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搞错了,真的。他们以为up视频剪辑这件事,就是把一堆拍好的素材,咔咔咔几刀切掉不要的,然后拼起来,配个BGM,加个字幕,完事。要是这么想,那你做出来的东西,大概率就是一盘散沙,风一吹就没了,观众划走的速度比你渲染的速度还快。
那条空荡荡的时间线。

它就静静地躺在那儿,像一个等待被唤醒的灵魂。而你,就是那个通灵师。你的手边,是一堆杂乱无章的、被称为“素材”的记忆碎片。一段风景,一个表情,一句没头没尾的话。它们本身,毫无意义。而up视频剪辑的真正魔法,就是把这些碎片,用一种叫“叙事”的针线,缝合成一个能呼吸、有心跳的活物。
所以,忘掉那些花里胡哨的转场和特效吧,至少一开始先忘了它们。那些是锦上添花的东西,是衣服,是首饰。而我们要做的,是先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身体。这个身体的骨架,是什么?
是节奏。
对,就是这个词,节奏。它才是up视频剪辑的灵魂,是决定一个视频是看得人津津有味还是一秒劝退的命脉。你以为节奏就是跟着BGM踩点?那是最低级的理解。真正的节奏,是呼吸。是情绪的起伏,是信息的密度,是观众心理预期的掌控。
想想你看过的那些神级电影预告片。为什么两三分钟能让你热血沸腾或者潸然泪下?就是节奏在作祟。快速的、密集的画面切换,配合鼓点激昂的音乐,告诉你“大的要来了”;然后突然一个慢动作,一个特写,音乐骤停,只剩下角色沉重的呼吸声……看到没,这就是张弛之道。你的视频也一样。不能从头到尾一个速度,那会让人疲劳。你要像个DJ一样,打你的碟,只不过你的“碟”是画面和声音。这一段,我要让观众紧张,那就把剪辑点切得碎一点,让信息扑面而来;下一段,我要让他喘口气,那就放一个长镜头,让情绪慢慢酝酿。
这玩意儿,没法速成。得靠感觉。怎么培养?拉片。把你最喜欢的UP主的爆款视频,拖到你的剪辑软件里,一帧一帧地看。别看内容,就看他的剪辑点。他为什么在这里切?为什么这个画面比上一个长了0.5秒?为什么音乐在这里进,又在那里弱下去?你看得多了,那种感觉,就跟呼吸一样,慢慢长在你身上了。
然后我们再聊聊那个让无数新手头疼的玩意儿——BGM。
找BGM,简直是一场修行。有时候为了一个三分钟的视频,我能在音乐网站上泡一下午,听到耳朵生茧。很多人选音乐,就是听着好听,就用了。大错特错。音乐不是背景,它是你视频的第二条叙事线,是情绪的放大器。你选的音乐,它的情绪、它的节奏、它的段落结构,必须跟你画面的情绪和结构,严丝合缝地贴在一起。
一个很实用的技巧:别先剪视频再配乐。你可以反过来。先找到一首让你心潮澎湃的、结构分明的音乐,然后,让你的画面去“跳舞”,去贴合音乐的节拍、鼓点、甚至是旋律的起伏。你会发现,这样做出来的视频,整体感会强到爆炸。这就像是先有了剧本,再去找演员,一切都会顺理成章。
还有个小秘密,行内人叫“J-cut”和“L-cut”。别被名字吓到,简单说,就是声音和画面不同步。比如,画面还在A场景,B场景的声音已经提前进来了(J-cut);或者,画面已经切到B场景了,A场景的声音还残留了一两秒(L-cut)。这招有什么用?它能让你的转场变得无比丝滑,像奶油一样,观众根本察觉不到切换的生硬,整个观感会非常连贯、非常“电影感”。下次你看电影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,导演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用这个小把戏。这是最便宜,但效果最好的“特效”。
当然,up视频剪辑还有很多脏活累活。
比如整理素材。这大概是整个流程里最枯燥,但也最最最重要的一步。你今天偷的懒,都会变成明天剪辑时流的泪。把你的素材分门别类,用清晰的逻辑重命名,建立代理文件……相信我,当你面对几十上百个G的素材时,一个良好的整理习惯,能把你的工作效率提升十倍,更能把你从崩溃的边缘拉回来。一个真正专业的剪辑师,他的素材库一定是井井有条,像个图书馆。
还有调色。色彩是情绪的语言。你想让视频温暖治愈,就偏向暖色调;想让它清冷、有科技感,就加点蓝色;想营造悬疑氛围,就降低饱和度,提高对比度。调色不是让你把画面弄得五颜六色,而是用一种统一的色彩倾向,去包裹你的整个故事,建立独特的视觉风格。
说到底,所有的技术,所有的软件操作,最终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服务:讲好一个故事。
哪怕你只是剪一个开箱视频,你也要想,这个故事的“主角”是谁?是这个产品,还是使用它的你?故事的“开端”是什么?拿到快递的期待感。“发展”是什么?层层打开包装,展示细节。“高潮”是什么?产品惊艳亮相或者实际使用的那一刻。“结局”呢?你的总结,或者一个引人回味的彩蛋。
当你脑子里有了这个故事框架,你才知道,哪个镜头应该放在开头,哪个表情特写应该用在关键时刻,哪句话应该作为画外音,贯穿始终。
up视频剪辑是个孤独的旅程。很多时候,你都是一个人,在深夜里,对着屏幕,反复拖动着时间线上那些小小的色块。你会因为一个怎么都对不上的节奏点而抓狂,会因为软件的一次崩溃而想砸电脑,也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素材而陷入绝望。
但,当你最终按下“渲染”按钮,看着进度条一点点走完,然后点开那个属于你的、完整的作品时……那种感觉,就像是十月怀胎,一朝分娩。你赋予了那些冰冷的素材以生命。你通过你的眼睛,你的手,你的思考,创造了一个全新的、独一无二的世界。
然后你把它发出去,看到一条评论说:“UP主,我看到这里的时候,真的哭了。”
那一刻,之前所有的爆肝和煎熬,都值了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076.html