嘿,聊到AI怎么创建剪辑蒙版这个话题,我猜你八成是遇到过那种情况:一张绝美的星空图,想塞进一个自己画的奇形怪状的瓶子里;或者一堆复杂的图案,只想让它们在你设计的LOGO轮廓里显示。你折腾半天,又是路径查找器又是橡皮擦,结果一团糟,差点想把电脑砸了。
别急,别急。这事儿,用剪辑蒙版(Clipping Mask)简直就是降维打击。

说白了,这玩意儿就是个“遮罩”,或者我更喜欢叫它“模具”。想象一下,你有一大块花里胡哨的面团(这就是你的图片、图案、或者一堆矢量图形),然后你拿一个心形的饼干模具(这就是你的蒙版形状),“咔”一下按下去。最后你看到的,就是那个心形面团。而模具外面的那些面团,它们没消失,只是被藏起来了。这就是剪辑蒙版的核心逻辑,简单粗暴,但妙用无穷。
黄金法则:上层为王!
在咱们正式动手之前,你得把一句话刻在脑子里,刻在DNA里,刻在显示器上:用来做蒙版的形状,必须,一定,绝对要放在最顶层!
再说一遍,顶层形状做“模具”,下层内容做“面团”。
无数新手就是死在了这一步。他们选中了两个东西,满怀期待地按下快捷键,结果AI弹出一个冷冰冰的警告,或者干脆没反应。然后他们就开始怀疑人生,怀疑软件是不是bug了。不,朋友,AI没疯,只是你没遵守这个宇宙第一定律。
实战演练:三步搞定,不能再多了
光说不练假把式。咱们来走一遍最基础的操作,让你感受一下什么叫丝滑。
第一步:准备材料
- 你的“面团” :可以是一张位图(比如你从网上下载的.jpg或.png图片),也可以是一堆你画的矢量图形,甚至可以是一段文字。随便什么,只要你想让它被“裁剪”。
- 你的“模具” :一个封闭的矢量路径。可以是个圆形、矩形,也可以是你用钢笔工具精心勾勒的一片羽毛,甚至是一个字母。重点是,它得是个 单独的、完整的形状 。
把这两样东西都放在你的画板上。比如,我们放一张宇宙星空的图片在下面,再在它上面画一个五角星。
第二步:确认“尊卑”
现在,看着你的五角星和星空图。五角星是不是在星空图的上面?
你可以用选择工具(黑箭头)点一下五角星,然后右键点击,在菜单里找到 排列 > 置于顶层
(Arrange > Bring to Front)。这样就能确保它绝对是老大,站在所有图层的最顶端。或者,你也可以打开图层面板(F7),直接把五角星的图层拖到星空图的上面。总之,让“模具”在上,“面团”在下。
第三步:施展魔法
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步。
按住 Shift
键,同时点击你的五角星和下面的星空图,把它们两个都选中。对,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地框选它们。
然后,深呼吸,按下那个神圣的快捷键:
- Windows用户:
Ctrl + 7
- Mac用户:
Cmd + 7
“Duang!”
一瞬间,世界清净了。那张广阔的星空图,现在乖乖地待在了你的五角星轮廓里。五角星本身不见了,它牺牲了自己,化作了一个无形的边界,一个神圣的容器。
这就是Adobe Illustrator创建剪辑蒙版的全过程。是不是简单到令人发指?
当然,你也可以走学院派路线:选中两个对象后,点击顶部菜单的 对象 > 剪辑蒙版 > 建立
(Object > Clipping Mask > Make)。效果一模一样,但显然,快捷键才是效率的灵魂。
进阶玩法:当蒙版不再“安分”
你以为这就完了?天真。剪辑蒙版的强大之处,在于它的灵活性和“可逆性”。
1. “我想微调一下图片的位置”
你创建了蒙版,但发现星空图里最亮的那颗星没露出来,想挪一下位置怎么办?
很简单。看到工具栏里那个直接选择工具(白箭头,快捷键A)了吗?用它!
- 方法一 :直接用白箭头去点击蒙版区域,你会发现你可以单独选中里面的星空图,然后自由拖动、缩放、旋转,而外面的五角星蒙版纹丝不动。就像隔着玻璃窗调整屋里的家具一样。
- 方法二 :用选择工具(黑箭头)双击你创建好的蒙版。你会进入一个叫做 “隔离模式” 的神奇空间。在这个模式下,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编辑里面的内容,编辑好了再按几下
Esc
键退出即可。
2. “我想改改蒙版的形状”
做完之后,你突然觉得五角星太呆板,想把它变成一个更飘逸的形状。
还是用我们的老朋友——直接选择工具(白箭头)。用它去点击蒙版形状的边缘,你会看到熟悉的锚点和控制手柄。现在,你可以像编辑普通矢量路径一样,拖动锚点,调整曲线,把五角星捏成你想要的任何样子。里面的星空图会实时地跟着你的形状变化,简直不要太爽。
3. “后悔了,怎么拆散它们?”
假如你某天幡然醒悟,决定还星空图自由。
选中这个剪辑蒙版组合,右键点击,选择 释放剪辑蒙版
(Release Clipping Mask)。或者,更酷一点,用快捷键 Ctrl + Alt + 7
(Mac: Cmd + Option + 7
)。
一瞬间,魔法解除。你的五角星形状又回来了(它会变成无填充无描边的状态,别以为它消失了,点一下轮廓就能找到它),星空图也恢复了原样。一切都回到了解放前,给了你无限的试错机会。
脑洞大开:不止于形状和图片
用文字做蒙版,这是必杀技。
打出几个字,比如“DREAM”。然后把这段文字创建轮廓(快捷键 Ctrl + Shift + O
),把它变成一个矢量形状。现在,这个“DREAM”就可以作为你的“模具”了!把一张绚烂的都市夜景图放在它下面, Ctrl + 7
,一个充满故事感的文字图片就诞生了。这种效果用在海报和封面设计上,简直是王炸。
用复合路径做蒙版,玩出“镂空”效果。
想用一个甜甜圈(一个有洞的圆形)做蒙版?如果你直接用一个大圆套一个小圆来创建蒙版,是行不通的。你需要先把这两个圆选中,按 Ctrl + 8
将它们创建为复合路径(Compound Path),把它们变成一个整体的、带孔的“甜甜圈”形状。然后再用这个复合路径去做蒙版,就能得到中间镂空的神奇效果。
剪辑蒙版,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功能,而是AI设计流程中的一个齿轮,一个连接点。它让你不再受限于矩形的画框,让你的创意可以流淌进任何你定义的边界之内。它简单,但绝不简陋。
所以,下次再面对那些看似复杂的图形裁剪需求时,别再手忙脚乱了。记住那个黄金法则,记住那个神奇的快捷键 Ctrl+7
。你会发现,设计世界的大门,又向你敞开了一扇。去玩吧,去创造吧,把所有天马行空,都装进你亲手打造的“模具”里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46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