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剪辑音乐的一部分?超详细教程,让你从小白秒变高手!

说真的,每次有人问我怎么剪辑音乐的一部分,我脑子里闪过的都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技术参数,而是一个个具体的画面。是婚礼视频里,新郎新娘拥吻瞬间,背景音乐刚好推进到最高潮的那一句;是旅行Vlog里,无人机镜头拉远,城市夜景尽收眼底时,那段鼓点恰到好处地切入;又或者是你做的一个搞笑短视频,在包袱抖响的刹那,一个突兀又魔性的音效“Duang”地一下砸出来。

你看,剪音乐,骨子里剪的根本不是音频文件,是情绪,是节奏,是故事的呼吸。

怎么剪辑音乐的一部分

很多人一上来就纠结,我该用什么软件?是专业的Adobe Audition(我们行内人亲切地称之为Au),还是免费神器Audacity?或者干脆就在剪映、PR、FCPX这些视频软件里直接动手?

我的答案是:别慌。家伙事儿得趁手,没错,但更重要的是你得先知道自己要干嘛。就像一个厨子,你得先想好今天做川菜还是粤菜,才去琢磨用炒锅还是蒸笼。

咱们先聊聊最常见也最头疼的场景:一首歌4分钟,我只要中间那段30秒的副歌,而且要得干干净净,听起来就像这首歌天生就长这样。

这活儿,说白了,就是个“外科手术”。

你打开任何一个带音频编辑功能的软件,把音乐拖进去,看到的那条起起伏伏的线,就是波形图。别怕它,把它想象成连绵的山脉。声音大的地方,山峰就高;声音轻的地方,就成了平缓的谷地。你要做的,就是找到你心仪的那段“风景区”,然后用剪刀工具,咔嚓,咔嚓,两刀下去,把它从整座山脉里“挖”出来。

听起来是不是巨简单?但魔鬼恰恰就藏在这里。

你有没有试过,自己剪完一段音乐,播放的时候开头和结尾总会有一个“啵”或者“咔哒”的爆破音?特别刺耳,瞬间让你的作品从高级感跌到地摊货。

这就是因为你下刀太“莽”了。

记住一个核心诀窍:在波形的“零点”下刀。啥是零点?就是波形图中间那条水平的基准线。当波形正好穿过这条线的时候,那个点的振幅是零。在这里切断,声音的过渡才会像丝绸一样顺滑,听不见任何瑕疵。你可以把波形图无限放大,放大到能看清每一个波纹的细节,然后精准地把你的“手术刀”点在那个过零点上。这一下,高下立判。

但光会下刀还只是个“屠夫”,真正的“艺术家”懂得缝合。

这就引出了音乐剪辑里最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——淡入淡出 (Fade in/Fade out)

这玩意儿就是音乐剪辑里的“润滑剂”,没它不行。你想想,一段激昂的音乐突然开始,是不是很吓人?就像有人在你耳边猛地吼了一嗓子。但如果它是由小到大,慢慢地浮现出来,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。这就是淡入。同理,音乐戛然而止,也像话说到一半被人掐住了脖子,憋得慌。让它在结尾处音量慢慢减弱,直至消失,这就是淡出

绝大多数软件里,这功能都特直观。通常你只需要拖动音频块边缘的一个小点或者小把手,就能拉出一个斜坡,这个斜坡就控制了淡入淡出的时长和曲线。别小看这个动作,一个0.5秒的快速淡出,能给画面切换带来干净利落的力量感;而一个长达3秒的缓慢淡入,则能完美地铺垫情绪,营造氛围。

玩得再进阶一点,我们来聊聊交叉淡化 (Crossfade)

这个就更妙了。比如你想把A音乐的结尾和B音乐的开头无缝衔接起来,怎么办?直接怼在一起?那肯定是个灾难。这时候,你把两段音乐的波形稍微重叠一点点,然后在重叠区域做一个交叉淡化。它的效果是,A音乐在结尾处音量逐渐变小的同时,B音乐在开头处音量逐渐变大。此消彼长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听众的感觉就是,咦?这音乐怎么这么顺滑地就变成另一首了?简直天衣无缝。

这在制作音乐串烧(Medley)或者给一个长视频配好几段不同情绪的BGM时,是神技。

好了,技术层面的“术”我们聊得差不多了。但我想说,真正决定你剪辑水平的,是“道”,是你对音乐的理解。

你得学会听鼓点

尤其是做卡点视频,这简直是灵魂。你别光用眼睛看波形图上的那些高峰,那些只是告诉你“这里声音大”。你要用耳朵,用身体去感受那个“咚-哒-咚-哒”的节奏。把播放速度放慢,跟着用脚打拍子,或者用手指敲桌子。当你能准确地在每一个重拍上打下标记时,你的剪辑就有了韵律感。你的画面,无论是人物的一个转身,一个眼神,还是风景的一帧切换,踩在这些鼓点上,整个片子瞬间就“活”了,有了呼吸。

再往深了说,你得懂一点点乐理

不用学得多专业,但你至少要知道一首歌通常有主歌(Verse)、副歌(Chorus)、桥段(Bridge)这些部分。副歌通常是情绪最饱满、旋律最抓耳的地方,也是我们最常截取的部分。主歌则负责叙事和铺垫。懂得这个结构,你下刀的时候就不会盲目。比如,你不会傻到从副歌的第三句开始剪,那听起来就会没头没尾。你一定会从一个乐句的开头,一个段落的起始点动手,这样才符合音乐的内在逻辑,听感才完整。

所以,怎么剪辑音乐的一部分

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拖拽和点击。

它是在你戴上耳机,把那段音乐循环播放几十遍,直到每一个音符都刻进你脑子里之后,你闭上眼睛,仿佛能看到画面随着旋律流动。然后,你睁开眼,放大那个波形图,像一个雕塑家审视一块璞玉,找到那个最能触动你的点,果断地、精准地,切下去。再用淡入淡出交叉淡化这些工具,温柔地打磨切口,让它不留一丝痕迹。

最终,当你把剪好的那段音乐,和你精心拍摄的画面合在一起播放时,你会发现,它们不再是两个独立的东西。音乐不再是背景,画面也不再是哑剧。它们互相成就,互相解释,共同创造出一种1+1>2的奇妙化学反应。

那一刻的成就感,真的,绝了。

所以,别再问用什么软件了。打开你手边任何一个能剪视频的工具,随便拖一首歌进去,就从剪出你最爱的那段副歌开始,捣鼓起来吧。你的耳朵和感觉,会是最好的老师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553.html

Like (0)
Previous 1分钟前
Next 2022-12-14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