对视频片段做的所有调整,基本都在这儿。
唤醒关键帧 :在“效果控件”里,找到【 运动 】这个选项,点开它前面的小三角。你会看到【位置】、【 缩放 】、【旋转】等等。看到【 缩放 】旁边那个小小的、像秒表一样的图标了吗?对,就是它!它是启动这一切魔法的开关。
打下第一个标记点 :把你的播放头(时间线上那根蓝色的竖线)移动到你希望放大动画 开始 的地方。然后,用你的鼠标, 点一下【缩放】旁边的那个秒表图标 。你会发现,它变蓝了,并且在右边出现了一个小菱形。恭喜你,你成功设置了第一个关键帧!这个点,记录了当前画面是100%大小(或者你设定的其他初始值)。
创造变化,打下第二个标记点 :现在,把播放头往后拖,拖到你希望放大动画 结束 的地方。这时候,你直接去修改【 缩放 】后面的数值,比如从100改成130。你会惊奇地发现,在你修改数值的瞬间,PR自动在当前播放头的位置,又给你加了一个小菱形。这就是第二个关键帧。
现在你再把播放头拖回到第一个关键帧前面,按下空格键播放看看。怎么样?是不是一个丝滑柔顺的放大推进效果就出来了?这就是关键帧的魔力。从此,你的视频放大操作,就从静态变成了动态。
进阶玩法,让你的放大更有“人味儿”
学会了基本操作,咱们来点高级的。你有没有觉得,刚才那个放大,虽然动起来了,但有点“机械感”?开始和结束都太突然,像机器人干的活儿。
来,右键点击你设置的任意一个关键帧菱形,在弹出的菜单里,你会看到“缓入”、“缓出”、“贝塞尔曲线”这些选项。随便选一个,比如给开始的关键帧一个“缓出”,给结束的关键帧一个“缓入”。
你再播放一遍试试。
感觉完全不一样了!那个放大效果,开始时会有一个缓冲,慢慢加速,到快结束时又会优雅地减速停下。这种感觉,我们称之为“呼吸感”,它让你的镜头语言变得更专业,更舒服。这一个小小的缓动设置,就是区分青铜和王者的细节之一。
搞定局部放大,想看哪儿就放大哪儿
有时候,我们不想要整个画面都放大,只想突出一个局部细节,比如教学视频里圈出某个按钮,或者Vlog里放大地图上的一个标记。这要怎么搞?
方法一:简单粗暴用“放大”效果
在PR的【效果】面板里(同样,找不到就去“窗口”里调出来),搜索“放大”两个字。把它拖到你的视频片段上。然后在【效果控件】里,你就会发现多了一个“放大”的控制项。
这里面你可以调整放大的形状(圆形或方形)、中心点位置、放大级别、羽化等等。简直是做教学讲解、产品评测的神器,指哪儿打哪儿,清晰明了。
方法二:专业选手的“画中画”大法
这个方法更灵活,效果也更自由。
- 按住Alt键,用鼠标把时间线上的视频片段向上拖动,复制一层,叠在它自己上面。
- 选中上面这一层视频。在【效果】面板搜索“ 裁剪 ”,把它拖给上面这一层。
- 在【效果控件】里找到“裁剪”效果,调整上下左右的裁剪百分比,只留下你想要放大的那个区域。
- 最后,再对上面这一层视频,使用我们前面学的 关键帧缩放 技巧,把它放大到合适的尺寸,你甚至可以给它加个阴影或者边框,效果直接拉满。
这种方法,不仅能实现局部放大,还能做出各种酷炫的画中画、分屏效果,想象力有多大,舞台就有多大。
最后,必须给你一个忠告:别在低分辨率素材上做过分的放大。你用一个1080P的素材,在1080P的时间线上放大到300%,那画质肯定惨不忍睹,全是马赛克。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推荐用4K设备拍摄,哪怕你最后只输出1080P的视频。因为4K的原始素材,给了你巨大的后期裁切和放大的空间,放大个200%都依然清晰锐利。
你看,pr怎么把剪辑的视频放大,这里面的学问,远不止是拖动一个数字那么简单。它关乎节奏,关乎情绪,关乎你作为一个创作者想要如何引导观众的视线。掌握了关键帧,你才算真正推开了PR剪辑世界的大门。去试试吧,别怕折腾,多玩几次,这玩意儿就会成为你手中最听话的神兵利器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75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