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问,问就是每个人都剪过。录了一大段,中间突然卡壳、说错话、或者就是一段冗长的沉默,像块牛皮糖,甩不掉,看着还难受。这时候,脑子里就一个念头:把这段“废料”给我从地球上抹掉!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,视频剪辑中间部分怎么剪。这活儿,看着简单,咔嚓两刀,删掉,完事。但真要做得天衣无缝,让观众看得舒舒服服,里面的门道可就深了去了。
咱们先说最基础的,也是最暴力的操作,我管它叫“一刀切”。

几乎所有的剪辑软件,不管是你手机上的剪映、电脑上的Pr还是达芬奇,都有一个核心工具,长得像个小刀片,名字可能叫分割、剪切,或者干脆就叫剃刀工具。它的使命只有一个:斩断你的视频素材。
具体怎么干?
定位起点 :拖动你的时间指针,一帧一帧地挪,找到你想要删除片段的“开头”。别那么粗糙,直接拖到大概位置就行了。把时间轴拉到最大,仔细听声音,看 音频波形图 !波形图简直是上帝之眼,那些口误、停顿的地方,波形会突然断掉或者变得很奇怪。就在那个奇怪的波形开始前的一瞬间,下手!咔嚓,第一刀。
定位终点 :用同样的方法,找到这段“废话”结束的地方。通常是在下一句话开始之前,那个呼吸的间隙。再来一刀,咔嚓。
执行“删除” :现在,你那段不想要的中间部分,已经成了一个独立的“小方块”了。选中它,按下你键盘上尊贵的“Delete”键。好了,它灰飞烟灭了。后面的视频会自动吸附上来,或者你手动拖过来,齐活。
这就是90%的人在做的事情。但你很快就会发现问题所在:画面“跳”了一下。人物的位置、表情、动作,瞬间变了,特别生硬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跳剪(Jump Cut)。有时候这种跳剪可以作为一种风格,但大多数时候,它只会暴露你的剪辑很“糙”。
那么,怎么才能让这个“伤口”愈合得不留疤痕呢?这才是进阶玩家该思考的问题。
绝招一:用声音做手术——J-Cut与L-Cut的魔力
别老盯着画面,高手剪辑,玩的是声音。J-Cut和L-Cut就是两个听起来玄乎,但用起来巨牛的技巧。
L-Cut :想象一下,A正在说话,说完最后一句话,我们还想看一眼听他说话的B的反应。这时候,你就可以在A说话的尾音还没结束时,就把画面切到B的脸上。声音(Audio)留在了原地,视频(Video)先走了,声音和视频的轨道组合起来,像不像一个字母“L”?这就叫L-Cut。它让对话的衔接变得无比顺滑,充满了电影感。
J-Cut :反过来。画面还在A的脸上,但我们已经提前听到了B要说的话。然后,画面才切到正在说话的B。声音提前进来了,像一个钩子,把观众的注意力“钩”到了下一个画面。这个轨道形状,就像字母“J”。
怎么用到我们剪辑中间部分这件事上呢?假设你要删掉中间一段A说的废话。你可以不那么“齐刷刷”地把音画一起切掉。试试看,在A废话结束、准备说下一句正事前,先把下一句的声音提前一点点放进来,然后再切画面。或者,在切掉废话后,让上一段画面的结尾多停留半秒,用以覆盖下一段声音的开头。这种音画分离的剪辑,能极大程度地“欺骗”观众的大脑,让他们忽略画面的跳动。
绝招二:乾坤大挪移——用B-Roll素材完美遮瑕
什么是B-Roll?简单说,就是你的“遮羞布”。主画面(A-Roll)是你在说话的镜头,而B-Roll就是那些插入的、与内容相关的其他画面。比如,你在聊咖啡,主画面是你对着镜头说,B-Roll就可以是咖啡豆的特写、手冲咖啡的过程、咖啡店的空镜等等。
当你要剪掉中间一段时,那个生硬的跳剪处,就是B-Roll大显身手的最佳时机!
你直接在那个切口上,覆盖上一段5秒钟左右的B-Roll素材。神奇的事情发生了:
- 视觉上 ,观众的视线被新的画面吸引,完全注意不到你主画面的跳动。
- 内容上 ,B-Roll补充了信息,丰富了画面,让你的视频看起来更“贵”,更专业。
所以,平时多积累点B-Roll素材,比什么都重要。录视频的时候,随手拍拍你的环境、你手上的道具、窗外的风景,这些都是你剪辑时的救命稻草。
绝招三:障眼法——轻微缩放的魔法
这是一个超级简单,但效果拔群的小技巧。当你实在没有B-Roll可用,J-Cut和L-Cut也玩不转的时候,试试这个。
在那个跳剪的切口处,把后面那一段视频的画面,稍微放大一点点,比如从100%放大到105%或110%。这样一来,观众看到的就不是一个“跳跃”,而是一个带有轻微推进感的“镜头变化”。这个动作赋予了剪辑一个“意图”,它看起来像是你故意这么做的,而不是一个失误。这种“刻意”的动作,反而掩盖了“无意”的瑕疵。
剪辑的“心法”:找到呼吸感
说了这么多技巧,最后我想聊点虚的,但也是最重要的东西——节奏感。
剪辑,说白了,就是控制观众的时间和情绪。一段视频的呼吸,全在你手里的那把“刀”上。什么时候该切?什么时候该留?
别在人物一句话刚说完的瞬间就切掉,那会像被人掐住了脖子,很不舒服。试着在一句话说完,有一个自然的停顿、一个换气的间隙,甚至一个微妙的表情变化之后再切。你要跟着视频里那个人的呼吸走,让你的剪辑点,踩在情绪和语气的节点上。
有时候,你甚至需要“狠心”。那些“嗯”、“啊”、“那个”、“然后呢”之类的口头禅和无效停顿,发现一个就干掉一个。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不舍得,但相信我,把这些东西全部清除掉之后,你的视频会变得干净、利落,信息密度骤然提升,观看体验直接上一个台阶。
所以,视频剪辑中间部分怎么剪?它既是一门技术,也是一门艺术。技术层面,你掌握了剃刀、J-Cut/L-Cut、B-Roll和缩放,就已经能解决80%的问题。而艺术层面,则需要你不断地练习,去感受视频的节奏,去理解观众的心理,最终让你的剪辑,像呼吸一样自然,让所有的“切口”都消失在流畅的叙事之中。
多练,多看,多感受。你的剪辑刀法,就是在一次次“咔嚓”声中,磨练出来的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74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